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晶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写作教学
写作是以文字形式抒发个人内心活动的过程,是人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初中写作教学中应用“立德树人”理念,应在各具体层面上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功的教学一定是全面的,在语文课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学常识,更要借助前人的思想,提炼出优良思想导向,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补充。
1.首孝悌、次谨信,培养学生优良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團结兄弟、谨慎有礼、诚实守信都是传统美德。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围绕一些传统美德展开教学工作。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明确“德”的内涵,即何种美德适合学生,适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去其糟粕、取其精髓,孝悌、谨信正适合身心发展迅速的初中生。中学生在日益繁重的学习中,极易产生浮躁的情绪,在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新信息是,心灵容易受到冲击,因此教师应当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核心道德观念,打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基础。而写作课程中进行核心道德观念的培养,则是应将孝悌、谨信的观念融入写作内容,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领悟传统美德的内涵。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荷叶·母亲》(《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一课时,在讲授完课文基础内容后,以生活中的母爱为题目开展写作教学。学生通过学习作者对母爱的书写,首先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再将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文章写作中,使其在写作过程中感受亲情,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对于学生行事风格严谨、诚信的培养同样可以借由文章写作的形式进行,比如在进行《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教学后,可以相应的开展拓展教学,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向自己的同学写一篇文章,诚恳的进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让学生体会到友情和诚信待人的美好品德。
2.寻找学生内心盲点,针对性树德教学
文字写作是探寻学生心灵的窗口,教师在学生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具体问西学生的思维方式,再根据其作品的心灵表达具体设计道德导向教学。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创新思维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辨别是非,避免随波逐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同样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将心中所想表现在作品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在作品中肆意宣泄情绪的情况,及时进行疏导,找寻学生的内心盲点及时做出针对性的树德教育。所谓的内心盲点,是指学生在潜意识中的情绪表达,这样的小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长时间的情绪积累会导致情绪的突变,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写作与学生更能接受的形式联系起来,比如更重活动型写作,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内心的机会,同时这也是教师理解学生,进行针对性树德教育的过程。
例如,开展写作联系生活活动,在生活中选择能够代表学生感情的事物进行主题写作,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可以是来自朋友亲人的礼物。学生可以描述物品或事件中的情感活动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学生难免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思维导向,比如可以说自己曾接受过来自不同人的很多温暖,有雨天的伞、冬天的围巾、深夜的等候等等。借助这些细节情绪描写,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到学生的情感经历,借此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立德树人教育。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发挥思维的发散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写作任务。
3.真情实感蕴于写作表达,教师积极互动
情发自心而表于言,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描绘真实的内心活动,而非只是对华丽的辞藻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一篇文章的好坏并不由文章语言的华丽程度决定,只有富含感情的文字才不会显得空洞。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习惯于模仿借鉴新学习文章中的表现手法,这样的写作方式虽然在短期内看似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实际上却是对学生真实感情抒发的抑制。“立德树人”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内心活动,而非作文的艺术表达手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表达,在能在写作过程中保证学生始终能坚持将情感抒发出来,教师还可以在写作引导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教师还要在了解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以各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简单的情感批注、与学生友好的谈话等。
例如,教师布置具体的情感抒发写作任务,如书写和家人进行游玩时的真实感受、描述生活中遇到他人帮助时内心感受、描述与好朋友之间友情的温暖等题目。借助这些贴近生活的题目,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更加注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感受,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批语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尊重,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愿意自发的融入自身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
4.结语
学生的文学作品不是简单的作业,写作过程是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充分重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内心情感,在“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下展开语文课堂中的写作教学。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生活中的领路人,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对教材的深入剖析挖掘更深层次的优秀品德,并将之与写作课程有机融合起来。本文所叙述的观点希望能给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婷婷.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施与优化[D].重庆三峡学院,2019.(19):31
[2]刘梅.“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