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气管套管帽的临床应用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思考

2022-05-14 10:24张晓艳徐婷婷倪克玉丁金霞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防尘基座腔体

张晓艳 徐婷婷 倪克玉 陈 晨 丁金霞 杜 华

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治传染病疫情传播的三大原则[1]。临床常见的气管切开、气管造瘘术后长期带管的患者通过佩戴气管套管确保气道通畅,并非完全经口鼻呼吸,佩戴口罩对于这类患者无法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为解决带管出院患者需面临的空气净化、湿化、尘土、异物等易引发呼吸道堵塞、呼吸道感染因素[2-3],作者通过自制防尘湿化帽对气管造瘘术后长期带管患者进行临床应用[4],相对简单的措施可大大减少飞沫喷溅并保护健康人群;有效解决呼吸道湿化、堵塞问题,降低了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但所使用的双层无菌纱布过滤及防护效果远低于医用外科口罩,无法保障该类患者在外出、就诊过程中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和传播风险问题[6-7]。

由于气管切开、造瘘患者的呼吸道失去了完整性,呼吸道的防护能力下降,气管套管外口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痰液也容易通过气管套管口发生喷溅,而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方式传播,以飞沫、雾化分泌物传播方式为主[8],所以,此类患者在日常生活、就诊过程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及传播概率就增加了,这是气管切开和造瘘术后带管患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他们佩戴的气管套管帽进行改良和功能提升,使之具备“医用口罩”防护功能。

1 气管套管防尘湿化帽的改良及其前后功能评述

自制防尘湿化帽是在对患者个体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理念的基础上研发的,具有取材简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该装置能够起到湿化气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喷溅污染衣物和环境;同时还能够防止粉尘、飞沫、昆虫等异物被吸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良的防尘湿化帽改良部分是在原有材料、方法和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与改良,此改良成果已取得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2177717.4)。

1.1 改良后的防尘湿化帽的装置结构分析 装置结构包括基座、一次性网布和盖体,盖体和基座上均开有呼吸通道,盖体与基座可拆卸连接,一次性网布放置于基座顶端并通过盖体与基座连接后压合固定,固定后一次性网布拦截于盖体和基座的呼吸通道之间。从图1(a)中可以看出,盖体3和基座1的中间掏空形成有呼吸通道4,用于空气流通;基座1和盖体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一次性网布2放置于基座1顶端并通过盖体3与基座1连接后压合固定,固定后一次性网布2拦截于盖体3和基座1的呼吸通道4之间;基座1的侧边连接有弹性绳连接孔5,用于防尘湿化帽的固定,弹性绳可套在患者脖子上,便于将防尘湿化帽稳定的罩在造口处;盖体3和基座1均呈圆环形,一次性网布2呈圆形,且在一次性网布2的外圈边缘包裹有环体6,环体6可以采用塑料或者其他材质,一次性网布2通过环体6放置在基座1的顶端。基座1的顶端开有环槽7,用于放置并卡住环体6。环体6和一次性网布2均为一次性使用,环体6起到支撑一次性网布2的作用,并且环体6被环槽7卡住,可有效防止一次性网布2在使用过程中被误吸。基座1的内部开有用于存水的环形腔体8,环形腔体8的容积在3~5 mL,环形腔体8内放置有若干根吸水棉绳9,所有吸水棉绳9从环形腔体8顶部延伸至环槽7内,利用虹吸的原理,吸水棉绳9将环形腔体8内的水吸引至环槽7内并由一次性网布2接触扩散,水扩散至一次性网布2的网面后,空气透过时,起到湿化空气的作用,环形腔体8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用于装水,且在环形腔体8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底片10,密封底片10上设有螺纹座11,密封底片10通过螺纹座11与基座1螺纹连接,螺纹座11内设有密封圈12,用于增加密封性。

