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润英 李佳 袁茜 平慧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女性生殖异常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女性生殖异常的重要因素,从而引起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等不良后果[1,2]。此外,相关资料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性激素分泌紊乱及免疫性抗体产生与女性生殖异常密切相关[3,4]。本研究探讨染色体核型、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在女性生殖异常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旨在为临床生殖异常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女性生殖异常患者423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1.91±4.98)岁;其中包括原发不孕248例,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175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女性1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05±5.00)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结婚>2年,配偶生育功能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未孕;②自然流产、死胎、畸形胎等不良孕产史者;③患者均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切除患者;③免疫缺陷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2 ml,肝素抗凝,取0.5 ml置于淋巴细胞培养基中37℃培养72 h。常规制片,G显带染色。采用染色体分析仪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每个患者至少分析5个核型,计数至少20个核型。存在嵌合体和异常核型者增加计数和分析。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 2016)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命名。
1.3.2 性激素: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80℃保存。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
1.3.3 免疫性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
2.1 2组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 对照组伴有染色体异常1例,检出率为0.67%(1/150),观察组伴有染色体异常16例,检出率为3.78%(16/423),观察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病因分为原发不孕组248例和不良孕产史组175例,其中原发不孕组伴有染色体异常10例,检出率为4.03%(10/248),不良孕产史组伴有染色体异常6例,检出率为3.43%(6/17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 例(%)
2.2 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观察组1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其中相互易位4例,罗氏易位2例,倒位3例;染色体数量异常7例,其中数量增加2例,嵌合体4例,性反转1例。见表2。
表2 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n=16
2.3 不同病因生殖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发不孕组10例伴有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染色体数量异常3例,性反转1例,临床表现均为原发不孕;不良孕产史组6例伴有染色体异常,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染色体数量异常3例,临床表现为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见表3。
表3 不同病因生殖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例
2.4 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FSH、LH、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2.5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正常、染色体异常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FSH、LH、P水平显著高于染色体正常者,E2水平显著低于染色体正常者(P<0.05)。见表5。
表5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正常、染色体异常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2.6 2组患者免疫性抗体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EMAb、AsAb、Ao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免疫性抗体阳性率比较 例(%)
2.7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正常、染色体异常者免疫性抗体阳性率比较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EMAb、AsAb、AoAb阳性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正常、染色体异常者免疫性抗体阳性率比较 例(%)
女性生殖异常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解剖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探索女性生殖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对于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的重要原因[5,6]。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临床筛查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伴有染色体异常1例,检出率为0.67%(1/150),观察组伴有染色体异常16例,检出率为3.78%(16/423),观察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女性生殖异常的重要原因。
染色体异常分为结构异常和数量异常,其中结构异常较多见[7,8]。本研究中,观察组1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和染色体数量异常及其嵌合体6例,提示女性生殖异常患者常伴有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量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易位、倒位、缺失等类型,其中易位、倒位是女性生殖异常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与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不良生育等关系密切[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其中相互易位4例,罗氏易位2例,倒位3例。另外,原发不孕组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临床表现均为原发不孕;不良孕产史组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临床表现为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提示染色体易位、倒位是造成原发不孕、不良孕产的高危因素。染色体数量异常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数量异常,常导致胚胎停育、畸形胎等发生。本研究检出1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染色体数量异常及其嵌合体6例,其中45,X及其嵌合体为主要类型,患者以身材矮小、闭经、卵巢发育异常,内分泌失调为主要临床特征。另外,原发不孕组染色体数量异常3例,临床表现均为原发不孕;不良孕产史组染色体数量异常3例,临床表现为自然流产、胚胎停育、畸形胎。
研究表明,内分泌紊乱是不孕不育的重要致病因素,对女性生殖产生重要影响[10,11]。生理情况下,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和卵子发育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若此通路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造成性激素分泌紊乱及女性生殖异常。检测性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内分泌功能及临床诊断不孕不育的可靠指标[12]。FSH、LH是垂体分泌的性激素,二者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并调控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13]。P、E2是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在维持妊娠及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4]。另外,免疫功能失调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中免疫性抗体产生是女性生殖异常的重要诱因[15,16]。EMAb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影响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从而造成不孕不育[17]。AsAb能够与精子表面抗原结合,减弱精子活性,严重影响女性受孕能力[18]。AoAb是一种抗卵巢抗体,可诱发月经紊乱和卵巢早衰,影响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19]。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FSH、LH、P水平及EMAb、AsAb、Ao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殖异常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FSH、LH、P水平及EMAb、AsAb、AoAb阳性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正常者,E2水平显著低于染色体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生殖异常患者存在性激素分泌紊乱和免疫性抗体高表达,且染色体异常促进性激素分泌紊乱和免疫性抗体高表达。
综上所述,女性生殖异常患者多伴有染色体核型、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异常,是造成女性不孕和不良孕产的重要原因。因此,联合检测染色体核型、性激素及免疫性抗体对于女性生殖异常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