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孙敏
【摘 要】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现已成为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不少教师尝试对数学课堂以及数学作业进行改革,特别在作业方面,不少教师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这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压力。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强调了教学需要减轻学生的压力,从减少课后作业和课外培训两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提质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结合“双减”理念展开分析,探究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以此来提高课后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提升教学的效果,实现“双减”理念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数学作业;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12-0049-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和家长都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1]。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给学生减负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我国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主科相关的课后辅导,希望能够还给学生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让学生健康成长。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以及“双减”政策理念,提出了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以供参考。
1 “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改革的意义
借助“双减”政策实施数学作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第一,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双减”政策重点倡导的理念就是减少学生用于写作业的时间,减轻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因此,为了适应“双减”政策,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地进行作业改革,思考如何减少作业,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让作业变得更加高效[2]。
第二,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为了适应“双减”政策的教育理念,教师应积极地对作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让数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能够更加多元化,以此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丰富的作业形式和作业内容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3]。
2 “双减”政策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部分教师没有理解作业的真正含义和用途,导致作业的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同时还给学生带来了过大的作业压力,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为了适应“双减”政策理念,笔者认真地分析了当前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作业数量较多、作业内容过于片面、作业缺乏针对性等。数学教师要正视这些问题,推进对数学作业的改革,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适应“双减”政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积极地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針,提高初中数学的整体教育质量。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1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生活化作业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知识点都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作为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需要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在“双减”理念下,数学作业同样需要融入生活,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减少对数学作业的排斥心理,慢慢地认识到完成数学作业的重要性,提高对数学作业的重视程度。
如在教学三角形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教师在课后作业中一味地设置与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会让课后作业十分枯燥,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为此,教师便可以将数学作业和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引入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知识的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以这样的方式来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效果。
2.2 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当前大多数教师都是将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及教辅材料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偶尔给学生分发一些以往的试卷。这样单一的作业形式十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仅仅巩固了课堂知识,却无法得到其他方面的锻炼和发展。
兴趣是影响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学科,它不像语文和英语学科,通过日常点滴的积累、背诵便能够提高学科基础能力,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思维锻炼提高学习的效果[5]。在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亦是如此,学生需要耗费脑力在问题分析和思考上,才能够高效地完成数学作业。因此,很多学生会觉得数学作业是一个较难的任务,每天一想到数学作业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还和课后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兴趣对数学作业完成质量的影响。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思考如何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作业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作业的限制,不再只是让学生机械化地做练习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作业练习过程中获得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双减”政策更强调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能够减少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让学生主动完成课后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从而落实“双减”政策所倡导的减负提质的作业设计理念。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学生结合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再让学生做大量的勾股定理练习题,而是给学生几个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验证勾股定理,从而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再如教授“数据的分析”时,笔者便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主题进行数据分析,如“班级同学喜爱的水果”“班级同学的运动爱好”等,让学生通过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且开展后续的数学分析。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性的课后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课后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发展,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如在布置“数据的分析”的课后探究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展开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由于数据分析相关的课后作业工作量较大,学生独自很可能无法有效地完成作业,失去了该作业的设计意义。为此,教师便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究,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一起完成作业任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2.3 设计分层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进展、完成作业时间、探究能力等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況,设计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作业。然而,当前大多数数学教师都是设计“一刀切”的课后作业,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所设计的作业缺乏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落实分层作业设计,以此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所谓分层作业,指的是设计作业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类型、内容和目标,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潜力、兴趣爱好等各个因素都不相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也会取得不同的成果和进度。如果教师直接设计统一的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完成作业,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慢慢地对数学作业产生负面情绪[6]。因此,如何设计分层作业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双减”理念下,教师同样需要加强对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业,避免在作业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从而让作业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在具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分层作业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三个层级的作业。如在教授“分式”的时候,笔者便设计了三种难度的作业,对于A层次的学生,其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效率较低,为此笔者布置了一些简单的巩固型作业,让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用,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B层次的学生成绩中等,学习基础良好,但是面对一些复杂的题目时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因此笔者设计基础题型的同时,还设置了1到2个提高题,让学生加深对分式公式和概念的运用。C层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因此笔者设计的课后作业主要放在了课外提高方面,补充了一些有关分式的课外知识点,并且给出了一些课外练习题,让学生能够提升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要在作业的形式上进行分层。所谓作业形式分层,指的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笔者在教授完“数据的分析”这章节之后,便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分层作业。对于一些更加喜欢理论性作业的学生,笔者便给出了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而对于一些更加喜欢实践研究的学生,笔者便让其在课后就某一主题对班级同学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通过这样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最后,教师要实施分层化作业评价。由于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效率等不同,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也需要采取分层评价的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用语。不仅如此,教师在对学生作业评价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对作业的成果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数学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双减”政策理念下,教师需要加强作业改革,减轻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从作业中获得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另外,教师在减轻作业量的同时,还要确保作业的有效性,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艳.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神州,2020(14).
[2]陈永华.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作业评价策略的探究——以“八下线上作业评价”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1(10).
[3]李想.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5).
[4]徐兰萍.剖析典型问题优化解决途径——探索初中数学减负高效的教学策略[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2).
[5]蒋莹莹,刘维全,袁保玉,等.浅谈“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初中数学智慧教学的“减负增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22).
[6]马洪福.浅谈“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初中数学智慧教学的“减负增效”[J].中国新通信,2021(4).
【作者简介】
张伟(1979~),男,汉族,甘肃庆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优化。
孙敏(1981~),女,汉族,湖南湘阴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基础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