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 段旭亮
(1.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7;2.晋中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当代高校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非常少,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开展体能训练不仅是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为高校体育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好的体能,才能在各个体育项目中保持较好的体力,否则只有技术而没有体力是不能完成相应的体育活动的。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对于体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体能训练作为体育运动的支撑,那么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将不能很好地达到体育活动的效果。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是需要体能训练作为基础的[1]。
体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指标,体能体现在人的活动能力强弱方面,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能力以及劳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体育教育是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等,体育教育与学生的身体情况有着非常大的联系,体能训练的加入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高校体能教育开展的质量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学生在经过相应的体能训练后,其体能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使之更好地加入到体育教育的学习中,在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
体能训练的意义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的,首先应该提升教师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提高教师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之后从体能训练价值方面出发,对原来的体能训练项目进行一定的创新,使体能训练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可将体能训练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加强学校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度,使学校认识到学生的培养不应只重视专业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学校应该在师资、经费以及精力方面对体能训练进行一定的支持,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能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能训练的受益者。
之前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会让所有学生进行固定的体能训练,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的学生在经过体能训练后没有很大的效果,有的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体能训练内容,有的学生会在进行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体能透支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设置,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体能训练内容,从而通过体能训练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
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对相关内容进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应付体育考试,但是不能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以体能教学目标为前提,通过对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能训练内容,通过多样性的体能训练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相应的学习中,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
此次分析主要以形意拳的体能训练作为实验对象,对采用的几种体能训练方法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说明在高校的形意拳教学中体能训练方法的创新运用所产生的良好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形意拳主要对人体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有要求,为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选择了60 名练习形意拳的高校学生,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形意拳的掌握情况相差不是很多。并将其进行了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在经过为期2个月的实验之后,对训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
在实验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采用较为先进的现代训练方法,在2 个月之后对灵敏素质成绩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两个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跟踪记录,因为人数较多,所有的结果均为“平均值±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实验之前,对照组和实验组500m 的障碍跑、穿梭跑、信号跑的表现情况是差不多的。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依然采用传统的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如仰卧起坐等,实验组则采用较为先进的现代训练方法,如训练和运动技巧相结合、融入竞赛体能训练方法等。经测试之后,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灵敏素质表现均有所提升,但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提高程度更加明显。
表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灵敏素质表现对比(s)
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柔韧性素质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之前能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在2 个月的实验结束之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负重半蹲、侧向蹲坐、坐姿转体的柔韧性素质的指标测试,发现实验组的表现良好,提升明显。
表2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柔韧性素质表现对比(次/min)
从表3 中可以看到,在形意拳耐力素质训练的一些指标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之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对来说,实验组的耐力素质提高的更多。从以上实验得知,在采用必要的体能训练方法之后,学生无论是在灵敏素质,还是在柔韧性素质,抑或是耐力素质等体能素质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高,而这些都是形意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体能素质要求。这也说明在高校形意拳的体能训练中,应该更加注重新的体能训练方法的使用,如训练方法和运动技巧相结合、融入竞赛体能训练方法等,通过开发更加多样化的体能训练方法以及对现有的训练方法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4]。
表3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耐力素质表现对比(s)
无论是学生的体质情况,还是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构建高校体育教育的体能训练创新体系时,一定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学生在身体和领悟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只有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能训练的内容在具备一定的针对性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变化而及时地进行调整,并且所有的体能训练都要以学生安全为前提。
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内容,既不能超出学生能够承受的体能极限,也要使得体能训练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一定要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一定要向学生说明,体能训练是要长期进行的,需要学生的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才能真正使得自身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体能训练的内容要尽量具备创新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乐于参与各项体能训练,当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一定要重视,要全面并且仔细地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制订出解决的方案,避免给学生以及训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发现有学生在完成训练内容时觉得难度较高,要适当地降低训练难度,并及时更换教学策略,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5]。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已经接受过比较多样的训练方法,如果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训练方式,对于学生的训练热情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要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训练方法,以保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喜好和个性有所了解,以保证制定的训练方法学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也能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6]。
在近些年体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之下,体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也越来越被重视,通过该文的分析可知,体能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过体能训练之后,学生的很多能力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在时代和教育的不断进步下,体能训练也要与时俱进,在应用到高校体育教育中时,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这不仅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才能不断优化和健全我国的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进而助力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