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秀仙 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全面育人

2022-05-17 05:47高林福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水办学学校

高林福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纵观支秀仙的教育履历,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她把每一件平凡又简单的事情做细、做好,实现了自我价值提升。从苦寒山村的教师到城区学校的校长,选择教育,源于情怀,选择坚守,却是她对好教育的执着追求。

GOOD TEACHER

支秀仙

云南省建水县第四小学校长,先后获评建水县临安镇“三八”红旗手、学科带头人,建水县先进工作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优秀教师等称号。

“教学是相互成就的”

1992年的初秋时节,师范院校毕业后的支秀仙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满心欢喜走出校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梦。

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隔着一道鸿沟。虽然早有准备,可从教路上的困难,还是让支秀仙忍不住叹息起来。据她回忆,从城里出发到任教的学校,一路上转了几趟车后,终于达到集镇,但却还未到达目的地。下了车,前方已然没有了公路,只能步行。站在山脚下,抬眼望去,一片浓雾遮挡山头,仿若没有尽头。咬紧牙关,连续走了七八个小时的山路后,支秀仙终于来到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和云阳县交界处的牛滚塘小学,其偏僻程度,说是苦寒山区一点儿也不为过。

这就是支秀仙要开展教学的地方,没有车,不通电,天寒雾大,人烟稀少。用她的话来说,到集镇上走一趟就得“两头黑”,早上天不亮从村子出发,晚上回到村里已是半夜三更。彼时,老师们食宿都在学校,一到周末,大家就要轮流到集镇上去采购食材,支秀仙经常是早上六点多就出发,一刻不敢耽搁,回到学校时已是披星戴月。那一段耗时七八个小时漫长的道路上,曾留下她许许多多深浅不一的脚印,记录着她坚守教育事业的点点滴滴。

“在此之前,这里没有一个正式的女老师。”支秀仙介绍,直到她到来的当年,才有另外一个女老师和她一起,被分配到牛滚塘小学。说起缘由,倒也能理解,山高路远,许多男老师都望而却步,女教师则更是避之不及。但支秀仙却在这里一待就是两年,苦中取乐。两年后,她也并未離开眼前的数座大山,而是到了牛滚塘村对面的玛朗小学,两村之间虽然只隔了一道山沟,步行却要半天。

路途遥远,步履维艰,起初,支秀仙也有过放弃的想法,她甚至已经做出了行动,那是去到牛滚塘小学的第二年,支秀仙准备离开学校回到城里,去开一个服装店卖衣服,得知此事的家人朋友一番规劝也没能让她打消念头,最后反倒被她说服了,也为她“创业”准备了部分资金。支秀仙开始在城里各个火热地段寻找店铺,一段时间后,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和房主谈妥租金后,她开始到处去筹钱,彼时的她俨然对创业充满了信心,用她的话来说,假以时日,她一定能成为大老板。

可现实却总是如此残酷,抑或她同教育的缘分过于深厚。一周后,好不容易凑齐了资金的支秀仙找到房主,却被告知店铺已经出租。“房主以为我就是说着玩的,没当回事,把店铺租给了其他人。”支秀仙并不认输,她又找了几个地段,但都没有之前的好,静下心来,她开始思索脚下的路,农村条件差,环境苦,可出来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几番纠结后,她返回牛滚塘小学,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教学。

这一教,便是三十年。

当初返回学校时,支秀仙便已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教书这条路走好,在和学生们相伴成长的旅途中,她收获了许多感动,也让自己成长起来。据她回忆,在玛朗小学任教期间,该校的教室只有几根木柱支撑着,没有墙壁,更没有窗户,完全是敞开的,春夏气温回升还好,最怕的是冬天来临,北风呼啸不说,有时候大雪纷飞,直接落到教室里,落在孩子们头发上,书本上。有时候大雾弥漫,教室里一片雾蒙蒙,师生之间脸都看不清。

因为气候寒冷,条件简陋,孩子们手上长满了冻疮,支秀仙自然也不能避免。下课时分,孩子们齐刷刷围了上来,用他们的十多双小手握住了支秀仙冻红的双手,直到她的手暖起来,孩子们才回到座位上开始上课。两年后,当支秀仙准备调走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围在她的身旁,对她说道:“支老师,你走了之后,谁来给你捂手?”孩子们的无心之言,却拨动了她的心弦,是孩子们的淳朴、善良、勇敢,一次次打动了她,让她甘愿留下,感受着为人师的幸福。

“教学是相互成就的,孩子们给了我力量,我带着他们前行。”支秀仙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做什么都要做好,这是支秀仙一直以来的信念,用她自己的话说,既然当不成老板,那就踏踏实实地把书教好,给学生带去一个美好的未来。她这么说,便这么做,在牛滚塘小学两年,她每年都拿到了建水县官厅镇教学质量奖,实现了牛滚塘小学教学质量奖“零”的突破。到了玛朗小学后,支秀仙不仅教授语文,还教授数学,有时候音乐、美术也是她在教授,一个人带一整个班级。尽管如此,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甚至能和镇上学校学生的成绩相比较,每年都名列前茅,成为当地的一段教育佳话。

