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
摘 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小学语文中的阅读理解教学内容,则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并丰富小学生的字词储备量。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以及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采取针对性的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
引言
为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贯彻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重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阅读理解内容对于思维具体且形象的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一些,很难根据自身已有的学习经验探索阅读理解中存在的深刻含义。教师应在教学方式、内容以及原则上加强研究力度,制定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阅读理解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提高。
一、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培养的原则
首先,明确“教”与“学”在阅读理解课堂的角色关系,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参与到阅读理解讨论当中,在讨论中拓宽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路,学习到更多的阅读理解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满足小学生合理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探索到语文中存在的深刻含义,并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兴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教师应明确小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自身的教育目标。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中将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渗透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认知与理解,清晰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突破课程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其对知识理论的理解能力。
二、初读文章,概括文章内容
语文阅读理解是一种形式多变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虽然这一内容具有多样性,但是其解题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阅读技巧进行渗透,使班级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與阅读理解方式,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重视自身在课堂当中的引导作用,将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经典文章都当作是阅读理解的内容,设计巧妙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问,潜移默化的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经典文章的丰富内容与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不断优化与提高。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考核当中,面对问题较多且较为复杂的阅读理解题型时才能不感到紧张与恐惧。对于小学生而言,一篇经典文章的引导与理解,难以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意识到若要使学生养成积极的阅读理解思维与能力,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内容,小学生只有通过持续性的教育,才能深刻的理解文章中的丰富内容与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思想,真正的达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时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初读,并将文章内容进行简短的概括,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与理解能力。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设置启发性问题,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文章题目叫做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呢?”,鼓励学生结合文章解决教师提问问题,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相对应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知识理论当中,学生难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阅读理解内容时经常出现粗糙阅读、题目与文章内容不符等问题。学生在阅读时为追求做题速度,便大致的了解阅读理解的问题,对阅读内容也只是进行粗略的阅读,导致其学习效率以及质量逐渐降低。而部分学生能认真的对文章进行阅读,但是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容易出现偏差,经常导致在问题回答时出现题目与文章不对应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精度文章与问题内容,将两者进行关联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审题能力。
例如在《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当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细致的精读文章,并将文章的写作结构、内容以及层次进行划分,为后续的阅读理解环节做好学习准备。在讲解中教师通过文章对景物的描写“蒲公英盛开草地变成金色的了”使学生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在阅读理解当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与文章对应的段落与语句,学会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四、有效组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阅读理解的学习当中,许多小学生秉持着错误的学习方式与认知能力,认为大部分的阅读理解答案在文章中便能找到,不会再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导致学生只能回答问题的浅层内容,难以挖掘问题中的深层次含义。教师应改变学生这一学习弊端,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将问题的深层次含义与浅层次内容有效组合。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当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问题提问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呢?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在哪句话当中”。使学生带着阅读重点与方向进行精读,并筛选阅读答案理解文章深层次含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答案。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育环节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从实践、思考以及理解方面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养成积极且正面的学习习惯,清晰自己的阅读作答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月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238.
[2] 王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指导[J].情感读本,2019,(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