图1 改良的防尘湿化帽

1.2 改良后的防尘湿化帽的材质分析 基座1、盖体3、环体6、密封底片10可以由塑料制成,也可由其他轻质合成材料制成,满足卫生、耐用的要求即可;在基座1和盖体3的表面涂有抗菌涂层,例如载银纳米二氧化硅抗菌涂层,因为纳米二氧化硅本身具有极强的表面活性,其能作为载体吸附金属抗菌离子,而银离子对致病细菌具有强烈的灭杀效果,当载银量为1%~2%时,即可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除率达到100%,且对人体无害。另外,一次性网布2采用无菌、吸水性好的材质,例如医用的脱脂无菌纱布,材料成本低,吸水性较好,有助于促进湿化[8],疫情防控期间可采用医用外科口罩本体材料修剪后覆盖于一次性网布上,达到对病毒的阻隔作用。图1(b)是通过3D打印技术采用树脂材料打印出来的改良的防尘湿化帽实物,实物轻巧且方便佩戴;图1(c)为改良的防尘湿化帽佩戴在患者身上,通过小范围的使用,患者反映在呼吸道湿化度、咳嗽次数、吸入异物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 临床实验资料分析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医院肿瘤放疗科治疗的喉癌术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与观察。采用序贯随机法抽取两组患者共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改良防尘湿化帽组)和对照组23例(普通防尘帽组)。两组在年龄、病情及治疗等方面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纳入标准:无须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后佩戴气管套管的住院患者;符合喉癌诊断学依据。②排除标准:气管切开后当日出血量>5 mL/h者;意识障碍或昏迷患者;患者住院期间佩戴防尘湿化帽小于14 d;达到防尘湿化帽脱落标准(防尘湿化帽脱离佩戴位置时间>12 h/d)。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 患者佩戴普通防尘湿化帽,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均翻身叩背每2 h一次;均根据医嘱行雾化及抗生素治疗;均根据肺部听诊结果进行吸痰;防尘帽无菌纱布均定时更换。无菌纱布Tid进行更换,如遇破损、污染、渗液及分泌物多时予以更换;并根据患者痰液量和黏稠程度及时进行湿化(操作方法详见参考文献[4])。

2.2.2 观察组 患者佩戴改良防尘湿化帽,包括均翻身叩背每2 h一次;均根据医嘱行雾化及抗生素治疗;均根据肺部听诊结果进行吸痰;防尘帽无菌纱布均定时更换。另外无菌纱布及其医用外科口罩本体过滤材料Tid进行更换,如遇破损、污染、渗液及分泌物多时予以更换;在防尘帽环形腔体内加入3~5 mL灭菌注射用水,再置入吸水棉绳,若储水量<1 mL及时加水。

2.3 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患者14天,记录其呼吸道湿化度、日均咳嗽、吸入异物次数及术后感染情况。观察记录和观察指标在患者自主自愿的基础上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时间安排在患者当日治疗、护理活动全部结束后。每次访谈时间25~35 min,共完成44例气管切开手术患者术后调查,调查内容和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者呼吸道湿化度、咳嗽次数(日均)、吸入异物次数、术后感染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湿化度优于对照组,其日均咳嗽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吸入异物和术后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果提示装置中的吸水棉绳起到了较好的湿化作用以及纱布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离作用。

表1 两组患者调查情况比较(例)

4 讨 论

4.1 改良的防尘湿化帽应用效果长期带气管套管的患者,气道湿化尤为重要,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通过对使用改良的防尘湿化帽患者调查结果发现,使用改良后的防尘湿化帽后,可以确保患者气道通畅,减少分泌物,降低上呼吸道阻塞和复发性。对使用改良的防尘湿化帽的患者调查总结如下:①患者装置在颈部束缚感较小,同时能够减轻患者对内套管意外滑脱的担忧;患者对内套管痰痂堵塞和气道黏膜干燥出血的担忧减少。同时,结合患者家属调查发现,使用改良后的防尘湿化帽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喷溅作用,使用较为方便。②患者呼吸道湿化感觉较好,咳嗽、咳痰次数明显减少;明显能够感觉患者咳嗽减轻与减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心里负担;居家护理过程中,不用担心纱布掉落,装置清洗更换也非常方便。③通过加用医用外科口罩本体材料加强防护,减轻了患者及家属对被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担忧,患者就诊和外出活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及家属感染和传播风险。

4.2 改良的防尘湿化帽的适用人群分析 改良的防尘湿化帽适合所有气管造瘘、气管切开术后带有气管套管的患者,更适用于长期或终身带管患者的居家护理应用,从而有效预防尘土、异物、飞虫误吸,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同时还能起到湿化空气的作用,避免气管黏膜及肺黏膜表面干燥;此外,该防尘湿化帽成本低廉、干净卫生、使用更换方便、对皮肤无刺激、佩戴稳妥且不增加身体束缚感等优点。当前COVID-19疫情在全球传播的形式仍然十分严峻,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反弹趋势,有关专家认为,全球只要仍有疫源存在,如未治愈的确诊病例、感染者,特别是尚未被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就存在着疫情继续传播的风险。因此,此类患者佩戴改良的防尘湿化帽很有必要。我们倡导并实施对患者佩戴气管套管防尘帽的改良,为易感人群中此类带管生活的患者群体增添一项有效且容易实施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防尘基座腔体
基于NXnastran的异步电动机基座有限元强度分析
高铁复杂腔体铸造数值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铁制动系统复杂腔体铸造成形数值模拟
心脏固定器基座注射模设计
超大型FPSO火炬塔及船体基座设计
防尘记
橡胶挤出装置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防尘圈的改进设计
开孔金属腔体场强增强效应分析
动基座下DGCMG框架伺服系统干扰补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