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何
【摘要】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一大热点。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整本书阅读书目《乡土中国》,认真探索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乡土中国》集中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化之特色和乡土社会之情怀,是一本必须要精读、深读的书。本文就如何设置线索引导学生认识乡土中国,深刻理解乡土本色,激发学生对乡土中国的归属感和对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培育学生语言交流表达、思维发展提升、文化传承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做了路径探索。
【关键词】以线串珠;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以线串珠式整本书阅读的核心要义是让学生有个抓手,以此推进整本书阅读。阅读线索可以是重点词汇、语言风格、重要观点、艺术特色、核心任务等。教师站在整本书的高度,在准确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探索并选定线索,以线串珠进行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内容丰富,教师设计教学时存在多种线索可供选择。如若未能抓住主要内容与核心价值作为线索,学生未能真正收益。比如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设计中,有的以费孝通的人物形象为线索,有的以文化元素为线索,虽有新意,也能串起全书,但这些都不是《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整本书阅读设计应聚焦中心内容,找准线索,将文章各章节前后关联,筛选整合,突显整本书的核心价值。
一、设定线索,以“土”入文
《温儒敏谈读书》中写到,《乡土中国》从“土气”入笔,一反普通人对“土气”的藐视,赞扬“土”字用的精当,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我们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土气”。由此可知,选“土”为线索符合乡土社会的本质,也是阅读《乡土中国》的核心价值所在。除此之外,选择“土”字为线索还有以下原因。
(1)“土”扣国情。中国是农耕大国,有庞大的农民群体,农民以“土”为根,土地收获直接关系了国家兴衰。
(2)“土”扣书名。《乡土中国》,“乡土”是“中国”的修饰限定词,且为核心特色。而“乡土”较之“乡村”更能体现文章旨要,其关键就在于“土”字。
(3)“土”扣主要内容。仅第一章《乡土本色》就出现了近50个“土”字 ,且各章节中的内容都紧扣乡土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本方案选择以“土”为线索设计规划了一条由浅入深,由题及文,由认知信息到辩证理解,由课内阅读到课外拓展,由文本任务到现实调研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二、激趣导读,品味“乡土”
(一)以本地地理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乡土”特色,激发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事:
1.广州有一句歇后语,叫“沙湾灯笼──何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歇后语?
2.广州的“区庄”为什么读ōu,而不读qū?
3.广州地铁为什么有“金州”“冼村”“黄阁”这些站名?
4.在你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姓“陈”?
5.为什么广州有何家祠、梁氏宗祠、黎氏宗祠等如此多的宗祠?
引导学生关注远方:
6.北京地铁十号线站名:潘家园、宋家庄、纪家庙、呼家楼、海淀黄庄等。
7.吉林市的地名宋家围子、马家围子、葛家围子、徐家围子等。
8.中国省市名称有张家界、石家庄、邓州市、邵阳市、濮阳市等。
由点到面,由本地地域文化引申到祖国大地普遍的地理文化现象,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沟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以社会热点与时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乡土”情结,激发阅读兴趣
1.2022年冬奥会,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直到立春落定,每一帧都很精美,每一帧都尽显中国式的浪漫,整个画面灵动鲜活,充满了蓬勃生机。这个深度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算法,为什么独独在中国大地上产生,成为我们独特的时间记忆?
2.2021年山里娃周周记录农家生活爆红,引发700余万人“念乡”。他们的梦想,是记录乡村真实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清苦,但真诚和谐。包括李子柒视频在内的这些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么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
由表及里,以最新的社会热点和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思考其背后的本质,引导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对于现代城市人群的一种润泽与安慰。
(三)以诗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乡土”情怀,激发阅读兴趣
1.在班内组织“乡”字的飞花令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2.和学生分享关于“土”的诗歌
艾青《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臧克家《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由诗入情,让学生回顾分享带“乡”字的古代诗句,体悟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向学生介绍近现代以“土”为主题的诗歌作品,讓学生在艾青的诗句中感受艾青对土地的热爱与对国家前途的关心。让学生在臧克家的诗歌中体会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念。为什么“乡土”如此让人牵挂,引导学生从《乡土中国》中寻找答案。
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诗入情,三个层面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让学生对于《乡土中国》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阅读文本,提炼“土气”
调动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品鉴文本内容,则是整本书阅读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老师安排学生逐章阅读、摘抄、写读后感,但如此操作不能体现整本书“整”的意识。笔者紧紧抓住“土”这一线索,关联全书各章节,为学生阅读设计了一份任务驱动阅读表单,既简明又能抓住全书要旨。
