牛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在学前阶段的渗透,加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学前阶段的落实,幼儿生成活动的开展逐步由活动本身延伸到对幼儿发散思维层面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成活动的开展更加趋于探究性和自主性。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以探究活动为切入点的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生成活动 发散思维
引言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都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式。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自主性的、创造性的活动的支持。因此,这些颇具游戏特征的生成活动成了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肥沃土壤。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思维活力,认识了儿童有发散思维,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发散思维解放出来。”
一、当前生成活动难促进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缘由
(一)环境建设不合理,发散思维培养缺氛围
在生成活动之中,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活动氛围的营造,而活动氛围营造的首要方法就是跟进适合幼儿阶段性心智规律的环境建设。由于学前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整体跟进失位,许多教师在跟进学前生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在环境建设上存在着不足。开展学前生成游戏活动,重点应当是建立适合相关主题游戏的环境。然而我国当下的许多的生成游戏活动的环境建设缺乏主题性、生动性,即便一些教师在生成游戏环境布局上尝试做一些主题设计,但仍缺乏充分性。环境建设的不足,很难为幼儿在生成活动初期就营造充足的游戏氛围,自然难以帮助幼儿获得游戏参与的趣味。
(二)材料投放不充分,发散思维培养无基础
幼儿的发散思维强调“一物多用”。可见,在生成活动中,高质量的材料投放是幼儿发散思维培养的基础。在以往的幼儿生成活动中,存在着材料投放较为固定、以低结构材料投放为主的问题。有些教师在幼儿生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幼儿的创新创造积极跟进材料的投放,这无疑增加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难度。此外,当幼儿的探索存在材料不足问题的时候,幼儿的兴趣丧失,部分幼儿会出现玩了一会儿就不愿意继续游戏的情况。这也足以说明,单一的材料投放方式对生成游戏活动开展的负面影响。
(三)区域壁垒难打破,发散思维培养少格局
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多个区域、不同游戏活动的串联。随着现代化教育理念在学前阶段的渗透,区域融合性的生成活动逐步成为打开幼儿发散思维的“金钥匙”。在实际的生成游戏过程中,许多生成游戏的开展往往建立在固定的游戏区域之中,这导致幼儿的发散思维往往难以向更为广阔的范围去扩展,孩子爱玩的天性非但没有在生成游戏活动中体现,反而让孩子们倍感局限。
二、例析学前生成活动“我和牙齿君”,谈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完善环境建设,为发散思维培养构氛围
在生成游戏活动之中,想要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首先应当为幼儿建立探究探索的兴趣。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跟进游戏环境的建设。当环境氛围足够生动而契合主题时,幼儿的发散思维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本次“我和牙齿君”的生成游戏过程中,我们就创设了如下主题环境(如表1)。
(二)完善材料投放,为发散思维培养建基础
发散思维强调“一物多用”,没有高质量的材料投放,发散思维在生成活动中的培养无异于“无米之炊”。可以说,材料的多元整合能够大幅度为幼儿在生成游戏活动中发散思维的激发提供可能。通常情况下,多元化的生成游戏往往能够满足幼儿进行生成活动时多元化和延伸性的游戏需要。在这样的方式下,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幼儿通过对不同游戏材料的探索,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成游戏玩法。而多元化的游戏材料,也为幼儿在生成游戏过程中的创新提供支持。比如在“我和牙齿君”的生成游戏活动之中,教师就不断完善材料的投放,先后投放了幼儿在观看牙齿过程中所需要的放大镜,用于绘画牙齿的纸和笔,用于做牙齿模型所需要的卡纸、剪刀和胶水,以及在后来生成的保护牙齿的游戏环节所需要的牙刷等。
(三)打破区域壁垒,为发散思维培养拓格局
打破区域壁垒,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更为广阔而灵活的生成游戏框架,也能够为幼儿在生成活动中进行更加丰富而多元的创新创造建立可能,而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本身就是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可以说,区域的融合,就是让幼儿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来释放天性。
例如在本次“我和牙齿君”的生成游戏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成游戏效益,教师打破区域壁垒,鼓励幼儿在多个游戏区域自主生成多元的游戏活动内容(如表2),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打破区域壁垒的方式,融合了多元化的游戏内容,且服务于同一游戏主题。这样区域融合下的活动布局,也为幼儿美工、科学、语言、表演等多方面的思维锻炼创造了良好氛围,从而真正实现对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总结
本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充分剖析当前幼儿生成活动存在的不足,并從环境建设、材料投放以及打破区域壁垒三个角度进行充分阐述,以期能够以创新的生成活动布局方式,激发幼儿的生成活动积极性,进一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实现提升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邹桂梅.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生成活动实施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0(9):100101.
[2]顾竹彦.捕捉“魔法时刻” 发现幼儿游戏的力量——浅谈幼儿园活动的“预设”与“生成”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0(1):6062.
[3]李贵贤.以适宜性绘本推进儿童深度学习的生成主题课程研究——“小班幼儿午睡进行时教育活动案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205206.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