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民族小学教育集团总部执行校长,多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学校常规管理先进个人、来宾市德育先进个人,武宣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中国共产党武宣县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代表,武宣县第十届政协委员。
一直以来,黄定会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我的理想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全面发展。”说起对“好教育”的理解时,黄定如是说道。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他对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教师的培训,培养良好习惯一直是他坚持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名好校长,首先是一名好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三十多年来,黄定始终坚守好课堂,通过和孩子饶有兴致地对话,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黄定看来亦是如此,“兴趣的养成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黄定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学生口算时,他采用的教具、学具有时是固定的口算计算板,有时是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几乎没有重复。如此一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训练方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思路。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必胜的信念,增加竞争意识,在活泼又紧张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黄定表示。课堂上,他还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细心观察学生表现,及时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加以肯定和表扬,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动力,在探知欲望的驱动下感知知识带来的乐趣,有效摆脱了数学计算枯燥无味的局面,从计算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黄定说道。
一直以来,黄定会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我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算、巧算的过程。”黄定介绍道。懂理即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算即经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算得又对又快;巧算就是让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通过开火车、夺红旗、抢答、闯关等游戏竞赛,进行小组评比、男女生比、同桌评比等。比赛的内容也不一样,有时是比速度,有时是比正确率。通过竞赛,每周评选出2名“口算大王”,每月进行一次口算比赛,对获奖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它重在平时的训练,贵在坚持训练,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黄定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训练中,要求家长每天为孩子进行不定量的听算、视算训练,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利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算。
打造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坚定前行的中坚力量。黄定任武宣县民族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以来,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助推一批新教师走向成熟,站稳讲台。
成立学科团队引领学科发展、开展师徒帮扶活动。按照集团要求,黄定按老、中、青年骨干教师结构组成导师团队,打造了由58名教师组成的四个(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导师团队,引领学科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发展。
以课题为抓手,深化课堂改革,强化教师团队引领,优化生动课堂。近年来,着眼市级课题“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深化辐射至全校性的校本教研中,做实做细,做有成效。由骨干教师组成的语文学科团队,有计划地扎实组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动课堂”的校本教研及培训活动。“老师们在一次次研讨活动中,强化课程意识,注重学生良好课堂常规的养成,引领学习方式转变。”黄定表示。得益于此,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向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转变;从讲授式、包办式向启发式、参与实践式转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变为信息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学习能力。课堂呈现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景象。优化课堂,师生双赢,武宣民小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校采取教师分学科培养机制,加速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黄定表示。一直以来,学校以师资培训为手段,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信息素养为目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先后选派老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到示范学校学习,同时邀请专家进校培训与指导,并多次举行校际连片研讨学习,通过结合课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专题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整校推进”培训项目的东风,黄定引领教师积极进行线上学习,学会制作微课、运用信息技术评价等优化课堂方法,熟练操作希沃白板;利用分享会、沙龙等,让外出学习的老师传经送宝,丰富了“人教智慧平台”等为课堂服务的信息技术资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打造生动课堂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开展“听课月”活动。每个学期确定一次骨干教師课堂开放月,组织5年教龄以下近20名青年教师走进骨干教师的课堂听课学习。开展以组为单位的“老带新”教研实践活动。发挥老教师“引”“导”作用。“引”就是同组老教师上展示课,用教学专业、教学风格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导”就是青年教师上一节教研课,由骨干教师入课堂听、评指导,在听评的教研实践过程中,解决年轻教师成长中的困惑,同时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上好示范课,导师团队引领学科发展,完善和健全学校各学科教研队伍建设,发挥“全员带队”的优势,每个学期导师团队选好课题,上好一节示范课,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