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敏
【摘要】目的:分型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参照组31例患者采纳传统护理,实验组31例患者在乙组基础上采纳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气管切开拔管、首次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6.45%)低于参照组(32.26%),实验组护理后ADL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家属满意度(96.77%)高于参照组(74.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身体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个案分析;针对性护理;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110-04
重度颅脑损伤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病,患者普遍存在呕吐、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道梗阻、昏迷等,伴有全身多系统、脏器功能紊乱、损害,容易引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2]。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但切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一直是临床高度关注的难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术后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呼吸道梗阻,痰液聚集在气道,增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故加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选定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4~58岁,平均年龄(45.71±6.24)岁;病程36~124 min,平均病程(82.62±12.04)min;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处坠落11例、击打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10分,平均评分(8.16±1.54)分;损伤类型:原发性脑干伤6例、脑挫伤1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颅内血肿8 例;体质量指数(BMI)19~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55±1.34)kg/m2。参照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45.57±6.12)岁;病程40~120 min,平均病程(82.57±12.14)min;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落12例、击打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10分,平均评分(8.19±1.51)分;损伤类型:原发性脑干伤5例、脑挫伤1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颅内血肿7例;体质量指数(BMI)20~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59±1.27)kg/m2。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②均为首次发病;③年龄≥18周岁;④病历资料齐全、完整。
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小于2周者;②处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存在药物、酒精滥用史者;⑤合并帕金森、精神分裂症者;⑥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⑦合并肺结核等疾病者;⑧合并严重营养不良、重度贫血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如下:护士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根据呼吸方式、呼吸频率等调整氧气量,及时更换药物,加强口腔护理,协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及时抽吸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判断是否出现气管食管瘘、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予以对症处理。
实验组患者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基于個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6名护士组成,组内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重度路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知识,工龄≥5年,具备丰富、良好的沟通、交流、应急处理能力。(2)根据患者住院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实际情况等,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网站查阅“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文献,以会议的方式展开讨论,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时间计划表逐一实施护理计划。(3)实施护理计划:①体位护理: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对于带呼吸机的患者,则抬高床头30°,促进静脉回流以及口腔分泌物排出,缓解脑水肿。②口腔护理:每隔5 h护理口腔1次,给予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检查有无口臭、舌苔以及口腔黏膜情况,保持口腔清洁。定期采集患者口腔以及咽部的细菌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清洗液,进而达到有效抑制口腔、咽部细菌生长、繁殖的目的。③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或弯曲,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以及质等,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护理,防止交叉感染。④皮肤护理:每隔2 h协助患者翻身1次,给予硫酸镁湿敷局部,预防静脉炎,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同时按摩下肢,改善下肢血液循环。⑤泌尿系护理: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排尿功能障碍决定是否留置导尿管,放置导尿管后对会阴部每隔6 h消毒1次,详细记录尿液的性状、量等。⑥呼吸道护理:护土定期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一切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定期在套管中滴入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确保可以充分湿化患者呼吸道黏膜,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管径的吸痰管,遵循从内而外的吸取口腔中、鼻腔中的痰液,动作轻柔、迅速,避免将气道黏膜损伤,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内,严格控制吸痰的气压,避免损伤患者气道。⑦心理护理:对于昏迷患者,通过温和的刺激帮助其苏醒,例如肢体运动刺激、触觉以及听觉刺激等。对于清醒的患者,则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述以往成功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案例,帮助其树立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另外,由于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病情没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对患者治疗的预后缺乏信心,过于担心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因此家属心理负担较重。护士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详细、耐心的与家属取得联系,向其讲解相关治疗措施的目的,让家属正确的认识患者疾病以及相关治疗手段,减轻家属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予以真诚的照顾、关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均在护理7 d后对比以下指标:①临床指标: 包括气管切开拔管、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肺部感染、气管黏膜损伤、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发生率。③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总分是100分,完全需要依赖<20分,需要较大帮助计20~40 分,需要帮助计40~60分,基本可以自理为60分,完全可以自理为100分,日常生活能力与分值呈正相关性[4]。