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组织与调控

2022-05-27 04:39:22成江梅梁新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师

成江梅 梁新荣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教师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与调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较好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1]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初中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既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能力,也达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目的。教师的组织与调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尤为关键。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有效组织与调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任务内容的设置关乎着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一个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一)任务的多样性

“在需要共享资源时,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带着不同任务去收集资源,优化配置资源,这样将有效的提高效率,节约时间。”[2]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个小组内设置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首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至九年级涉及多篇文言文教学。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同一个小组内设置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教师在课前将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这篇课文进行预习,组内成员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任务的分配。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文中的第一或第三段,此两段内容涉及多个文言实词、虚词与特殊句式,较难。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可以负责课文的第二段。教师在同一个小组设置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有助于提升每位小组成员的参与感。

其次,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合理地为每个组设置不同的任务。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为例,课文主要讲述了:寺僧按照自己的推断以及听取讲学家与老河兵的建议到河的下游、原地以及上游寻找沉落在河里石兽的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石兽沉入河中,同学们会去哪里寻找沉落在河里的石兽。学生自行思考问题,思考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得出的结论,将同学们分为三个组,并赋予他们文中的角色。例如:去河的下游寻找石兽的同学代表僧,去河的原地寻找石兽的同学代表讲学家,去河的上游寻找石兽的同学代表老河兵。每个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得出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结论,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真相。

(二)任务结合实际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感。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为例,文中作者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伦敦、热带相比,突出强调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新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學习对新疆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总结出两地冬天的特点。两地虽同处于北方,但两地冬天的特点差别较大。

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讲授一些写景散文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除统编版教材中《济南的冬天》外,还有朱自清的《春》,刘湛秋《雨的四季》等课文。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是意味着放任学生,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做到对学生放而不乱,控而不死。

(一)适时的引导

“合作学习,虽然主要指学生之间的合作,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4]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在启发的基础上使其深入思考问题。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背影》为例,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文中作者描写了父亲的四次背影,为什么第二次背影作者描写的这么详细?多数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很难理解课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笔墨。甚至有些小组成员觉得文中父亲爬上月台的动作有些愚。此时,教师不可急于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对学生做出适时的引导。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理解朱自清当时家境困难,父亲买橘子的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难上加难。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时代看问题,理解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属于旧式的父子关系。最后,学生通过教师前面的引导进行深入思考体会,作者将第二次背影描写的这么详细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二)适时的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参与者,短时间的参与到各个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对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重要的和难点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参与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时机。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蝉》为例。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课文中没有按照一般说明文的逻辑顺序,写蝉的生长过程。而是打破说明文的常规,先写幼虫到成虫,再写卵到幼虫。同学们认为按照说明文逻辑顺序写好,还是不按照说明文逻辑好。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不可否定同学们其中一方的观点,而是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适时的参与。

三.科学组建小组

“合作学习强调发挥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并将其凝为一体,发挥学生群体作用,有效完成教学目标。”[5]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的方式非常重要,教师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组建小组。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置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常见的有效分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同桌合作学习

教师检验同学们对古诗词的掌握,除了默写之外,还可以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同桌合作学习可以通过打卡的形式进行,教师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六十一篇古诗文篇目制作成表格,同桌之间相互背诵,背诵完成在相应篇目表格中打钩即可。

(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教师要对班级的人数进行统计,按照班级人数将同学们分为四人小组。一个小组四位同学,这样的分组人数少,可操控强,便于教师管理。

其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既要有男生也要有女生。男生、女生在性格上具有差异性,男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女生比较细腻。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男生女生相互配合学习,可以起到互帮互助的效果。

最后,按照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进行分配。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或者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分组。一个小组内既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习成绩弱的学生。这样分组,有益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氛围。涉及到朗诵等一些合作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按照同学们的兴趣分组。

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此篇课文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既透露了作者儿童时代的童心、童趣,也描述了作者儿童时代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同学们分为四人一组,组内既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习成绩弱的学生,也要有男生和女生。其次,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而文中的“我”有什么变化。最后,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全体小组成员可以先画出文中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语句。接着,每位小组成员根据文中画出的语句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而对于文中“我”的变化,学习成绩弱的学生可以先表达,文中的“我”有什么变化,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学生成绩弱的学生通过倾听其它小组成员的发言,发现自己在思考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三)六人、八人小组合作学习

六至八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看似每位小组成员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但事实上,这种合作学习容易造成机会不均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直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成绩弱的学生往往没有任何空隙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是优秀个人的展示。因此,为了六至八人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地进行,教师在组内可以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监督员等职务。小组长主要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小组成员。记录员主要将每位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回答记录在本子上。报告者主要对小组成员的回答进行总结,将小组成员讨论的结果进行一个总结性地汇报。监督员主要负责对小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参与,不认真的组员进行提醒与监督。这些职责在每个小组成员身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小组成员之间轮流担任。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四.采取多样的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回答的结果做出判断,而且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给予评价。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一)设计评分机制

同学们在思想认知上,意志耐力上具有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应局限于学习结果,应注重收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资料,设立评分机制。例如:教师通过记录每一位小组成员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长过程,在班级中设立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

优秀个人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主。评价优秀个人的主要标准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讨论当中,是否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是否带领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完成任务。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较多的时间用来收集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比如:很多小组成员通过阅读课文,可以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在文本中找到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少数小组成员注意到可以从气氛方面入手寻找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有哪些小组成员能够带领并帮助其他小组成员从气氛方面入手,完成教师设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对于在此次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带领并且帮助小组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个人进行登记,一个月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并在班级内设立优秀个人。优秀个人的设立有助于在班集体中形成榜样的力量,激发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优秀小组主要通过积分的形式评选。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为例》。教师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此篇说明文的掌握程度可以在授课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竞赛。首先,每位同学准备一支笔,一张纸。其次,教师通过复述课文:“赵州桥非常雄伟,全场50.82米,两端宽9.6米……”学生通过教师的复述,画出赵州桥示意图。最后,小组内部选出最佳示意图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积分。在班级内,一个月进行一次积分排名。学期末,积分叠加,获得最多积分的小组为优秀小组,教师对其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评价的标准是: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积极主动地当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是否遵守课堂纪律等。教师主要针对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參与讨论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三者的评价以调查问卷形式发放到班级群中,教师和学生在网上如实地填写调查问卷。此做法,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三)师生共同反思

教师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准确性,可以让每位同学写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在反思中,每位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写下来。同时,同学们可以在反思中谈谈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率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学生的反思既可以了解每一位同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发现自己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做出教学策略上的调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开展,丰富了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4.

[2]郑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4]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张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以凯里市区市级中学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合”乐而“不为”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4:16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