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思想价值观念和个人人格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众多班主任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进行有效整合,这种问题导致学生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那么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丰富班主任的德育理念,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以期提升初中班主任学生教育工作质量。
关键词: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有效整合
德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要求班主任运用心理学原理,以更符合学生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专业中一种较为完善、有效的心理咨询手段,尤其是对人的个体心理、情感、美德等的激发和塑造。那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印象。
一、树立学生榜样,推动有效整合
推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整合,班主任要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培养健康的思想素质。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不良习惯时,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榜样教学的作用,使德育在教学过程中有序进行。
例如,当学生们因为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形成争吵时,许多班主任会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浪费时间来处理它,同时很多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形成偏袒心理,这种行为将对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在调查之后,依据证据得出结论来说服学生。如果没有线索,那么暂时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事情放在一边。我们可以用表扬学生有点的方式来稳定优秀学生的情绪;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问题形成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
二、结合学生问题;培养积极态度
在初中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适当添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这一关键时期,班主任首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初中生更加敏感和不成熟。在中考的压力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情绪。如果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忽略学生的这些情绪,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比如,在引导和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有强烈的爱心和真诚的感激。这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问题学生的指导,班主任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优点,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表扬不足和批评过多,这些问题在学生心中往往更加敏感。他们长期生活在落后问题中,形成了严重的自卑情结。如果老师的指导方法不当,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暴自弃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无论学生的进步大小,都应该受到鼓励和赞扬。如果長期坚持下去,必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应用赏识教育,尊重个性差异
所谓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种影响是基于爱和真诚的。因此,有一种说法,教育是爱的事业。赏识教育是一种需要用爱来把握的教育模式。如果赏识教育失去了爱的支持,就会成为无用的谎言。那么,班主任首先应该关爱和引导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激励工作,在培养学生个人自信心的过程中,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然而,当前,很多班主任在面对一些一些问题学生时,会因为管理稍有困难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这会导致班主任逐渐失去耐心和信心,从而减少他们的爱和关注。然而,许多学生违纪的原因是他们想要得到班主任的爱和关注。在赏识教育中,班主任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那么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用赏识教育,既能够在分析学生心理的过程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也是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形式。
结语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美德的发展,那么班主任要重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内容的有效融合,从树立学生榜样、开展赏识教育、重视问题教育三个阶段入手,积极推动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2(07):157-159.
[2]马学萍.结合思政学科德育优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