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涛
摘要:当前,在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增多,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新闻报道提出新的要求,在此类报道中省级党报如何出新出彩?本文以《福建日报》对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相关报道为样本,从报道面临的挑战、党报如何反映重大主题重大意义、新闻报道中抓住媒体融合提升报道中的“时度效”等方面,分析省级党报报道重大国际文化活动的守正与创新。
关键词:省级党报;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报道;守正创新
随着我国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在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文化活动。重大国际文化活动,以其政治性强、影响力大、文化贴近性高,对新闻报道有着极高的要求。但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此类活动的举办,对新闻报道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同时,随着“数字中国”蓬勃发展,技术手段愈加先进,加之媒体融合发展更加深入,新闻报道的创新突破也迎来新机遇。省级党报有着传播主流声音、正确引导舆论的使命,也有着机关报的政治资源优势。2021年7月16日至7月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以下简称世遗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在新形势下如何报道好此类重大国际文化活动,对省级党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报道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何报道好在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党报承担着重要使命。2021年7月16日至7月31日,世遗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这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活动主要议程以线上方式参会,这给新闻报道带来前所未有难度。
“重大”:在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其新闻价值“重要性”“显著性”尤为突出,既有重量级嘉宾,又有重大事项;同时,报道还要求体现我国在这一文化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在此类新闻报道中需要采编团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知识储备,通过报道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同时,在会议议程、众多与会嘉宾中筛选采访到需要的新闻素材,这也考验采编人员突破能力。
“国际”:此类活动有众多来自国外的官员、专家学者等参加,记者既要跨越语言沟通障碍、时差障碍等,还要适应国际化的语境,以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文化”:与政治、经贸类国际活动不同的是,文化类活动报道需要笔触更“软”,采编人员更要挖掘丰富而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从细节着眼,展现文化底蕴。这更考验采编团队以小见大的“眼力”和以柔克刚的“笔力”。
“在线”:其带来的挑战是,采编人员在活动中亲身感受的机会少了,新闻价值“贴近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线上活动议程随时变化,提前做好的策划需要随机应变;此外,报道的线下“着力点”减少后,举办地人民群众参与感也相应减弱,为媒体营造活动氛围带来难度。
二、立足党报优势,讲好 “中国故事”
在重大国际文化活动中,抓住重大主题和重大意义,是党报的职责。在中央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两端走强的背景下,省级媒体融合的条件相对拘束[1]。但省级党报相比中央媒体也有着地方资源优势,更“接地气”,相比市场化媒体,又有明显的政治资源优势。世遗大会在福建福州举办,《福建日报》着眼自身资源优势,在报道好活动流程“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更想方设法凸显其重要意义,展现全国、全省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重大理念、重大成就,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福建、福州就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思想与理念,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探索实践,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为福建、福州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福州古厝〉序》等,在全国乃至世界文物保护界被传为佳话。
从2014年起,《福建日报》组织重大报道采访组,奔赴八闽大地,深入采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走过的足迹、留下的光辉思想和执政理念。[2]其中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刊发了《“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引领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篇》《珍存历史文脉 守护福州城市之魂》等重大主题报道。“评价一个制度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等重要思想和理念,引起强烈反响。此次世界遗产大会,又一次把世界文化保护界的目光拉回到了中国,聚焦在福建福州,这正是讲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故事的重大舞台。《福建日报》再次组织重大主题报道团队。一方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精神、《〈福州古厝〉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重大报道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持续践行“四力”,奔赴各地采访,并梳理多年积累的翔实的重要资料素材,成稿后又多次修改完善。
