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祥辉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工作和生活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要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好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探析策略
前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效去理解这些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學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用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新课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养成自主分析和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学好信息技术课程,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观意识,在主观学习意识中产生各种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之中,以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五年级下)为例介绍六种新课导入的方法。一是直接导入,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中明确好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好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新课导入中直接为学生讲述相关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突出本节课教学的侧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上。比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Powerpoint的软件作用;初步认识Powerpoint的界面,在教学要求上让学生会启动Powerpoint,并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几种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活动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温故导入,温故导入是指学生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新旧知识之间要具有紧密的连接性,在学好新的知识同时,也对旧的知识有所巩固和记忆,一般来说,教材中每篇章节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关联性,这种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体系。三是直观导入,直观导入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资料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和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和思考问题,从而产生了对于学习的欲望。比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导入一些素材资料,像Powerpoint在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其中Office Powerpoint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关于利用Office Powerpoint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问题导入,问题导入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设置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实际让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问题中设置悬念因素,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各种学习需求。五是故事导入,教师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可为学生讲述关于Powerpoint的小故事,为学生增加一些新鲜感,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比如,Office Powerpoint的创始人是罗伯特加斯金斯,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教师可为学生讲述这位伟大企业家发展商业幻灯片的故事。六是游戏导入,教师要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模式,让学生通过做游戏间接性的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所了解,也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和爱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这节课重点讲述的是Powerpoint软件,幻灯片主要是展示一些图片或文字信息,教师可以在新课之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绘画一个幻灯片素材,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将自己所画的内容制作成PPT,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关注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行让学生去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很被动,思维模式受到局限化,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理念,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现状,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学习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多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为学生设置相关的探究活动主题,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获取不同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空间,问题不宜简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系数,在探究活动中更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来证明探究结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期间,要做好监督工作,当学生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规范操作、合理操作、科学操作,避免计算机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展。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要做好评价与反馈工作,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要进行鼓励和激励,通过评价与反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特别是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所出现的错误要让学生及时进行改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Office Powerpoint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现场示范了制作PPT的方法,利用所导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资料进行整合,形成了多媒体电子作品。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去制作一个PPT电子作品,根据教师所设置的创造主题让学生自主在网上去搜集素材,并且在小组探究和讨论中制定出不同的操作方法去制作PPT,像启动Office Powerpoint软件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启动,还可以利用桌面的快捷方式启动等,在制作PPT中,设计的方法更是丰富多样,展现学生良好的创造性素养。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知识课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这种新时期、新时代的发展中,学生更需要掌握好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性能力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一涛.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1):46-47.
[2] 王彦林.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析[J]. 学周刊,202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