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李利军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妇产科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诊断及检查等,在临床治疗中需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1-2]。临床见习为护生由学校向临床岗位的过渡阶段,通过临床护理使护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方法。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需求[3]。传统带教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护生被动接纳知识,对护生的兴趣及主动性不重视[4]。
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妇产科护理实习生120人,依据不同护理带教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人,均为女性,年龄(22.84±2.08)岁;观察组60人均为女性,年龄(23.10±1.71)岁。两组均由同一批带教教师带教,共4名,年龄(34.52±3.86)岁,其中学历为本科和研究生的各2名。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包括教师定期讲解课件知识,第一周由教师讲课,主要内容为产科理论知识,第二周在产科进行实际操作,熟悉科室环境,讲解病房中的病例,观察专业操作。观察组采用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1)带教团队:主管护师为组长,组员为带教5年以上的资深护师,带教团队讲解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培训,组员考核通过后进行临床护理带教。(2)辅助阶段:护生入科后,由组长安排带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完成培训后,每位护生分配2~5名患者,辅助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教学后要求护生能独立完成基本护理操作。(3)执行护理教学阶段:带教教师让护生掌握妇产科相关检查、患者需求评估、夜班工作程序、护理记录书写等能力,培养护生专业操作能力。(4)责任护士教学阶段:护生依据护理程序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并独立完成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服务,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提高护生综合应用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为主。带教教师每日布置课后作业,由护生独立完成,带教教师针对护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每周随机测试1次,依据结果教师课堂讲解重难点。带教教师收集病例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若护生有困惑,可旁听带教教师指导讲解,以典型病例为例,讲述疾病概念、症状体征、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5)带教团队实施逐层、逐阶段质量控制。实施以总带教—主带教—带教教师的分层管理制度,以分层次的模式对护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1周评价1次,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进度和护生完成情况。
考核成绩:依据相关参考文献制定妇产科护生考核标准,包括理论考核、实际操作考核、病案书写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综合能力越强[5]。教学方法评价:发放调查问卷,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进行评价,包括提高兴趣、明确重点、提高应变能力、提高综合能力、改善交流能力5方面。带教教师对护生评价: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度、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积极性3方面,得分越高表明带教教师对护生的评价越高。
数据均经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结果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独立样本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结果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实际操作考核成绩、病案书写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实际操作考核对照组观察组t值P理论考核81.34±5.16 87.96±5.19 7.007<0.001 80.27±7.16 86.52±6.23 5.101<0.001病案书写考核78.94±4.17 88.69±5.69 10.704<0.001综合能力考核80.07±5.12 89.67±8.41 7.552<0.001
观察组护生对提高兴趣、明确重点、提高应变能力、提高综合能力、改善交流能力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评价比较[n(%)]
带教教师对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积极性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比较(±s,分)
表3 带教教师对两组护生的评价比较(±s,分)
理论知识掌握度对照组观察组t值P组别 发现/解决问题能力79.82±5.41 86.26±4.19 7.290<0.001 78.52±8.62 88.63±7.15 6.992<0.001学习积极性80.34±4.17 87.69±5.19 8.551<0.001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女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妇产科收治的患者病情也较为复杂。妇产科临床护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专业课。护理实践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发展的趋势。妇产科临床实习是妇产科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将妇产科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护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是培养护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关键阶段。
患者在面对医护人员时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障碍,作为医护人员,除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外,还需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保护患者的隐私,构建舒适的医疗环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考核成绩及带教教师对其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
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为临床较新颖的带教模式,其原则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较传统带教模式,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根据护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这种带教模式可增强带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实习效果及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