在语文教学中,支秀仙始终遵循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把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此时,再通过思想教育鼓励一下,他们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学习自然变得轻松。”支秀仙表示。

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日常学习中,支秀仙始终强调要多读书,读书不是一股脑乱读,而是要带着思考阅读,所以,支秀仙提倡阅读时做好批注。刚开始需要反复强调,让学生们边读边批注,习惯养成后,只要一翻开书,学生便自觉提起了笔。有时候,读了一本书,批注也写满了一整本笔记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边读边批注中,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早年在建水县陈官小学任教期间,支秀仙总结出“预习七步骤”教给学生,达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读,既有自读,也有小组之间的互读;其次是生字预习,让学生注重观察字的结构、部首,并学着组词;接着是从文章中划出好词佳句;然后是学着回答课后的提问;接下来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紧接着,针对不理解的内容,提三个问题;最后是在文中做好旁注,可以是个人感受,也可以是产生的疑问。

通过“预习七步骤”,许多学生在上课前已经弄懂文章的大致脉络,课上经支秀仙一点拨,立刻豁然开朗,比起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主动拿起书本进行钻研,其效果甚是明显。

支秀仙介绍,有一年,她连续两个学期外出培训,每次外出都是半个月,当时学校师资紧缺,无法抽调教师来代课,她班上的学生只能自学。临走前,支秀仙把每日的学习重点写下来交给语文课代表,她原本的设想是,让学生们按照她的设计粗略地学一遍,待她返回后,再抽时间进行详细讲解。未曾想,语文课代表竟担任起班里的“代课老师”,利用语文课带着班上同学学完支秀仙布置的篇目后,还超前学习了一部分。这本就令支秀仙惊讶不已,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抽检过程中,大家的学习效果竟和她上课时相差无几,最终考试时,班上学生依然取得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细问过后支秀仙才知道,她外出培训的时间里,学生们严格按照她教授的“预习七步骤”来预习,上课时也多遵循她的方式方法。掌握了“渔”的技巧,学生们自然可以主动学习。

不仅如此,许多学生考入初中后,依然采用支秀仙教授的方法预习和学习,学习效果异常显著。不少学生毕业多年后,依然保留着当初养成的习惯,拿起书便提起笔,带着思考阅读,让每一次阅读都变得有深度,有意义。

承“来薰”美名,溢“来薰”雅韵

2014年,历经多所学校后的支秀仙来到建水县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建水四小)担任校长。据支秀仙介绍,建水四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创办于1909年,时为建水县游击衙署创办的“建水县第一女子小学校”;1913年,发展成为“建水县女子兩级小学校”;1932 年易名“建水来薰女子小学校”;1948年开始招男童入学,易名“建水来薰小学校”;1951年改名“建水县第四小学”。至今已有103年的办学历史。

初到学校,支秀仙便明确了今后的办学目标:在传承中发展,在活动中育人。

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上的“来薰”二字,支秀仙介绍,“来薰”是学校的根,所有工作都围绕此二字展开。校园里的四幢楼,分别命名为薰德楼、薰知楼、薰行楼、薰和楼。其含义是先立德,后求知,知行合一,和谐发展。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走以德治校的管理之路;以科研促教研,走科研兴校之路;以“让书香、墨香浸润校园”,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的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投资130多万打造智慧校园,成为建水县首家实现智慧化办学的学校,逐步向现代化示范校迈进。

百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四次更名、四次易址,建水四小传承办学之初的“来薰”之意,承“来薰”之美名,溢“来薰”之雅韵,把历年办学传统的传承与与时俱进的创新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根基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支秀仙的带领下,学校确立校训为“薰风立校,启智笃行”,更贴合学校发展实际。确定校风为“薰德正品、厚德明理”,教风为“薰教润心、智慧育人”,学风为“薰学成才、健体励志”。形成了“传承经典,书香润校;研训一体,科研强校;健体立志,体艺兴校”的办学特色。

博览经典,启迪人生。支秀仙十分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建水县教育局开展的“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她引领师生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打造出“123”德育培养模式,让孩子爱上经典、博览经典、走近经典、践行经典,开启智慧,启迪人生。

担任建水四小校长后,支秀仙明确提出了“品牌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思路,采取“研训一体”的做法,探索出“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课题运作方式和“双向互动式”微型课题研究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教育质量的提高要依靠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支秀仙表示,因此,建水四小构建出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重视夯实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备课“实”、上课“活”、作业“精”、辅导“勤”、质量“高”的管理要求,以精细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走出了一条顺应新课改、接轨新课程、提升新质量的教育教学之路。

在活动中育人,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建水四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培养人才,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每年一届的艺体节、篮球节、足球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技能技巧高。特别是学校的足球队,代表建水县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支秀仙校长的带领下,近年来,建水四小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中国好教师示范教育基地,云南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三生教育优秀学校、民族团结示范学校。被认定为中国科学院“少儿科普基地”,云南省绿色学校。一大批荣誉见证着支秀仙的努力,也见证着全校师生的付出。

猜你喜欢
建水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建水陶艺新观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徜徉于文化旅程中的建水紫陶
学校推介
传承与创新:千年建水紫陶
“小字本”的故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