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22-05-15 23:57:28张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张丹

摘要:小学语文课作为一种语言类教学,可以对学生发挥良好的课堂教育,同时把德育课程渗透到小学语文课程中也是十分方便的,不仅可以推动小学语文课程的变革,而且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对学生的性格发展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入手,并运用各种方法加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但语文老师要有坚实的基本功、坚强的教学责任心与崇高的德育情操,即使进行德育课程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同时又是小学教育中较为关键的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逐渐融入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仅仅对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程中,通过渗透式德育教育,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慢慢地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基本道德素质,推动小学语文课程发展。

一、德育的具体含义

所谓的德育培养就是人在的品质,它是指学生经过文化教育,逐步产生合理的德育认知意识和优秀的素质,在实际生活中显示出优秀的个性与品质。总而言之,正是经过文化教育,使学生逐步变成真正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德育渗透是指老师按照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营造相应的德育气氛,诱导学生实现德育的思维、行为和观念。也就是说,老师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培养,而学生会就不自觉性地接受德育感染的因素,进而产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与语文的关系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老师除教授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利用适当的手段,把道德思想融入日常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由于小学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掌握表达的关键时期,把道德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课教育之中,才能促进小学生自幼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观念。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厚而优美的文化底蕴,老师在课堂过程中要加以传播,使小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世界先进文明的精华。受此熏陶之后就以很好的促进德育,进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和语文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道德修养,对于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有着关键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现状

1.应试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考试为目标进行学习。尽管道德教育已被纳入教育范畴,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教师与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应试”的状况下,学生的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没有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这种做法对学生是不公正的,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2.德育只是渗透在表面

许多教师也尽可能地把道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但实践中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好比浇一棵树,只是湿润了表层的泥土,而下面的泥土,却无法吸收水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德育重视起来。

3.德育要结合教材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语文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来加以渗透。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工作者层层筛选而成,每种教材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课堂教学中也是这样,要让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道德教育是要体现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反映到实际生活中,用一段很长的时间来"感染"。要注意从自语文课本和教材中去渗透德育教育。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注重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

从教学的实质而言,老师在实际上所担当的角色,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为文化知识的传播提供辅助。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品质,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和优秀品格的形成,老师们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坚持进行言传身教,以自己先进的思想职业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化教学,从多种视角入手实施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和谐气氛的营造,对小学语文课教育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老师们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课活动,并利用教师之间积极交流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正面影响,促进学生自觉而积极地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就可以提供优越的教学条件,从而提高德育的整体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应该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开阔的胸怀和优秀的素养来开展教学,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加强学生对语文课学术魅力的认识,从而激起其对语文知识的探求欲。

2.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是自小培育学生有爱的心理情感,培育对祖国真诚的感情,比如在《纸船和风筝》课,故事中讲的是老鼠与小熊之间的爱情故事,老鼠住在山巅,而小熊则住在脚下,山间的小河往下流淌,正巧水流到了小熊的家门前,于是老鼠折纸船祈福,而小熊则在风筝写上祝愿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小熊与老鼠相互关怀爱护,在这和平的世间里幸福地生存着,也正是因为小熊与老鼠都是有爱的朋友,表现了他们具有团结友善的奉献精神,才使自然界呈现出快的美好,也可以说这是相互爱护的美德。

3.开拓视野,启发想象

老师要在课堂教学当中,特别注意并着重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设想力,让学生在幻想中体悟道理,从而得到更多的审美经验。在《穷人》这一课时,老师启迪学生设想桑娜在抱养西蒙孩子之后的艰苦人生情境,并以此使他们更加感受她心地善良的崇高思想境界,从而激發学生对美的向往。

4.注重教学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出发,教师评价系统应该把德育课程的功能发挥开来,在具体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更多样化的方式。采用客观科学的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功效,通过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观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加以指导。此外,可以通过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学生的潜在才能,认识学生对待各种事情的正确态度,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其所面临的实际状况也不同,所以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之后,才可以提高小学德育的成功开展。

结语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既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效果、语文素质等的提高,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思想等的建立,对其情操加以熏陶,以对学生的全方位蓬勃发展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娜.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11):27-28.

[2]包艳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60-61.C1D07F86-5081-46E3-9087-D860B7D909FA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