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育军
摘要:音乐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既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也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既可以鼓舞人们奋斗、前进, 也可以帮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
关键词:情感体验;陶冶;理智的欣赏;贝多芬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历史悠久,岁月的长河把音乐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类别对人有不同的作用。反映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拼搏、与命运斗争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进取精神;热情、乐观的音乐作品可以使人心胸开阔、奋发向上;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的音乐作品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使人坚毅强;宁静详和的曲调可以令人心平气和、心情安定,沉静地对待一切;欢愉的旋律可以使人摆脱冷落孤寂的心境,精神焕发;博大精深的音乐能使柔弱的心灵获得强化与深化;委婉细腻的曲调能驯服粗厉、野蛮的原始部落民族。总之,受音乐的甘露滋润的心灵会更美好,在音乐沐浴下的人性会更加丰美。无论是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都能以一种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
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文字尚需通过符号,来传达感情、思想和内容,且文字有时因民族不同而尚须翻译 。而音乐 ,它可以直接反映人们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 阶层的人民,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 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
音乐可以不断丰富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人的情感强度,使人的情緒、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通常来说,欣赏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应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人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通过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我们可以寻求出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
每一种音乐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让音乐表达出来。听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论他的乐曲多么自然清新,最后都会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种美丽的悲哀。无论在何种心情之下,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会渐渐将你拉入忘却世间喧嚣的缥缈之境。犹如这手中茶杯上袅袅升起的清烟。视线和身体的重量都会逐渐变得迷离,却只有思想,仿佛卸下了包袱。可以恣意翱翔。万物合一独我,亦是我为万物的轻盈。在这醒醒醉醉下,美丽的哀伤在心底沉淀、酝酿。好像是游走在梦幻与真实间的彷徨,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分为“同窗共读”、“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音乐《梁祝》也基本与此对应。前奏轻轻响起,预示故事即将被娓娓道来。小提琴和竖琴相互应和,使人仿佛看到主人公与流水相伴的浪漫情景。这么纯洁而美好的爱情之音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引人入境。之后,古筝与笛子开始演绎一段小快板式的乐章,这时的旋律简洁明快,像是山伯与英台同窗共读的嬉笑打闹一般天真无邪。两颗纯真的心应着无忧的日子,因为快乐,天总是那么蓝,草一如既往得绿,两张快乐的笑脸在明媚的阳光下灿烂展现。尤其感动人的是小提琴与大提琴之间的对话,一个尖锐高亢,一个低沉浑厚,它们一唱一和,亦纠缠亦和谐,像是山伯与英台在诉说无尽的情话。接着,轻快渐渐趋于舒缓,大提琴悠悠地拉着,他们从哀怨离别到重逢无语,英台的泪浸透空气中每一个音乐的分子,触碰着听者最柔软的心房。
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鼓声、锣声击毁大提琴的沉厚,用暴力和强硬将安详席卷而去,剩下的是挣扎在枷锁之中的恐慌与无助,压抑得人喘不上气来。被封建礼教逼迫的两个人该是怎样的伤心欲绝,万念俱灰?听者的情绪又该是如何的愤怒!最后,古筝和小提琴的合奏再次响起。风雨过后,一切仿佛重新归于平静。此时的拍子舒缓柔和,像一曲田园牧歌,但又时而令人肝肠寸断,因为那音韵的一起一伏都像是英台殉情的决心,不免让人心生怜悯。可是天边明明出现了一道彩虹,两只彩蝶抖动着美丽的翅膀在纯净而透明的蓝空之下翩翩起舞。
爱情如此亦是永恒,它使人心碎,这是破碎的美。中西乐器融合得如此完美亦是绝佳之作,它是宽容而完整的美。完整与破碎,在《梁祝》的乐曲声中合二为一,精炼优雅,足以千古流传……
每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听到都会为之一振,当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总会遇到自己的挫折,我们需要的就是和《倔强》一样的坚持,把困难挫折都踩在脚下,做一个不能被征服只能去征服的人。
音乐也可以帮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人在现实世界里有种种烦恼、忧虑,人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而音乐却能让人超然物外,恢复人的心理平衡。音乐不仅能帮助人解除苦恼,而且能够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想象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潜能。贝多芬的音乐美中有“奋”,乐中有“哲”,激情洋溢,形象鲜明,矛盾纷呈,英雄气势撼人,如同熊熊烈焰,无比辉煌。音乐家大多注意形式与情感的结合,贝多芬《命运》与《合唱》交响曲中吧音乐审美中的表现派与形式派的融合推到了极致。贝多芬被后人评为“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他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
雨果说音乐所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确实如此,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总而言之,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音乐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听觉的享受,还会让我们有所触动,让我们的思绪随着歌声飘荡。
参考文献:
[1] 王越. 论发展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音乐修养[D]. 中央音乐学院 2021
[2] 陈兆君. 钢琴即兴演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21
[3] 柴森.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D]. 河北大学 2021
[4] 陈晓静. 谈明清时期以“真”为美的音乐审美观[D]. 河南师范大学 2021
[5] 王哲. 临清时调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