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学习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俨然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抽象的地理知识以更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有助于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地理高效教学展开策略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1-0139-04
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融合,让教师的教学手段有了更多选择,尤其是知识呈现与讲解方面,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纯口述+板书”的模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学习能力提升。而地理学科作为一门讲述自然与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其知识结构与其他学科有着巨大差别,对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初中地理教学,能够以图文、影像形式呈现与讲解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地理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助力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实效。为了有效把握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活动的创新推动契机,则要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手段予以合理应用,采取相关教学策略,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一、 利用电子白板,优化地图教学
地理学科很多时候需要地图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与真实地理区域的联系。在众多信息技术手段中,电子白板有着诸多实用功能,有助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的优化。因此,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对地图进行讲解,发挥出电子白板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图形编辑、内容更新与恢复等功能对地图中的重要信息进行讲解,通过优化地图教学,助力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从而增强其读图、识图的能力。
比如,在讲解“世界的气候”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理解不同气候类型,教师便可利用电子白板对亚洲、欧洲等地区的气候图进行讲解,助力学生建构起地理区域与气候类型的联系。以“亚洲气候图”举例,教师可使用电子白板中的绘图工具,将气候类型各异的地理区域用不同颜色标记出来,比如用黄色标记温带大陆性气候、用红色标记热带季风气候。此外,教师还可运用电子白板中的图形缩放功能,对气候图进行放大、缩小操作,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细化;还可运用搜索功能,通过互联网找到最新的气候变化图、卫星云图,与学生一起分析近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二、 借助信息设备,优化实验演示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一视同仁,以此作为基本准则指导教学活动。地理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对地理知识进行认识与巩固,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地理现象观察能力与地理规律探索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由于许多地理实验操作并不完全具备条件,所以教师可借助信息设备,为学生呈现出地理实验的一系列动态演示,发挥信息设备形象直观的优势,让学生对地理实验的操作一目了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地理实验情境。如此一来,教师能够有机结合理论与实验教学,切实提升地理课堂实效。
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土地资源”相关知识点时,教师的教学安排应该是先向学生讲授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情况及规律等理论知识,随后通过地理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以“水土流失”问题举例,教师应当借助信息设备为学生演示“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验,或者播放名师实验视频,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制作斜坡装置、草皮等物品,模拟在不同植被覆盖率的土地上被雨水冲刷的真实情况,从而强化学生对水土保持的认知,认识到滥砍滥伐行为会加剧水土流失,进而从小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信念。
三、 参考电子课件,提供讲解机会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转变角色尝试自主“教学”,让学生在知识讲解中实现温故知新。在过去的初中地理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对自主讲解心存畏惧,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所要讲的内容理解不深,所以在讲解时自信心不足。而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教师可用信息设备为学生提供自主讲解机会,参考电子课件对地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讲解,助力学生突破自我,通过教学角色的转变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由于许多地理知识有着抽象性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特点,如果教师所使用的语言过于烦琐,势必会降低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会加大学生理解难度。初中阶段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经验不足等,所以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容易表现出难以深刻理解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辅助性资料,使用动态化的演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在讲述重点与难点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时,会讲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征,对这一部分知识教師可尝试让学生自主讲解,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纬度、海陆、相邻等位置以及地形特点”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举例,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同桌组成学习小组,由一名学生向全班学生讲述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平原、山脉等地理知识点,而另一名学生则跟随授课进度控制信息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相应内容的电子课件,比如在学生讲到“长白山脉”时,另一名同桌则要在课件中找到关于“长白山脉”的信息,在地图上标记出具体位置,从而提升自主讲解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再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时,需要学生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如果在教学中直接使用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讲述知识点,很容易让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等问题,对地理现象发生的内在机制等认识不足,不能产生永久性记忆。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过程,明确地理现象发生原因,就可以使用电子课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依靠电子课件直观性、动态化的特点,以此来提升教学生动性。如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专门的演示动画,要求学生观察资料中的内容,真实理解地球的运动过程。在演示电子课件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与难点知识,将静态化的知识点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 应用微课教学,打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即是将“教”与“学”的过程倒转,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通过将简单知识让学生自学,复杂知识在课堂上共同探究解决,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在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的年代,学生自学时的知识获取渠道有限,所以会影响翻转课堂的实施,而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学生可在线上资料的辅助下完成高效预习,尤其是微课视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翻转课堂的效率。
比如,在讲解“代表性的地区与国家”相关内容时,对“埃及”这一节的课堂教学,教师可尝试通过翻转课堂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先将该节课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并且在微课的辅助下提高其自学实效。而到了课堂导学阶段,教师也可用记录埃及人生活的相关微课素材进行导入,通过视频的方式更能展现埃及的国家风貌,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吸引力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有了微课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更高,构建高效课堂也就变得更加容易。
