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婷 龚乃超 柯斌清 李 艳 李文丰
(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药剂学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内学时相比传统教学安排大大缩减[1]。基于此背景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制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考核改革方案,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显著增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药剂学与制药企业生产实践结合紧密,必须通过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方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限选项目,引导学生注重课程的实践应用。因课程课内学时有限,为了避免学生虽透彻理解了知识点,却把握不了知识体系、缺乏全局观点、全局性理解能力薄弱等缺点,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章节小结[2]。
学生学习知识并不是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实现,学生最终能学到的和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总是存在差距,通过以上全过程考核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不间断地反馈与调整,力图缩小两者的差距,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手机端快速小测试,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同时及时反馈学生核心知识点掌握情况,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问题出发又发现新的问题。
总体来说,通过多元化考核内容的布置,以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项实践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本门课程考核改革中的主要观点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成长,培养学生将所学原理和设计思路应用于新问题、新项目的能力。
结合湖北地区生物医药行业调研情况及政府发布的调研数据,重新梳理药剂学课程教学目标,重新检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选取的某个重要教学目标,对目标做个性化处理,为其配上具体的案例,使之适用于本课程[3]。通过药剂学课程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力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生产实践的典型案例出发,不仅培养学生具有生物产品生产工艺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个人责任意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更新和迁移能力和全局思维能力。为从事药品的开发、工艺设计、质量控制以及新药注册等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4]。
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药剂学课程考核方案,具体见表1。
表1 药剂学课程考核方案
(1)项目任务
基于建构主义和学习共同体理论,围绕课程目标和合作企业案例,设计项目任务若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5名学生组建一个团队,小组合作完成5个项目任务。结合企业实际项目调研情况,确定若干项目选题。团队成员分工完成每个具体项目的背景调研(包括成药性调研、市场调研等)、资料查询、处方与工艺设计、稳定性考察、质检方案确定、经济成本分析等,最终完成项目报告,教师帮助分析学生的项目方案,鼓励学生在可行基础上探索创新,在思路上开拓学生,之后制作课件并向其他组直播或现场展示,按照教师制定的评分标准,小组互评打分,提出意见或评价,在其他同学提出意见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汇报视频的录制。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期间,每人完成自主学习记录表,小组完成小组学习活动记录表,课外学习讨论总学时不得少于规定学时,任课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学习讨论活动并予以针对性地指导[5-7]。
(2)课后任务
结合章节内容布置课后任务,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内容加强课后巩固加强,对专业结合紧密、应用性强的部分,以规定的研究任务为向导,要求学生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开展比较性、研究性学习。设计开放式任务,比如通过中国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的利弊分析,树立学生的药品生产质量意识和振兴我国制药产业的责任意识;结合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飞行检查等政策,以学生自己的理解展开阐述,加深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从国家的政策、法规等层面理性认识和理解作为未来制药人的责任感。
(3)即时反馈的随堂测试
结合BOPPPS教学法的思路,以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或讲授后的章节重难点知识为主要考核点,平均每次课3~5题快速测试,累积计分,在微助教平台上完成。本项考核内容教师课外用于准备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课堂内评价每两节课只需占用3~5分钟的课堂时间,可以快速准备和使用,操作性较强。通过随堂测试,一方面调节课堂进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反思和关注;另一方面,学生答题可全覆盖,回答完成后,全班正确率可以马上显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即时反馈,教师可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教师通过测评情况,可更深入剖析导致学习效果差异的知识盲点、兴趣习惯、学习方法等问题[8]。
(4)章节小结
以思维导图形式完成,体现主要知识脉络、主要知识点和延伸内容,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构和归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符合人体大脑思维方式的实用工具,对学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非常有用,但在以往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部分不认真的学生总是应付了事,流于形式,因此增加新的要求,要求以某种制剂的主要流程为主线绘制思维导图,并列出20个左右关键词,要求学生将这些关键词体现在思维导图中,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梳理思路,并加强各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更加开放式的作业,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思维导图,有的同学按照教材的章节构图,有的按照制剂工艺的流程绘制,有的同学上网下载了思维导图软件后,利用软件绘图,反映了学生对同样的题目,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解。
(1)笔记考核
部分章节布置主要预习知识点,完成预习笔记。随堂记录重要知识点,部分内容课后整理,期中抽查督促完成情况,反馈问题和意见,期末总体检查评分。
(2)期末考试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题目设计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题型不少于五种,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主客观题比例要适当。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题目分值比例应高于60%,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理解情况的题目分值比例不高于40%。试题难度应适中,一般要求试卷基础题、一般难度题、较难难度题分值比例控制在7:2:1左右。
以上过程考核成绩定期向学生公布;另总评成绩60分以下,或过程考核总评成绩低于60分,或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低于50分,本门课程均为不合格。在整个过程考核过程中,除了随堂测试环节,学生如果对自己已获得的分数不满意,可有2次机会重新完成相应任务,体现分数不是为了考核、而只是促进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的核心思想。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搜集学生、教师和专家督导对考核方式实施的问题和建议。
项目任务的选题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带入感,并进一步与学生实习环节接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将学校合作企业的主要品种融入项目选题,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式教案,目前已形成了基于液体制剂、注射剂、固体制剂、皮肤黏膜制剂、缓控释制剂等五大模块的65个案例,结合学生进入实习企业培训的内容,从企业述求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整合入项目式学习。对项目的代表性和先进性还将进一步优化和论证。选题上主要多元化,除了涵盖不同剂型,还包括了典型中药保护品种、近几年研发的新药、明星药品、生物药品等突出典型案例。
“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邀请制药行业专家来校指导项目设计;另一方面,本专业每学期会派一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半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能力:第一,从社会服务角度,争取横向实践项目,为企业提供建议方案或技术创新方案;第二,负责指导学生实习,有效实践“双导师制”;第三,从教学改革的角度,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本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目标、管理模式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了本课程中项目制改革的实效性;并结合企业实践教师的实践活动开展教研活动,将行业、企业相关信息传达到系内每位教师,促进教师能力的整体提升。
当然,实施课程考核改革的教学准备阶段,任课教师除了常规的备课和教学准备,另需要编制项目式教学教案,为指导学生项目任务完成指定详细的方案,并配套参考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提供参考。据不完全统计,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寻求教师帮助的次数是常规教学过程的5~6倍。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推行学生助教制,一个教学班级由2~3名学生助教协助任课教师整理材料,完成部分上交材料的初审和返修工作。
从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多数学生认为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得到较大提高,但同时也是问题反馈较多、实施难度较大的环节;因为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学生平均每周在本门课程花费的研究和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学生普遍觉得工作量较大,但学生经历过两个学期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改革后,基本已经能适应,并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相关任务,课外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频次明显增加。
以本课程为核心,将制药工程与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等教学环节的难点融入本课程内容。比如专业综合实习中,要求学生能写出生产车间的主要布局、主要技术流程,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针对实习过程中的情况至少提出三个问题,构建实践问题库,反馈到本课程的教学中。
结课后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表明,围绕成果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改革显著提高了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该考核改革模式也陆续推广到基因工程、药理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中。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综合体,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一系列活动紧密相连,“考核改革”不仅仅是局限于考核本身,更需要面向目标,立足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工具、信息平台给学生营造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生态,实现学生的泛在化学习。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绝不是孤立的一环,必须与配套的教学资源库、案例库建设以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才可以形成适用性更广的教学改革方案,今后,团队还将从以上若干方面继续深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