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2022-05-27 04:40邱美蓉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邱美蓉

【摘 要】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识字教学应促进学生发展识字经验。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将儿童经验引入课堂,唤醒儿童已有经验,引导儿童用已知经验学习未知知识,并将知识巩固吸收为新的经验,推动自身经验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阐述了几种将儿童经验和识字教学交互融合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经验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语文教师的广泛认同。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始终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懈探索的课题。

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多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课程标准倡导识字教学应发现儿童经验的教育价值,无论是儿童的心理经验、言语经验还是生活经验,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利用,凸显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教育哲学家杜威曾言:“任何教学都必须始于儿童的经验,这样才能激起儿童内在的兴趣,才能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经验的持续生长。”

教育的过程是助力学生经验成长的过程,识字教学应促进学生发展识字经验。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将儿童经验引入课堂,唤醒儿童已有经验,引导儿童用已知經验学习未知知识,并将知识巩固吸收为新的经验,推动自身经验不断向前发展。

一、借助图片,再现想象,唤醒认知经验识字

儿童在识字前已通过多种渠道认识了丰富的事物,比如自己亲身接触过的、各种媒体中认识的、借由别人口中获得的等,这些事物在他们头脑里保留着形象和认知,这些都是儿童的认知经验。但是,他们还没有将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这些事物所代表的抽象化符号——汉字建立联系。

在开展识字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识字内容,唤醒学生曾经有过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抽象化符号和形象化认知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熟悉的认知经验中,获得对汉字的感知。

图片是较为常用的唤醒认知经验的方式,借助图片可以调动学生的再现想象。朱光潜认为,想象大半是再现的,是儿童心眼中所知觉的事情在心中所印的意象。再现想象是用以往经验来印证新经验的过程,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努力,只需调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图片直观展示学生所熟知的事物,让学生脑海中再现想象出事物原有的形象。教师再出示图片对应的汉字,引导学生把图中的事物与汉字建立联系,让学生确切地记住字形,理解汉字的字义。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识字课文中有很多与识字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7《大小多少》,教材配了四张图片,这四张图片构图巧妙,将大小、多少不同的事物放置于同一张图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其中一张图是“黄牛和猫”,通过图片,学生想象出生活中黄牛和猫的形象,立刻生成了“黄牛大”和“猫小”的概念,借此教师再出示“大、小”这两个汉字,学生便能对“大、小”这两个汉字从形和义上建立联系,产生深刻印象。当学生再次回忆这个汉字时,他回忆的不单是这个汉字符号,而是汉字符号和它所对应的事物联系。

二、创设情境,人际互动,唤醒言语经验识字

儿童每天都在生活中和身边的人互动交流,习得了丰富的言语。在课堂中,真实的生活情境成为背景,教师要唤醒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言语经验,同时要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并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情境和互动通过变形、改变的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仍然得以在情境中学习,在人际互动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超越简单的、抽象的字词演练,在这样的情境中、人际互动中习得的字词既不是干涸的,也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的、富有情感的。

统编版语文教材将识字任务分散到短文或韵文中,随课文识字。如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7《操场上》,课文由六个表示体育活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课文配有一幅操场上热闹的情景图。教师借由情景图很容易就能调动学生的操场活动的经验创设模拟情境。教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相关的活动动作,在动作的演示中认识了“打、拍、跑、踢”等汉字。接着,教师再请学生互动交流:“在操场上还能进行什么活动呢?”“你会和谁在操场上一起活动呢?”“你知道活动有什么好处吗?”……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又理解了“热闹”“锻炼”等词语的含义。

在阅读中进行的识字教学,需要注意对字义和用法的领悟,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对大多数字(词)义的诠释,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多数情况下,只求“意会”,不求“确解”。

如教学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时,整篇课文语言富有童趣,生动地表现出“我”对夜色由害怕到接受的心理变化,“色”是本课要教学的汉字。教学这个字时,笔者将其放入词语“夜色”中请学生理解。“怕黑”是儿童时期都经历过的事情,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很容易就能让学生移情感受,成为课文中的“我”。接着,笔者借助插图创设“我”和爸爸在夜晚散步的情境,请学生交流:“你在夜晚能看见哪些美好的景色呢?”学生联想生活情境回答:“夜晚,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亮亮的。”“夜晚,星星一闪一闪的。”“夜晚,小区里的灯都亮了,草丛里的灯五颜六色的,真漂亮!”……笔者引导道:“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夜晚的景色是多么美,我们把这夜晚美好的景色就叫作‘夜色’。”学生在夜晚的情境中,在师生交流感受中,自然理解了“夜色”的含义,对“色”字也就无须再重复解释。

