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双循环的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研究*
——以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为例

2022-05-12 05:53刘宏伟张梦颖叶春森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教学计划双循环

□ 刘宏伟,郑 健,张梦颖,叶春森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截止到2021年7月,我国物流类高等教育共有可招生专业点712个,包括物流管理525个、物流工程141个、采购管理7个以及供应链管理39个[1]。自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在物流教指委评审和推荐下,教育部批准了60个物流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点49个以及物流工程专业建设点11个[2]。一流专业建设,明确提出了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一流专业建设和实现立德树人至关重要。

1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概况

安徽大学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学校物流类本科招生专业为物流管理专业,始于2003年。随后该专业在2010年、2012年、2013年先后获批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安徽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此外,2018年获批建设安徽省级教学团队[3]。基于以上专业建设基础,2019年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目前,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以管为主、以工为辅、文理交融、工商协同”的特色优势,学生先后多次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国家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连续四次获得最佳组织奖(全国高校唯一),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

2 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教学分析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等模块,《物流学》是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根据《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的核心课程,也是所有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先修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好与坏,对该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一般设置在本科二年级上学期,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初步了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通过介绍物流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已经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尝试了一定改革,实验部分完成了精品课程建设,并且正在进行安徽省省级教学示范课建设。基于以上项目支持,在课程内容深度、选择教学策略组合等方面,该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与该课程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新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创新改革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物流学实验课程建设研究》以及《多元教学方法在物流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均已公开发表。

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如下待解决问题。

首先,课程目标较为单一。目前,《物流学》课程以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兴趣为主,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与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课程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此外,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过程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教学为导向的课程组内交流有限。其次,课程内容设置较为孤立。《物流学》课程内容设置目前虽然涉及了应用性内容,但其丰富程度不够,且时效性不够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前沿问题的接触与思考较少,无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管理实践中最新出现的问题。再次,学习过程评价不足。《物流学》目前对学生学习评价主要通过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的形式实现,虽然有过程化的评价,但是不够突出,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过程化的管理与评价。同时,课程组内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对教学效果缺乏研究和交流。最后,师生教学评价需要进一步落地。《物流学》在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同时,学生也对该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安徽大学学生评教结果作为优秀教师评选参考之一,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是负向评价改进还没有真正落地,无法达到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目的。

如何解决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物流管理核心课程质量,以期实现一流专业建设对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 基于PDCA+双循环的《物流学》课程教学设计

3.1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PDCA又称“戴明循环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方法,它将质量管理分为计划(P,Plan)、执行(D,Do)、检查(C,Check)、处理(A,Action)四个连续阶段[4]。将PDCA循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分别对应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实施、实施效果检查、实施效果反馈等环节[5]。通过实施效果反馈,将优质的方案制定成教学标准,将完善地进入下一个教学循环作为重点去解决,因此,可使课堂教学管理不断优化、不断完善。

双循环[6]是指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就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效果检查以及教学效果反馈四个环节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循环,同时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大循环。在PDCA基础上,嵌入双循环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使命感和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基于PDCA+双循环的《物流学》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PDCA+双循环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3.2 P阶段-教学计划

根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就是课程团队教师之间重点交流的过程,主要从课程总体模块如何安排、每个模块单元如何实现、每节课堂如何落实单元内容等三个方面完成。以安徽大学《物流学》为例,培养方案中本课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基本能力以及业务能力,那么课程组主要围绕该要求制定课程总体教学计划,包括物流整体概况、物流基本功能、物流调研与物流前沿等几个模块单元。其中,整体概况6个学时,物流基本功能21课时,物流调研6课时,物流前沿3课时。进一步,需要具体落实课堂教学计划。考虑每一节课的课程导入、新课理论内容如何有效开展、如何设置思考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参与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次课时明确告知学生课程的模块组成,由学生进行适当讨论,理解不同模块的内容以及对该模块的预期,以备后期课堂计划落实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在此阶段制定的计划,也是第三个阶段开展检查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3.3 D阶段-教学执行

此阶段是教学计划具体落实实施的阶段,重点是实现P阶段的具体安排。对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而言,首先在系统实现课程分组即每5位(左右)学生一组,以便完成模块单元的学习。其次,就不同模块,课程组确定每个小组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每个小组的任务有三个:新闻汇报、调研报告以及前沿文献汇报。新闻汇报要求每次课程都有一个学生小组就上周物流业重点新闻进行汇报分析,教师会同其他小组就汇报情况进行考核打分。调研报告要求在期中完成物流基本功能要素学习的基础上,选择1-2家物流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前言文献汇报则要求学生小组就指定范围内的期刊(如中国管理科学、Omega)最新文献进行选读,并就其中1篇文献进行讲解汇报。在学生小组实现任务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重点交流内容为调研对象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前沿文献阅读范畴和主题的确定等。学生交流的重点是如何落实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及搜集文献。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均可与老师进行讨论,此外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课程组会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大循环。

3.4 C阶段-教学检查

在教学检查阶段,重点是对之前两个阶段即P和D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检查,课程组教师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以安徽大学《物流学》为例,教学检查阶段主要分两部分实现。其一,完成教学计划进度检查,这部分主要是课程组教师之间进行相互讨论,结合之前制定的进度和模块单元,检查进度实现情况,如:是否如实进行、进度错位、主要原因是什么、每个模块内容是否融入了较新的案例?理论内容与案例的结合度是否紧密、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比较高等等。其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过程管理,这部分主要是对每一次已经完成的课程任务反馈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与学生座谈,将学生关心的课程问题进行搜集,并就作业批改落实情况进行总结。

3.5 A阶段-教学反馈

此阶段为处理阶段,是课程实现PDCA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下一个PDCA循环的关键基础。此阶段主要是对本次循环效果较好的内容进行肯定,可以继续运用到下一个循环。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内容、方法以及互动等进行总结,提出改善办法,优化教学环节,进一步在下一教学计划中有所体现。安徽大学《物流学》课程在进行教学反馈时,分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完成。在期中阶段,组织开展教学座谈会,由课程组以及学生代表就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适用性、学生对模块设置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总结。期末阶段,课程组就试卷内容进行讨论交流,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期中和试卷分析,对《物流学》课程整体进行分析,包括教学进度是否调整、教学模块是否调整、前沿文献难度是否合适等。同时,课程组要确定下一周期该课程重点突出的模块内容等。

4 结论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本文在PDCA基础上,嵌入了师生双循环模式,更加强调突出在PDCA每个环节中,课程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

PDCA+双循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质量提升方式,其在安徽大学《物流学》应用基础上会逐步完善,使得该方式应用更为科学,也会逐步推广至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其他核心课程教学中。该方式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PDCA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循环应用,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在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该模型的使用要求完成;其二,PDCA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双循环的过程,即教师之间小循环、学生之间小循环、师生之间大循环,这个双循环实现的关键是教师要提前设计不同的模块和主题作为循环交流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教学计划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秦晓玥作品
谢春作品
陈成亮作品
郭诗奇作品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