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022-05-16 23:41李梦丹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李梦丹

摘 要: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它给予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巨大问题。新课改后,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小学课程当中,将环境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生的参与上,因此,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小学阶段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环境教育。本文通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关系,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两方面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的摇篮,它给予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致使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巨大问题。人类承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只有從思想和行动上转变人们对待环境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环境的行为。而小学正是学生形成价值观和履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新课改后,更是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小学课程当中,将环境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生的参与上,因此,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小学阶段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环境教育。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

美国的《环境教育法》(1970年)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使学生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认为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根据这一界定,环境教育就是要影响学生对周围环境产生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活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只有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规范保护环境的行为,最终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将保护环境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方面

小学语文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就囊括环境教育的内容,语文课文中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措施等内容。让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中了解到周围的环境问题,借助语文课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能让学生对被破坏的环境中的动植物、森林、土地、水资源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思想上熏陶学生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方面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中提到:学生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能够让小学生的环境思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适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形成环保意识[1],并且能够探索和发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自身素质促进环境教育

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只有主导者的方向和目标正确,那么学生才能朝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进行探索。因此,要求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环保相关政策法规,多阅读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多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把握好环境教育的方向,增强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实时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环境污染的情况,产生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另外,教师在生活中要时刻树立起榜样作用,在工作中,教学中以身作则,做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这样,学生就能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获得保护环境的情感价值观和方法措施。

2、提高挖掘语文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的能力

教师要提升研读教材的能力,分析教材的深层含义,寻找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素材,将环境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十二册中,每一册都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第四册中,第一单元的课文《村居》《咏柳》《找春天》,都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通过让学生对美景的感知,引导他们要珍惜不破坏这样的美好风景,调动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邓小平爷爷86岁高龄,亲手种树,教学中应凸显榜样力量,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第三单元《神州谣》一课描写了祖国山川壮美之景,其中黄河奔腾不息、长江水势浩大、长城蜿蜒连绵、珠峰高耸入云颇具代表,使学生见识壮丽山川的神奇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教师应该找准切入点,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产生想要保护祖国壮丽的山河的想法,并思考保护它们的方法,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二)在语文教学中促进环境教育

1、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才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教师可以在教授保护环境的相关语文课文中穿插保护环境的故事、人物、歌曲等,调动学生保护环境情绪,体会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深化保护环境的情感。

2、教学中教师拟定和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主题,然后通过习作、朗诵比赛、辩论会的方式让学生想保护环境的情感得以抒发,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保护环境的方法。

3、对于小学生来说,图片比文字更加直观。在语文课本中,出现大量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经过编写者的精心筛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品味插图,通过观看美丽插图,体会大自然带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引发出要保护美的想法;观看沉重的插图,体会遭到人类破坏后千疮百孔的环境,引发学生反思人们不文明的行为,产生保护环境的冲动,改正自身所出现的不文明行为。

4、通过语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行动力,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如可以创设多样的环保活动主题,比如节约用水主题,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梳理节水小窍门、编写公益广告、知识问答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节水意识,还在课后布置节水实践活动,记录家庭上月用水量,当月用水量,评比出节水能手,分享节水心得。

总之,环境关乎世世代代人类的生存,语文教师更应该投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把语文教育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从教育中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赖芳庆 .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究 [J]. 现代阅读,2013. (01) .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