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勤学”思想和“笃实”特征

2022-05-18 18:56:46傅师扬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勤学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傅师扬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不够完善,且其思维的片面性很容易导致思想片面和极端,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其加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影响作用比较大,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层面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阳明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具体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多方面学习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学习全面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勤学笃实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将具体的阳明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理解初中语文学科之中的阳明文化以及勤学笃实的勤学笃实含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没有进行良好的把握,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达不到在课堂上进行核心素养和文化价值教育的要求,往往不能协调好学科知识与学习技能、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以及学生内心价值观念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于是有可能出现教师只注重对必考知识、答题技巧的强调而忽视文字解读、语言魅力、写法探究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暂时提高学生成绩,但从长远角度看,在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对于分数较高的主要学科之一,掌握语文答题得分技巧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实际上,语文是一门帮助学生积累精神财富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学问,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对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二、基于核心素养和阳明文化下进行语文教学的措施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渐渐获得的一种良好品质和重要能力,这种良好品质和能力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具有长远作用。勤学笃实,主要是指古代诗书礼乐等用以对人进行教育感化的文化典籍和成果,它与人的教育密切相关。在语文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也可以凸显出勤学笃实主义以及相关勤学笃实精神。语文学科之中的勤学笃实精神以及阳明文化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塑造方面。基于核心素养和阳明文化下的初中语文教学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语文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教师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以及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要综合考虑三维目标的要求,教材的固定知识其实不是很难,难的是学生要理解文章中的意义,教师需要将具体的勤学笃实素养以及勤学笃实精神直接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中,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到勤学笃实教育的重要价值。学习古诗,不仅仅需要学生背诵古诗全文,还要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研究这首诗有什么寓意,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比如,李白所著《春夜洛城闻笛》,这一首七言绝句需要学生能够朗读、背诵,理解古诗主要的字面含义。但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去读懂,要了解诗人写下这首诗时的背景是客居他乡之时。诗人表面写闻笛,但并不是在谈论音乐,而是借偶然听到的笛声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提到了折柳相赠,暗示留恋,同时也有盼望远游亲人早日归来的意思。如果教师对诗词背后的习俗加以说明,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識储备,提升文化素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阳明文化为教学理念,在“勤学”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进行“笃实”的教学与引导。如,教师可以结合李白“以音乐论思乡之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李白对家乡留恋与期盼”的一种笃实心态。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融入核心素养以及勤学笃实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严格依照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原则,秉持“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采用人性、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和体会,领悟人生的真理和文化的价值。同时,启发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学上绝对不能有一丝敷衍松懈。学生需要学习,教师平时也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进行更好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将脑中的知识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转化为学生能够吸收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讲解切忌流于表面,要带领学生深入探讨文章蕴含的情感,表达的内涵,体味文字的魅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在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在讲解一篇故事性文章时,可以请几位同学选择文中的任意一个人物,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演绎出文章中的故事。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任其自由发挥,通过此种形式,不仅仅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激发了学生想给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文章蕴含的道理。

综上所述,结合阳明思想的应用,在教学中融入“勤学”思想和“笃实”特征的教学机理,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的建设。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和帮助作用,同时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能力,以及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支持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永丽. 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策略思考[J]. 新课程,2021,(17):54-55.

[2]林义华.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232-234.

本文系2020年贵州省科研课题“阳明文化渗透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Z202002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勤学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传承革命精神,立志勤学成长
蹁跹
金秋(2021年22期)2021-03-10 07:58:48
杨愔勤学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06:16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43:48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17:07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