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6首钢琴小品》Op.118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2-05-05 09:27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勃拉姆斯触键浪漫主义

陈 鹤

(襄阳市艺术剧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一、作品创作背景

(一)勃拉姆斯的创作生涯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典型创作特征。随着他音乐创作的逐渐成熟,以及普法战争胜利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勃拉姆斯中期的作品有着更为外向、自由的特点。由于至亲的离去,使得勃拉姆斯的晚年生涯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薄纱,他的晚期作品的创作技法更加娴熟,情感也更加丰富饱满。[1]本文所探讨的《6首钢琴小品》Op.118,正是勃拉姆斯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勃拉姆斯的音乐特征

在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有其独树一帜的古典主义特征。[2]从他的钢琴创作中,可以感受到严肃的构思、厚重的肢体以及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遵循传统,但并不是对传统进行刻板的复制;不随波逐流,作品中始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二、浪漫与古典交织的音乐特点

(一)浪漫元素的体现

浪漫主义时期的器乐作品,以作品的标题性、文学性及旋律的歌唱性、抒情性为特点。

勃拉姆斯作品中的浪漫元素,主要体现于其歌唱性特征和调性的运用。

晚年的勃拉姆斯将其浪漫而细腻的情感揉入《6首钢琴小品》Op.118中。对于这部作品来说,技巧上的难度远不及作品的情感表达。

以第二首为例。作品从音乐主题的阐述开始,就表现出较强的歌唱性特点(如谱例1),如宣叙调一般娓娓道来。每一个音符都表现出作曲家独有的浪漫情怀,引发听者内心的情感共鸣。

从第六首中,可以感受到勃拉姆斯在调性的选择上体现的浪漫情感。这首作品是降e小调间奏曲。与明亮的大调色彩不同,e小调可以凸显出作曲家内心忧郁和暗淡的一面。而左手快速密集的旋律跑动,同时也能够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五味杂陈。

谱例1 作品1~8小节

(二)古典结构的体现

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同样体现了古典主义严肃规整的结构特点。以第一首为例(如谱例2),作品为2/2拍。左手出现了大量的八分音符琶音,不添加大量自由的创作,也没有使用堆积的表情术语,这是其古典结构的体现,也是勃拉姆斯对传统的遵循。

谱例2

勃拉姆斯对古典主义的遵循,并非墨守成规;他对浪漫主义的探索,也不是随波逐流。勃拉姆斯取百家之长,他的钢琴作品中体现着辩证的美学,超越了时代的特征。[3]

三、作品的教学策略

作为钢琴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只强调演奏技巧,在教授技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作品的内在情感。否则就会形成“技巧的表现千篇一律,完美的情感万里挑一”这一局面。

(一)技巧的运用

以作品第一首为例(如谱例3),该作品的每一个乐句连接紧密,因此首先需要关注连音线,同时,右手在弹奏同一个连音线内的音时,左手不应该出现间断感,需让学生体会到左右手的整体感。而从情感方面来看,该部分的弹奏需要有一个从外向到内敛的变化,[4]因此在强弱的处理上既要突出鲜明的对比,又不能产生分节。强弱的变化,能够强化学生手指的独立性以及踏板的运用。

谱例3

在演奏该乐曲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找出学生基本功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某一薄弱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教师在发现学生的触键方式不够完善之时,应当强化其掌关节支撑的肌肉力量,通过反复的掌关节肌肉锻炼,有助于形成触键时果断而有颗粒感的音色。除此之外,第三首和第六首中的和弦跳音也需作为重点的练习对象。和弦跳音的练习,首先要向学生系统讲解何为和声、旋律走向,在理解和弦进行的逻辑之下学习和弦跳音,对于多个复杂和弦的记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触键时手部过于僵硬,这就需要进行放松的触键练习:在具有气息支撑的前提下,整个手臂、手腕、手掌、手指都处于放松的状态,从高处落到琴键上。

另外,在不同的曲目演奏上,触键依靠发力的部位也有微妙的区别。以第一首作品为例,该曲目考察的是学生手臂的力量;而第三首曲目需要强化学生的第一指关节以及掌关节的支撑力量。因此,在演奏不同的乐曲时,也需将训练的重点加以调整。

(二)情感的表现

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5]在钢琴的演奏中,情感的处理难度远超技巧的运用。可以说,情感的处理是作品的二次创作。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运用演奏中所需要的技巧;而情感的表达则需要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及对作曲家性格、作品内涵的理解。这一范围十分广泛,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因此对教师的耐心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另外,由于勃拉姆斯浪漫与古典融合的创作特征,因此,在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时,应当注意结构的规整而不要散漫。

在情感的表现中,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时期整体的音乐大背景以及独特的演奏风格。当学生形成大体框架概念之后,再让其理解Op.118中每一首曲目的不同情感需要。以第二首为例,该作品的情感十分丰富而细腻,作品中的每个乐句,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情感处理能力。作品整体并没有过多起伏,而在相对平淡的情绪中表现出不同乐句和不同段落之间的对比,则需要仔细地揣摩大师演奏音频或视频,反复地尝试和不懈地练习。

在情感的表达方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不应设置太多条条框框,仅在原则性不符合该乐句的情绪和情感上加以纠正即可,否则容易破坏学生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破坏作品整体和谐的情况下,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作品中,与作曲家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探析

在教学该作品之前,首先应当对作品所需要的主要演奏风格加以讲解。以第一、第三首为例,这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风格热情洋溢。然而,在演奏时却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首需要学生使用掌关节的肌肉做支撑,在触键之时不应犹豫,果断落指,以防产生间隙、断裂之感。右手旋律部分应当靠连续的气息做支撑,在触键时,需注意引导学生将整个手臂都处于放松的状态。同时,左手的演奏是推动作品情绪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不可喧宾夺主。与第一首不同的是,第三首对学生演奏时手指第一关节的肌肉力量要求较高,而不需过多的手臂力量。跳音部分要达到干脆利落的音响效果,需要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可以通过跳音音阶的练习方式,锻炼指关节的肌肉,以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对比示范的方式,分别示范干脆利落、富有弹性的跳音和犹豫粘连、模糊不清的跳音。在反复示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听辩二者在音响效果上的差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且,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观察发现,演奏错误方式并少次示范,将正确方式放在之后形成对比,反复示范。通过上述的顺序安排,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通过视觉上对正确演奏方式进行观察,潜意识中会对教师的演奏方式进行模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教学,演奏有情感的音乐,比演奏技巧方面的处理难度相对较高,这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细致地对踏板的使用,以及每一乐句、甚至每一音符的处理方式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在符合整首音乐情感逻辑的范围之内,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便为日后演奏浪漫主义时期其他钢琴作品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勃拉姆斯触键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勃拉姆斯《弦乐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乐性”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