整本书阅读内容庞杂,教师应该要给出具体明确的阅读任务和提供必要的阅读抓手。在提炼“土气”内涵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核心概念,思考鉴别、理解诠释 “土气”的内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到乡土社会家庭的结构特点,了解了乡土社会生活生产的特点,也认识到乡土社会在向现代社会变革中发生的变化。学生提炼各章节的关键词,并结合文章内容作诠释的过程,也是学生内化梳理自身思路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语言建构和思维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印证“土气”
温儒敏在《<乡土中国>导读》中提到,费孝通的“拿手好戏”是筛选案例材料,提炼为可以印证乡村社区结构特征的“现象”。而通过学习阅读与思考延伸,我们发现,乡土社会“土气”的特征在许多古典、近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印证乡村社会结构特征的“现象”。
在组织学生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时,我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到课外文学读本,以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材料来印证《乡土中国》中的理论。在成果展示分享课中,学生提出了以下材料来印证《乡土中国》中的“土气”内涵。
学生分享一:
《乡土本色》这一章中写到,“土“是命根,假如水土不服,可以用家乡的泥土煮一点汤吃。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类似的风俗。
《西游记》第十二回——太宗拾起一撮尘土,放入三藏的酒中。并说此去年深路远,喝了这杯酒,宁恋本乡一埝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西游记》中太宗捻土入杯的送行仪式和《乡土中国》中将“土“入汤的习俗一致。这证实了“土”在中国文化里所占的地位。
学生分享二:
《家族》中写到,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纵的父子之间和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家有家法,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感情真挚。但因焦母的偏见, 尽管刘兰芝美丽贤淑,勤劳能干,但“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焦仲卿在母亲的压逼下,只能含泪休妻。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在大家庭中的主控地位和《乡土中国》中“家庭的主轴是纵的,夫妇是配轴的”的分析一致,也印证了《男女有别》中对隔离男女感情的乡土特征。
学生分享三:
《礼治秩序》中写到乡土社会的礼没有“文明”或“慈善”的意味。礼可以很“野蛮”,也是可以杀人的。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受封建礼教迫害,担心死后阎王分尸,便出钱到庙里捐了门槛。但当她去端供品时,鲁四婶又不让她碰祭品。祥林嫂从此精神萎靡,最终成了乞丐。在祥和的祝福之夜,死在了寒冷的冬天。
《祝福》中祥林嫂就是被《乡土中国》阐述的“可以杀人的”封建礼教害死。
学生的分享很积极,他们还分享了《氓》《边城》《狂人日记》《红楼梦》等作品。拓展迁移的过程,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土中国》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培养了学生横向关联的思维建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特有文学意象“土”的审美以及对意象中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的理解。
五、实践活动,建设“乡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了解中国乡土社会,不仅仅是为了回溯和懂得,更是为了回归和建设。笔者引导学生在费孝通的调查经历中学习费孝通先生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并以此展开对于家乡的调查研究,提出改造家乡的建议。
温儒敏在《<乡土中国>导读》中提到:1936年费孝通曾在家乡做过田间调查,并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乡土中国》也是费孝通长年累月走遍各地乡村得到的理性(下转第47版)(上接第42版)感悟和认识。在论证观点时,费孝通也经常会以调查发现为佐证依据。
费孝通在张北调查发现村里几百年来都是这几个姓,村里的人口不太有变动;在四川山区调查发现这里的大多的农民聚村而居;在广西瑶山和云南发现村里的过剩人口才出去另辟新地;在江村和禄村,发现要成为村子里的人就要在村子里有土地或者通过婚姻。经过奔波多地的实地考查,费孝通依靠充分的论据总结分析得出了乡土社会“不流动”的结论。笔者结合必修上册家乡文化单元要求,引导学生要秉持费孝通先生严谨认真、务实求真地调查精神和治学态度进行家乡生活调查研究,了解家乡生活现状,发现家乡发展变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讨论、查阅资料、实地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讨论列举家乡发展变化,撰写家乡生活调查报告。
学生分享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村子里好多年青人都外出工作,留在村子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过年回家的人少了,过年走亲戚的人也少了。乡土社会“土”是人们的命根,人们必须要靠种地谋生的社会局面改变了,家族间的血缘关系变疏淡了。
学生分享二:
现今家庭亲子間的服从弱化了,很多家庭不再是乡土社会那样以父子为主轴,夫妇是配轴。现在的夫妇往往希望可以独立出大家庭,拥有自己的小世界,过自己的小日子。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夫妻较少,乡土社会中传统意义上的大家庭也是比较少见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外出务工子女对家里老人不管不顾的事情。
学生分享三:
以前家门前的河涌就像《乡土中国》中写的苏州河道一样很脏,尤其是夏天,经常发出恶臭。但随着现代文明发展,环境整治的推进,现在的河涌成为了一道风景线。这是反映出《乡土中国》中的私德和礼治正在向现代社会的公德与法治推进。
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家乡建设和发展,在学生写成《调查报告》后,笔者布置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后续作业:
请结合《家乡生活调查报告》,针对当前家乡发展的现状,站在信息时代新的起点上,对家乡发展提出建议。
从课堂到社会,从文本到现实,从《报告》到《建议》的过程唤起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了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查分析家乡从过去到现今的变革,思考探索家乡未来的发展的路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考深度,加深了学生对于中国乡土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梁紫源.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J]. 学苑教育,2021(29)
[2]关惠文,肖蔓菲,叶硕.如何阅读《乡土中》[M].2020年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6.
(责任编辑:梁慧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