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友松 张琳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亚低温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缺氧程度,进而抑制神经元坏死,减轻脑损伤程度〔1〕。但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病情进展较快,易并发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患者预后〔2〕。因此,寻求可早期评估、预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指标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常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刺激血管内皮及神经组织,进一步加重神经元损伤,促进血栓形成,进而推动病情进展,不利于预后〔3〕。D二聚体(D-D)属于纤维蛋白交联产物,参与机体凝血和血栓形成,可用于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4〕。乳酸脱氢酶(LDH)是糖酵解过程中的重要酶,存在于神经元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参与神经损伤、神经元坏死〔5〕。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炎症因子合成及炎症反应进展,可有效维持神经元功能〔6〕。推测血清D-D、LDH、CRP水平可能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有关,本研究重点分析血清D-D、LDH、CRP水平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关系。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67例,女34例;年龄60~94岁,平均(71.35±9.06)岁;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84例、开放性损伤17例;受伤原因:撞击伤52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或其他29例。①纳入标准: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受伤至入院时间<12 h;受伤前1个月未服用过抗凝类药物;患者均在本院接受亚低温治疗,且治疗后获得为期3个月随访;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3~8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脑部恶性肿瘤者;合并帕金森病、癫痫者;合并老年痴呆者;合并严重胸腔感染者;继发性脑梗死者;伴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1.2亚低温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降压、脱水、抗感染等一般治疗。采用亚低温治疗仪(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HGT200Ⅲ)进行治疗,操作前检查相关机件是否安全牢固,将化学纯乙醇500 ml倒入水箱,加入纯净水直至水位线显示3~4条,接好体温传感器、毯、帽,并将薄毡铺在冰毯上,打开电源准备开机,当液晶屏显示工控图像和状态时即为开机成功,从而针对患者具体症状情况调整合适的档位,一般维持在34℃左右。
1.3预后评估及分组方法 患者治疗结束后均获得为期3个月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8〕评估患者预后情况,1分:病死;2分:植物生存,长期昏迷,大脑处于强直或去皮层状态;3分:重度残疾,意识清晰但生活无法自理;4分: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可在他人协助下参与工作;5分:恢复良好,可参与正常生活和工作。本研究将得分1~3分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4~5分纳入预后良好组。
1.4主要血清指标检测方法 入院时,采集患者外周肘静脉3~4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D-D、LDH、CRP水平,上述操作均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和操作说明书要求进行。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Shapiro-Wilk正态分布检验、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检验血清D-D、LDH、CRP水平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AUC值>0.90表示预测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预测性能,0.50~0.70表示预测性能较差。
2.1一般资料及血清指标比较 101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评估,预后不良57例,其中病死45例;预后良好44例。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D-D、LDH、CR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一般资料及血清指标比较
2.2血清D-D、LDH、CRP水平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作为因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将血清D-D、LDH、CRP水平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LDH、CRP水平升高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有关(P<0.05)。见表2。
表2 血清D-D、LDH、CRP水平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入院时血清D-D、LDH、CRP水平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将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作为状态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将血清D-D、LDH、CRP水平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D-D、LDH、CRP过表达预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当三者临界值分别取5.145 mg/L、333.025 U/L、24.675 mg/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见表3,图1。
表3 入院时血清D-D、LDH、CRP水平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图1 血清D-D、LDH、CRP水平预测老年重度颅脑 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亚低温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损伤程度。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较重,部分患者因脑损伤严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导致治疗预后较差〔9〕。老年患者发生重度颅脑损伤后往往病情更重,预后更差。曹红十等〔10〕研究显示,对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死亡率仍达到46.67%。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相仿。可见,探索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有关的指标至关重要。
D-D可反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其水平升高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状态,此时血栓形成风险较高〔11〕。LDH是反映神经损伤程度的指标,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中LDH含量极低,当脑组织遭受压迫时,可导致神经细胞破坏解体,LDH可被释放至脑脊液中并进入血液循环〔12〕。CRP在人体中广泛分布,参与全身炎症反应进展,可反映脑损伤后感染和炎症程度〔13〕。而颅脑损伤后血栓和炎症反应均可加重神经损伤程度,推动病情进展。推测血清D-D、LDH、CRP水平可能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有关。
本研究结果说明血清D-D、LDH、CRP水平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存在一定联系。分析原因在于,颅脑损伤后会激活凝血系统,使凝血效果因子异常改变,而D-D水平升高会导致凝血-抗凝平衡的紊乱,促进机体凝血,增加颅脑损伤后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加重脑组织缺血程度,影响治疗效果,导致预后不良〔16〕。D-D水平升高还可加重血管痉挛程度,导致脑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影响脑侧支血液循环;此外,D-D过表达还可激活氧化应激,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导致血管内径狭窄,进而影响脑组织供血,加重颅脑损伤病情,影响患者预后〔15〕。LDH过表达可促进神经细胞变形和坏死,且LDH含量越高,神经元凋亡越快,甚至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61〕。有研究显示,LDH水平与脑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神经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17〕。CRP过表达可激活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诱导白细胞介素(IL)-6生成,进而推动脑损伤后炎症反应进展,加重神经损伤程度,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导致不良预后〔18〕。CRP过表达还可诱导炎症因子募集,使得血管内皮炎症损伤,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程度,进而加重颅脑损伤程度,影响患者预后。此外,CRP水平异常升高还可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影响脑部循环,增加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
未来可考虑早期检测血清D-D、LDH、CRP水平,可能对预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具有一定价值,若发现其表达异常升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如未观察血清D-D、LDH、CR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未来仍需进一步分析血清D-D、LDH、CRP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风险的价值。
综上,血清D-D、LDH、CRP过表达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有关,临床可早期检测血清D-D、LDH、CRP水平,以预测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