④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无症状、体征,正常为100分,有轻微症状、体征,可以正常活动为90分,有一些症状、体征,勉强可以正常活动为80分,生活可以自理,但无法维持正常工作、生活为70分,大部分时候生活可以自理,偶尔需要他人帮助为60分,经常需要别人照料为50分,无法自理生活,特别需要帮助与照顾为4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为30分,病情危重,需要住院以及积极对症支持治疗为20分,病情危重,临近死亡为10分,死亡为0分,分值越高,说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5]。⑤家属满意度:以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家属展开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80分为很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满意)/31×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气管切开拔管、首次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發症发生率实验组(6.45%)低于参照组(32.26%),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参照组, 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5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家属满意度为96.77%,参照组满意度为74.19%,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较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6]。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普遍伴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呼吸不畅、肺部感染以及供氧不足等均会导致患者死亡[7]。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受到抑制,无法自主的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舌根后坠,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误吸等不良事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普遍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加快、肺不张、呼吸暂停等,对此类患者应及时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确保患者可以正常的呼吸。气管切开是目前临床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缓解呼吸道梗阻等症状,提高呼吸质量, 为脑等组织提供氧气,同时可以通过套管进行吸痰、雾化给药等,在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8-9]。但气管切开会破坏人体呼吸道天然的防御功能,充分的暴露气道,为细菌进入到肺部创造了条件,吸入的气体不会再经过具有温暖、湿润功能的额窦和上呼吸道感,进而导致呼吸道水分被大量吸收,分泌物增多,出现纤毛运动消失、排痰不畅、黏膜干燥等症状,增加了气道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0-11]。
传统护理模式随意性、主动性较低,具有单一、被动、局限等特点,不能针对性的处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整体控制、预防效果欠佳[12]。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从分析现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等多方面入手,将传统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激发了护士主动性、积极性,强化肺部吸痰护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了手卫生,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吸痰不及时、吸痰不干净等引发肺部感染[13-14]。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通过细化消毒隔离制度、改进吸痰装置、完善管理制度等促进排痰,改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避免病原菌吸附在呼吸道,极大的降低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安全性[15]。通过加强口腔以及呼吸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反流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通过加强切口护理,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为切口换药,及时消毒处理,可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知患者家属有关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认知度,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予以患者真诚的关系、照顾。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恢复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参照组的32.26%,实验组护理后ADL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康复,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样本容量较小、地域分布局限、研究时限较短,对结果的普遍性、有效性、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仍旧需临床扩大样本容量、增加不同地域重度颅脑损伤案例、延长研究时限,为评估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采纳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参考文献
[1]牟静,李玲,熊光,等.球囊扩张训练式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环咽肌痉挛的康复作用[J].安徽医药,2019,23(9): 1868-1871.
[2]汪涛,袁莉萍.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 39(2): 197-199.
[3]黄笑英,郭洁欣,朱小冬,等.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患者并发症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 26(2): 223-226.
[4]金薇薇,肖莹,侯俊玲,等.针对性护理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華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8): 3641-3645.
[5]郭秀俊.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 20(5): 867-868.
[6]林瑞卿,庾银彩,张丽敏.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9(4): 77-78.
[7]谢嫦嫦,王飞飞.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19(2): 143-145.
[8]李琳.综合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16(15): 2242-2244.
[9]郝彩英.探讨细节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19(6): 1008-1009.
[10]李晓霞.基于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 17(2): 145-147.
[11]王珂,张华,龚丽娜.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恢复期患者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 14(23): 60-61.
[12]郑亚东,董荔,刘咏梅,等.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对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36(4): 666-668.
[13]吴丽君,梁艳华,李华.基于个案分析的针对性服务对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37(5): 135-136, 138.
[14]院海燕,王景梅.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不适的效果[J].广西医学,2020,42(22): 3004-3007.
[15]韩桃丽,樊海燕,景咪娜.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19(20): 3646-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