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2022-05-22 22:52:21凌乾敏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8期
关键词:审题能力高年级提升

凌乾敏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强化其解决问题的数学应用思维,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紧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把握住解题关键,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最终为后续的数学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另一角度上说,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个相对漫长且需要不断积累、反思、加以巩固改进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着手锻炼、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审题能力;提升

引言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审明白了才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南辕北辙只会越走越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从端正态度着手,引导学生重视审题能力,学习审题方法,掌握审题技巧,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切实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乃至数学综合素养。当然,审题能力的培养既不能急也不能等,要在日常训练中下功夫并长期坚持,方能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一、小学生數学审题障碍分析

(一)因思维引发的审题障碍

对于学生来说,审题障碍的出现不仅与阅读能力有关,更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关。学生能否厘清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搜集信息的效率。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解题要求,在解题过程中盲目读题、搜集信息,虽然在审题,但是并没有解决“解答什么”“怎么解答”的问题,没有提高解题效率。而有些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数学思维,信息的获取效率较低。在这样的审题模式下,学生要多次读题才能形成解题思路,这样便会出现新的审题障碍。综合学生的审题过程来看,其对于题目的认知停留在“确定计算要求”“明确计算过程”“得出正确结果”的肤浅层次上,审题时便按照解题的有关要求来搜集信息,导致学生无法获取有用的关键素材。

(二)因不良学习习惯引发的审题障碍

学生经常犯错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未掌握学科知识,而在于学生自认为已经掌握的知识,但实际并非如此。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对于难度不高的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因此还未认真读题便写出答案,导致获得的答案准确度较低。如学生计算132-48+182算式时,多数学生便难以准确按照加减号计算,甚至有些学生还会随意变化计算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不够准确。从根本上讲,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均在于审题不够严谨,即便看错一个符号,也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读后复述

让学生有条理地复述题意,能促使学生发展综合、比较、概括等能力。复述的过程要注重简洁明了,要突出数量之间的本质关系,体现出学生的理性思考。例如:“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复述:1大杯等于3小杯,1大杯和6小杯一共倒入720毫升。在这样的复述过程中学生明确了数量关系:1大杯+6小杯=720毫升,接着可以把1大杯可以换成3小杯,或者把6小杯换成2大杯。复述题意的活动,可以小组内开展,也可以在全班中展示,复述的学生与“听众”可以适时补充、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构建审题思维导图

在数学审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题目的审题都需要用到特定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在审题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不同,利用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导图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审题当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说明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了解不够,把握不准,而通过思维导图及时进行学习和弥补,能够查漏补缺。对于审题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在审题的时候,充分开动大脑,将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和学习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从中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

(三)对比训练培养审题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根据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几道练习题目:1.马路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银杏树?2.6路公共汽车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3.园林工人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虽然这三个题目不同,但是也存在相同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去解答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审题能力也会得到强化。

(四)标注关键字句

学生在审题时经常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往往会把一些重要的地方遗漏或者是看错,从而造成解题出错。为了促使学生在精读的同时强化感知与记忆,可指导学生在关键字句下面做标记,养成细阅读、会阅读的习惯。例如“:又“”还“”再“”最少”等比较容易被忽视或容易产生混淆的字词加上标记。另外,让学生把有关比较的内容画下来,读一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一共”“增长”“降低”“比……多……”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在解决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解题方法的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数学审题过程中不难发现,一字之差会直接改变数学问题的求解核心,而看上去所求并不同,事实上却是相同的解题思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地掌握数学问题规律,时刻保持清晰解题思路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不过教师则可以通过对比辨析的教学方式逐渐强化训练,慢慢地引导学生理解、发现、归纳并总结,通过对比辨析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学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2020(21):172.

[2]江小菊.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与审题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苑教育,2020(16):46.

[3]黄振详.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0(05):53-54.

猜你喜欢
审题能力高年级提升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刍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5:25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9:41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