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置问题,助力思维能力发展

2022-05-17 14:46李碧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0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能力

李碧娜

【摘要】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高阶的思维能力。本文对某一绘本阅读课例进行分析,课例中教师分别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设置问题,以问题为驱动,促使从学生回忆、理解、分析的低阶思维能力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发展,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有效设置问题;绘本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的“读”做出明确要求:一级语言技能“读”目标: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二级语言技能“读”目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它多次强调阅读的载体为“故事”,可见“故事”的重要性。英语绘本是以“故事”为载体的,可作为PEP教材的阅读材料的有力补充,将它引入课堂教学符合课标这一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所在。

一、绘本教学中设置问题与思维能力的关系

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但高阶思维不是自然发生的,思维大师杜生威指出,它是由“難题和疑问”或“一些困惑、混淆或怀疑”引发的,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有效设置问题是促使高阶思维发展的原动力。由此可见,如何提问题,提什么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有至关重要。

二、以问题驱动,培养思维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是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常使用的环节,也是教师有效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推断、关注聚合、归纳和质疑等思维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本文以张凝老师指导的某一绘本阅读课为例,探析如何在这三个环节中通过有效地设置问题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读前有效设置问题,激活背景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读前环节,教师分析学情,从学生日常生活、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图式。教师设置的问题还要具有悬念性,这样会产生信息沟,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设计意图]巧妙呈现本课主题的同时,激发学生好奇心、活跃思维。

(二)读中有效设置问题,掌握语言知识,培养理解、运用、分析思维能力

1.第一次阅读,观察封面、读标题、推测故事,培养推断、分析思维能力

绘本的封面和标题浓缩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故事大意。教师让学生观察封面及标题,并设置“Where、who、what、 when、why”等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推测绘本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有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主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阅读期待,培养学生分析、推断思维能力。

2.第二次阅读,图片浏览,培养观察、推测、分析和选择的思维能力

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比普通的故事书多了图片,它对故事内容有很强的探究示意功能,教师利用此特点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观察图片,寻找细节信息并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计意图] 学生带着问题浏览图片,并描述图片内容、推测故事内容,以此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和预测能力。

3.第三次阅读,分层研读文本,培养辨别、聚合、归纳和质疑思维能力

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抓住文本的主线设置问题,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多次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大意,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read for details技巧,同时完成文本深层意义理解的学习。

(三)阅读后环节,深度挖掘文本,有效设置问题,培养聚合、归纳、质疑和创新思维能力

1.巧用思维导图,发展聚合、归纳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学生不应只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面,更要对文本信息加以分析、归纳和提炼,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板书思维导图(story map)提炼了故事的主旨,为学生复述搭建了语言支架,培养了学生的聚合、归纳的思维。

[设计意图]利用story map梳理故事脉络,提升学生总结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并复述故事,使语言点的运用落实在篇章之中。

2.深挖绘本内涵,发展辨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深挖绘本内涵,推进学生对故事的深层理解。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评判,并在解答中锻炼辨析和创新的思维的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细读标题、预测故事、图片浏览、默读故事,解答问题、提取信息、复述故事,分析评价人物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核心语言,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推断、关注、聚合、归纳和质疑等低阶思维行为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行为活动。

三、有效设置问题,助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问题要深入浅出分析教材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问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去设置,教师需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图片和文本内容,深入分析学情,以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置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以达成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

(二)设置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原则

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和层次性,读前设置的应是比较简单、客观存在问题,学生细致观看封面就很容易得到答案。而读后环节设置的应是主观性问题,学生需要集合小组成员的见解,并进行分析、判断,生成自己的主观意见,发表个人的讲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这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设置问题遵循启发性原则

要使设置的问题遵循启发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设置的问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②设置的问题要具有逻辑性。

③设置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具有图片这一直观视觉的特点,充分运用思维能力发展的特性,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习得语言和发展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绘本的内涵和中心思想,保证设置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以求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及创新性,从而达到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晓堂.英语对外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学外语教育学,2015(9):12-17

[3]王帅. 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1(9):31-34.

(特约编辑:罗良英)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