五、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考察环节,更是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同样可利用信息技术,跳脱出问答、试卷测验的局限,以趣味性训练增强学生的体验,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讲解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相关内容后,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出一幅幅电子拼图,将各个行政区域板块打散,然后让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位学生进行一次拼图操作,循环轮流,直到完成整个中国地图的拼图。通过统计各小组完成时间,打造良性竞争氛围,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训练,让学生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其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六、 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育氛围
想要学习好地理知识,就需要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运用好信息技术,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由于地理属于文科之一,学习好地理知识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世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要学习的信息。同时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交平台,鼓励学生在平台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或是可以将地理学习内容、要求等告知学生,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升地理学习有效性。因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习惯性按照教材中的知识点讲述知识,学生思考时间、空间不足,甚至还会认为地理学习十分枯燥与乏味。但是在信息技术使用下能够提升地理教学信息化建设效果,将地理知识点与视频等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保持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也要运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将先进教育内容与课堂结合在一起,展现信息技术作用,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比如,学生在学习各大洲知识点时,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各大洲的特点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升地理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观察、探讨与理解中掌握知识点。为了提升教学的直观性,还可以将比较典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理解地理知识。
七、 使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教师开始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由于地理中存在着许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所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以直观化的方式理解地理问题,提升学以致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加之地理属于初中阶段的必修类课程之一,一些问题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教师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使用高效的教育方法向学生普及地理知识点,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推送各类视频资料,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能力与水平,及时观看视频内容,在调整学习进度的同时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述居民与聚落知识点时,需要学生掌握世界各地人口、不同国家的房屋等,所以为了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找出其中的差异性,就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不同国家的居住环境。通过视频展示,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在结束教学后则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当及时转变学习态度,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当放低教学速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理解时间,锻炼学生学习与分析能力,掌握学习方法,逐渐提升地理学习能力与素养,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在播放视频资料时还需要避免单纯讲解地理知识点,适当增加以优美的风景照、短视频等,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再如,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专业术语与知识点,如果直接要求学生通过教材理解,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确保学生能够利用资料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及时总结经验,借鉴优秀教育手段,提升地理教学效果,如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育资料,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育方法,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八、 运用信息技术,做好导入教学
导入环节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高效的导入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为后续教育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后,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同时也可以在丰富资料的展示下营造出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所以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需要做好资源挖掘工作,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新颖的题材。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在学生尚未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时就直接要求学生记忆知识点,使得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就需要从导入阶段入手,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使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并播放给学生,利用最短时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对后续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出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讲述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等内容时,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中使用区域热点新闻等来吸引学生,或是可以使用纪录片、电影视频资料等,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通过筛选适合的素材,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在播放完视频资料后,也就可以顺势引入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学习兴趣。
再如,在讲述国外地理知识时,为了提升教学导入效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视频资料,并在课堂开始阶段中为学生播放视频,并使用问题等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视频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掌握国外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点等。在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以后,就可以顺势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展示出来,并使用资料来辅助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九、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不仅能助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展开直观地图教学和地理实验演示教学、创新课堂训练形式,为学生提供知识讲解的机会。还可利用微课实施翻转课堂,通过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以及加强师生互动,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学梅.信息化环境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J].地理教学,2020(4):26-29.
[2]张利云.浅谈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4):103-104.
[3]王亚平.基于信息化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16.
[4]李庆元.信息化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3):129-130.
[5]张汉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19,8(29):107-108.
作者简介:王敏霞(1980~),女,汉族,广东佛山人,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东洲中学,初中地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