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不断提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迅猛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经济结构的急剧调整,因此对掌握前沿科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就业形式下我国高等教育就必须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以上思路,以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校企合作项目——腾讯云互联网学院为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发展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优化路径
前言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探索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成立腾讯云互联网学院。腾讯云互联网学院旨在依托校企双方师资团队、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目的是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制约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发展的关键因素
1.1政策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职业教育法》,能让高校看到国家与政府对支持校企合作的精神和决心,但事实上,在践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关我国校企合作的相关文件的配套政策制度和法规仍然有待完善,这显著体现在,用于调动高校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具备实际操作可能性的法规细则并不完备,多数法规和相关政策均显粗略,缺乏号召性,也缺乏有效抓手及明确规定。政策制度不健全给腾讯云互联网学院这一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发展带来困难。
1.2高校内部的不利因素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并未设立专门对口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机构,校企合作教育依旧是停留在分院层面开展;人员安排也过于精简,均为分院的领导与分院部分教职工兼任,这些工作人员一方面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校企合作理论培训和教育管理培训,另一方面因为是兼任,故均在紧张的本职工作之余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理腾讯云互联网学院的诸多事宜,工作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有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某些问题因为上述因素无法及时与企业进行对接,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共建实训基地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运行上,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也没有办法保障。显然,没有专门的校内组织机构负责校企合作日常运营对腾讯云互联网学院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德国代根多夫大学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
2.1完备的政策法律体系与政府的高度支持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德国政府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工作,《职业教育法》、《职业学院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一方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另一方面也让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应尽的义务,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全世界的企业都以效益为最终目的,德国的企业也不例外,但因为有德国政府的高度支持,企业可以在校企合作中不止减免人力资源的成本,也可以节约大量的研发经费。比如巴伐利亚州政府出资帮助代根多夫大学建立六个技术园區,这些项目承载的技术与当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相符,这样一来,与代根多夫大学有校企合作的企业便可以通过技术园区里的实验室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型高校为其提供了科研人员与先进设备,所以企业对于代根多夫大学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2.2高校内完备的校企合作管控机构
在代根多夫大学内,存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工作,主要职责涵盖: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教材编制等服务,对与企业共同建立的实训基地进行规划与维护;负责宣传工作,不断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推广;与企业开展科研与技术交流,拓展合作项目宽度与深度;负责校企合作运行情况的跟踪调研,制定工作计划,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负责校企合作校内教学质量测评,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等。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提高了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推动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优化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发展路径的建议
3.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法规和政策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校企合作在法律建设层面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现阶段我国还有一些地区也颁布了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比如深圳、厦门等,但是这些政策制度只是初步的尝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倘若校企合作不能够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规范化的法律制度,那么就很难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项目。所以,想要突破瓶颈,我国政府需要尽快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借助立法的形式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企业组织和学校的责任进行明确,从政策上和法律法规上给予校企合作支持,从而促进校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3.2高校架构细化管理机构
为了打破当下现状,我们可以从国外代根多夫大学的校企合作案例中取经,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管控体系。高校内部应设立专门的统筹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宏观调控与工作指导;成立绩效评估部门负责校企合作的工作考核与评价;成立由行业高端人才、业内知名学者等组成的合作咨询部门负责答疑解惑等等,再对各机构之间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各部门之间互相合作、相辅相成,最终架构出一个细化的集管理、评估、检查、咨询等等在内的管理体系,并且要明确分工,从而保障校企合作有序化、规范化地开展下去。
4.结语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校企合作项目——腾讯云互联网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其在校企合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其校企合作发展路径的建议,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郭晓川.合作技术创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理论和实证[M].经济管理,2001.
基金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优化路径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科研项目(院级)KY2021Q06。
作者简介:郑丹洁,女(1988.4——),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