三、古今对照,故事激趣,利用间接经验识字

间接经验是指通过他人已经有的认识成果去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行为,是他人或前人认识成果的结晶。他人的间接经验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源于远古时期人们的绘画活动。古人发明的汉字无论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它的构字理据,即字理。学者们分析字理获得的经验可成为学生识字的间接经验。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汉字是古文字经过多次演变后的简化字,大部分汉字已与其原本样貌大相径庭,学生难以望“字”生“义”。学生在不了解构字规律时记忆汉字只能靠数笔画、笔顺等机械记忆的方式,既枯燥又低效。因此,教师往往会将汉字的各部分拆解,借助古文字,解说字理,古今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在进行汉字的字理及演变解读时,要注意趣味性。运用故事思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将汉字的由来及演变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解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学者们分析字理的经验进行移情体验,获得识字的间接经验。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就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写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这篇课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记忆“贝”字的意义、形体和读音,也激发其对汉字起源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据此进行拓展,启发学生探究更多的汉字故事,感受汉字演变的神奇。

另外,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还可以补充和所学汉字有关的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等,让其成为学生识字的间接经验。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通过引入故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听故事获得的间接经驗丰富所学汉字的文化内涵,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山”字时,可以给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教学“水”字时可以给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天”字时可以给学生讲“开天辟地”的故事,教学“月”字时可以给学生讲“猴子捞月”的故事,等等。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汉字,还记住了和汉字有关的故事,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归类比较,探究规律,通过反思经验识字

反思经验即在经验中不断地反思和对已有经验的反思获得的经验。如果儿童在亲历中获得的经验是错误的,没有反思则可能导致他们在错误的经验里反复。而且,儿童在亲历中获得的原始经验,如果得不到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被逐渐淡忘,其中蕴含的潜在的教育价值就会慢慢消失。

学生在课堂上习得汉字,获得直接经验,而这些直接经验往往是零散的、琐碎的,只有通过反思,达到已有经验的深化和系统化,才能获得经验的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指导学生反思的方法。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征,用归类法、比较法来识记汉字。

“归类识字”,即将属性相同的字归成一类联合识记,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扩大识字量。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在“语文园地”中大量出现归类识字的内容。如将“吃、叫、吹、咬”“提、拔、捉、拍”“跑、跳、踢、踩”三组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教学时,笔者先请学生观察这三组汉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三组汉字中每一组汉字的偏旁相同。笔者再请学生调动对这些汉字的已有经验,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每一组汉字的偏旁都和它们的意思有关。于是,学生发现规律: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对已有识字经验进行反思,形成对同类汉字字形、字义认识的经验提升。

“旧字变新字”即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汉字字形之间的联系,提高识记字形的效率。汉字简化后存在很多相同部件的字,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式,将部件相同的汉字建立联系,能帮助学生记忆汉字。掌握了“旧字变新字”的规律,学生就能将汉字分成部件来记忆,使识记方法变得更加简约。如“吵”字是由“口”和“少”两个部件构成,学生已经有了“口”和“少”这两个汉字的识字经验,教师在教学“吵”字时引导学生发现“吵”和“口”“少”的字形联系,再引导学生用“口+少=吵”这样的口诀方式将新字和旧字建立联系,快速识记字形,加强记忆效果。学生经过经验反思,探究规律,获得识字方法的经验提升。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均是将学生经验和识字教学交互融合的个人教学经验策略。基于学生经验的识字教学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它将符号化的文本知识变为学生经验发展的工具,使干涸的文字变得鲜活、富有生机,能够丰富和滋养学生的头脑和心灵。

【参考文献】

[1]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黄小莲,包丽丽,许丽芬.儿童经验的课程之维[J].教育发展研究,2019(24).

[3]诸定国.构建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J].江苏教育,2020(5).

[4]王艳玲.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回归[J].全球教育展望,2009(1).

注:本文系2019年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促进儿童自然生长的小学田野式课堂教学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双一流”视阈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兼容性发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