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片与吲达帕胺联用致严重低钾血症1例分析

2022-05-14 10:24陆雅婷惠灿灿何健乐袁金金邓大同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甘草片帕胺吲达

王 林 陆雅婷 惠灿灿 何健乐 袁金金 邓大同

甘草是中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在方剂中应用极为广泛,也在西医药理中发挥重要作用[1]。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肝炎、胃溃疡、艾滋病、皮肤病等疾病,其不良反应以“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表现出来的高血压、低血钾、浮肿和水肿最为多见[2]。吲达帕胺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降压效果可靠,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且降压平稳,为轻、中度高血压比较理想的药物。临床实践表明,长期或过量服用吲达帕胺,可能会引发低钾血症[3],且在治疗高龄患者时,低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4]。甘草与吲达帕胺均可导致低钾血症,两者联用更易引起[5]。目前相关病例报道较少。本文介绍1例因长期服用甘草片和吲达帕胺致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并通过相关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加以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2岁,以“双下肢无力4天”于2021年4月5日入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无力,当地医院诊断为低钾血症,查血钾1.79 mmol/L,予补钾治疗后复查血钾2.11 mmol/L,双下肢无力症状未明显好转,2021年4月5日入我院急诊门诊:电解质提示血钾2.42 mmol/L、血钠132.0 mmol/L、血氯92.2 mmol/L,肝功能提示AST 280U/L、ALT 86 U/L,肌酶提示肌酸激酶991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94 U/L,急诊治疗后转入内分泌科。既往有慢性肠炎病史30余年,服用泻立停;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口服甘草片化痰;高血压病史7年余,口服吲达帕胺(2.5 mg)1片/d,后自行改为3片/d,血压控制不详。入院查体:血压148/71 mmHg;精神欠佳;双下肢肌力下降,均为3级;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1.2 生化检查结果 4月6日脑钠肽528 pg/mL;尿隐血3+、尿葡萄糖3+;肾酸化功能正常;8am皮质醇、ACTH正常;尿香草苦杏仁酸测定阴性;空腹血糖5.34 mmol/L。4月7日糖基化血红蛋白5.30%。4月8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卧立位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记物、性激素六项、粪便常规及隐血、ANCA未见明显异常。其余结果见表1、表2。

表1 生化检查情况分析

表2 生化检查情况分析

1.3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双肺肺炎;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与双肾动脉硬化;肾上腺CT平扫+增强提示右肾上腺结合部结节状增粗。

1.4 诊断情况 该患者诊断为低钾血症、横纹肌溶解症、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慢性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胆囊结石、双肾动脉硬化。低钾血症病因分析:患者平日饮食正常,无摄入钾不足,无呕吐、腹泻,排除胃肠失钾;血ACTH及皮质醇基础值正常,无满月脸、水牛背等表现,暂排除库欣综合征;肾酸化功能、风湿免疫相关指标正常,排除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低钾;4月12日血钾正常后,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检测,卧立位水平正常,节律存在,ARR比值(血醛固酮浓度/肾素浓度)为27.71(参考范围0-38),故不考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服用甘草与吲达帕胺,且自行加大吲达帕胺服用量,考虑为药物引起的低钾血症。

1.5 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低钾血症进行治疗,停用甘草片与吲达帕胺片,根据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于4月9日使用缬沙坦(80 mg/次,1次/d)降压,同时给予静脉和口服补钾,4月5日静脉滴注氯化钾4.5 g,口服氯化钾缓释片(0.5 g/次)3次;4月6日静脉滴注氯化钾3.0g,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 g/次)3次,口服10%氯化钾溶液(20 mL/次)2次;4月7日静脉滴注氯化钾1.5 g,口服10%氯化钾溶液(10 mL/次)3次;4月8日-12日口服10%氯化钾溶液(20 mL/次)3次/d;4月13日血钾、心肌酶逐渐恢复至参考范围,查24 h尿电解质、24 h尿生化正常,双下肢肌力尚可,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氯化钾缓释片(0.5 g/次)3次/d,1周后门诊复查血钾及心肌酶谱均在参考范围内。

2 讨 论

老年药源性低钾血症易被误诊及忽略,导致遗误[6]。既往关于甘草导致低钾血症的病例,国内外屡有报道[7-8],甘草酸在体内经葡萄糖醛酸酶水解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发挥药理作用,其导致低钾血症的机制: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皮质酮相似,可模拟醛固酮发挥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9];甘草次酸能抑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活性,阻止氢化可的松转化为无活性的11位氧化代谢产物,从而增加血中氢化可的松的水平,而氢化可的松与醛固酮的作用类似,可与肾脏内的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盐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影响水盐代谢[10]。

国外曾有报道[11],甘草药物更易在高血压和盐敏感个体中引起血压增高,因为这些人群体内存在对甘草次酸和甘草酸抑制更为敏感的11β-HSD,可能因食用甘草而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对于老人、女性等使用少量甘草会产生高血压、低血钾,主要因为甘草中间产物3-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3MGA)在敏感者体内水平升高,尤其是肝脏功能代谢能力下降人群[12],而3MGA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抑制2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2),造成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2岁,高血压病史7年,属于甘草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人群。

吲达帕胺使用后引起血电解质紊乱,临床上也有较多报道[13-15],吲达帕胺在肾脏的作用部位与氢氯噻嗪相似,作用于肾集合管,影响钠钾离子交换,并增加肾远曲小管对钾离子的分泌,从而钾离子排除增加;同时吲达帕胺对碳酸酐酶还有轻度抑制作用,使近曲小管氯化钠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排泄增加。氯化钠增加会增强远端肾单位的钠钾交换,使钾的绝对分泌量增加;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同样会促进钾离子分泌。最终导致尿中排出的钾离子增加,血中钾离子降低,造成低钾血症。吲达帕胺的一般口服剂量为一日1次,每次1.25~2.5 mg。较大剂量服用吲达帕胺(一日1次5 mg)时,降压效果无明显增强而低钾血症发生率增高[16]。患者平素口服吲达帕胺(2.5 mg)1片/d,后自行改为3片/d,小剂量的吲达帕胺几乎没有利尿作用,大剂量才有利尿作用,如若是短期服用,一般不会导致低血钾症的发生[4],但该患者高龄代谢功能退化,且长期大量服用,药物储积在体内,使其利尿作用加强,排K+增多,出现低钾现象。

一项对360例患者联用甘草和其他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糖尿病药物等)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的低钾血症可以由甘草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17]。本病例报道的患者因联用甘草片与吲达帕胺,增加了低钾血症的风险,这提示对于那些联用甘草和西药的老年人,要重视定期随访血电解质。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联用甘草和吲达帕胺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高龄及长疗程用药的患者,应密切关注患者血钾水平,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猜你喜欢
甘草片帕胺吲达
长期服用复方甘草片致低血钾症1例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心血管病患别吃甘草片
久服甘草片当心低血钾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复方甘草片临床合理应用及剂型改良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