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深入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新时期物理教学的新要求.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课堂教学情境,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本文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2)12-0098-03
收稿日期: 2022-01-25
作者简介: 王战兵(1981.2-),男,安徽省宿州人,本科,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主要研究客观世界运行规律和运行秩序,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有效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新课程改革标准和要求,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1 善于结合生活现象,学生构建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主要是从物理学角度对物质、运动、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等进行认识,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化和升华.在物理观念中主要有物质观念、运动观念以及能量观念等内容.高中物理概念具有抽象化特点,对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作为物理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作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在一起,降低物理概念学习难度,使得物理概念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构建相应的物理观念.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除了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能量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能量,帮助学生构建能量守恒观念.教师向学生展示生活现象,如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生活用水加热、电动车以及运动跑步等,让学生对生活中能量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能量转化进行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概念,加深学生物理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构建能量守恒观念.教师引入这样的生活现象:在生活中,荡秋千是常见的游戏,如果让秋千从一定高度进行自由摆动,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其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在摆动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逐渐耗散,使得运动幅度不断减小.因此,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揭示,让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能量守恒的物理观念.
又如,在进行“时间 位移”教学时,教师先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你们早上是几点起床的?从宿舍到教室用多長时间?什么时候到达教室的?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结合他们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仅仅只是以前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使其发现同固有认知存在冲突,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借机引入课题.接着,教师指出你们离开宿舍和到达教室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而在路上行走所用的就是时间,即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时刻之差,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从物理视角认识时刻与时间的概念,引出新问题:那么对于高中物理中时间与时刻中说到的第几秒、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内、前几秒、前几秒内意义分别应怎样理解?使其结合课本知识及生活经验说出各自的看法,让他们了解到“时刻”相当于坐标点,“时间间隔”相当于线段长度,“时刻”就是这线段的端点,“时间间隔”即为常说的“时间”,指的是时间长度.之后,教师在教室内任意选择两个位置当作起点与终点,随机要求一名学生沿不同的路径从起点走到终点,让其他同学思考和交流这位同学的位置变化,带领他们认识位移,使其构建新的物理观念.
2 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角度入手,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和相互作用进行探究,对综合分析和推理论证的方法进行内化.在科学思维中主要有模型构建、科学推理和论证以及质疑创新等.想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需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活动,构建科学化模型.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当引入物理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探索物理知识,利用推理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电功和电功率”知识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电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结合实验过程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式,通过和机械功率、速度等比较的方式,优化课堂活动设计.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结合生活中接触的电能,引入新课教学,提出能量之间转化伴随着做功,加深学生对电功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互动和交流,引出电功的概念,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灯泡电功率的测定实验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对比,对测量数据进行分类和对比,掌握对比比较的思维方法.通过这样的实验对比活动,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掌握科学化实验方式,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进一步发展.
又如,在开展“弹力”教学时,教师先播放跳水、跳高、蹦床等比赛视频,讲述:跳水时用的踏板、跳高时用的撑杆,蹦床时的跳跃都是在利用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大家还能列举一些身边利用弹力的例子吗?学生可能说到拉弓射箭,用橡皮筋绑头发,玩弹弓,车辆上的弹簧减震等,由此设疑:那么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呢?他们难以回答出来,使其产生学习新课的渴望.接着,教师演示实验:用手按压弹簧、海绵和弯曲竹片,由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即为形状或者体积发生变化,引出形变的概念,然后操作实验:往被压缩的弹簧上面放置一黑板擦,放手后黑板擦会被弹起;往被弯曲的竹片上面放置一个粉笔头,放手后粉笔头会被弹起,使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领他们说出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就被弹起.之后,教师简单介绍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装置,让他们了解到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
3 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物理探究活动开展,结合物理问题设计,进行假设和猜想,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根据证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同时,结合实验探究活动进行交流和评估.在物理探究中,课堂问题设计是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活动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有效设计课堂问题,将问题和学生发展结合,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的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验中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归纳能力,因此,教师引入奥斯特实验,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电能够产生磁,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磁能否真的产生电呢?怎样才能使磁产生电?借助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学生沿着猜想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猜想和设计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开展师生讨论活动,确定实验器材,如磁体、导线、开关等,继续设计相应的问题,如何开展实验活动?实验的步骤是怎么样的?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猜想.电能够产生磁,将导体放置在磁场,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那么应该如何将导体放置在磁场中?导体在磁场中是运动还是静止状态?磁场的强弱对整个实验是否存在影响?在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猜想之后,按照步骤开展演示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完成每个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在实验活动结束之后,引入问题:通过上述实验能否表明磁能够产生电?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出现磁生电的情况?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加深学生电磁感应认知.借助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抽象出物理概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4 利用物理学史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本质的把握,树立学生严谨求知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引入科学史内容,创新课堂教學思想,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活动设计,树立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领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引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史料内容.如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主要是因为太阳磁力吸引的原因,伽利略的行星运动是由于惯性自行维持的.牛顿对各种说法进行统一,并且提出这些力属于同一源的力,引出万有引力的概念.因为万有引力在物理学史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获取的艰难,也了解到科学的不断进步.之后,教师引入苹果自由下落的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吸引力和地球吸引苹果的吸引力,两种力是否是同一种力?借助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思维转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认识加速度,对引力特点进行研究,引出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引入物理学史内容,推动教学活动深入开展,丰富课堂活动内容.在学生对牛顿了解的基础上,对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进行思考,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树立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引导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导向,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对物理核心素养深入认知,分析具体课堂内容,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落实.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应当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优化课堂活动设计,进一步提升课堂活动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利用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借助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结合物理学史内容,树立科学探究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健.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J].高考,2021(29):151-152.
[2] 孙启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10):42-43.
[3] 吴国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1(17):104-105.
[4] 赵浩波.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6):50-5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