2021年7月30日,《福建日报》刊发《在保护与传承中凝聚强大的前进定力——习近平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福建纪事》,以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大篇章,发出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磅强音。报道推出后,引发巨大反响,中央和各地媒体纷纷转载。同年8月2日,《人民日报》在1-4版转载了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也在显要位置进行转发或集中关注。
三、抓住媒体融合,把握新闻报道的时度效
党报要引导舆论、报道好重大活动,必须参与到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中来。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在世遗大会的系列报道中,《福建日报》抓住媒体融合、把握新闻“时度效”,强化全媒体策划、设置热点议题,增强报道贴近性和影响力。
(一)时——全程、全息报道
“时”,即时机和时效。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融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闻报道体现出全程全息的特点。
“全程”是从时空维度出发,全天候、实时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议程进展。具体操作过程中,“全程”报道从会前营造氛围开始。2021年7月10日,在世遗大会倒计时6天之际,《福建日报》头版推出“世遗大会来了”专栏,相继刊登《福州:以珍爱之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福州:举全市之力办好世界遗产大会》《福州:“软硬”并重,全力提升城市品质》等系列重磅文章,报道世遗大会举办地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世遗大会的筹备情况,把社会各界的目光引向世遗大会。
“全程”讲究全天候的信息供应,在会中报道上,应避免程序性的千篇一律,力争创新出彩。在规定动作方面:从7月17日开始,《福建日报》推出《聚焦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系列报道,在会场,报社派驻记者团队,全程跟踪、实时向“中央厨房”传送首发消息;“中央厨房”分发给各个媒体平台,按照各自不同话语风格编辑后刊发。
在自选动作方面:从“贴近性”着眼,增强可读性。与会的国内外嘉宾每天都会参访一个文化遗产点,这些市民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在报道中如何写出新意?《福建日报》策划了“记者看世遗”栏目,推出了《上下杭:重拾人间烟火气》《镇海楼,一楼见千年》《三坊七巷:古厝活化的典范》等多篇笔触较软又具新闻性的文章。这些文章跳出程序性报道的框框,从随团记者所见、所闻、所感的角度,以夹叙夹议的写法,结合参访专家的感触和意见,挖掘出参访点的新亮点和新意义。
“全息”是从报道形式的维度出发,在“中央厨房”统一指挥下,传统媒体、新媒体调度有序、融合报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形式多样,以满足不同语境下的受众习惯和需求。在世遗大会的报道中,福建日报社组成了全媒体矩阵:《福建日报》、“新福建”APP、屏山君工作室、意趣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跨平台的报道。其中,跨平台合作的《世遗来了》系列报道,发挥无限创意,如7月14日推出的H5专题《最美世遗一线牵!这一站,福州等你!》,声音、动画结合,生动介绍福建各个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均引发全网关注。
(二)度——节奏张弛有度
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报道往往活动时间持续较长,把握报道分寸节奏尤其重要。从读者角度,若从始至终遭遇“轮番轰炸”,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炸弹中变得疲惫,失去兴趣;从报道角度,真正发生重要新闻时刻,报道力度较平时难以凸显,注意力资源难以聚焦。世遗大会半个月的报道中,《福建日报》注重对活动不同阶段报道的力度分寸,精准掌控发展脉络、报道重点,把握轻重缓急。
轻:日常会议程序性报道、各地配套活动报道等,保持活动关注度的延续性;重:抓住活动重大节点,如开幕、闭幕,泉州申遗成功等,“重拳出击”,推出多轮滚动式全媒体报道,让注意力达到顶峰。
例如,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这对我国来说,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磅事件。中央媒体在这一事件报道中不吝笔墨。《人民日报》在7月26日以“头版+两个整版”的规模报道这一事件,其中头版刊发《泉州成功申遗 我国世遗总数达56处》;15版刊登长篇通讯《帆影四方聚 潮声万国商》,介绍泉州22个申遗点的特点;16版刊发专家撰写的长篇文章《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系统介绍了世界遗产突出文化价值。相比于中央媒体的重磅发声,《福建日报》作为省级党报,报道事件还要注重本地化、故事性和持续性。
7月26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新闻消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并配发《申遗成功是新起点》的“屏山时评”。同时,立足地方党媒优势,在2版多角度聚焦事件:主稿通讯《守护千年遗响 看见宋元中国——回望泉州20年申遗之路》,详细阐述了20年来多方合力的福建申遗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并配发世遗大会官员、申遗团队、泉州各界的评价和反响。之后,《福建日报》通过滚动式播报持续推高关注度和影响力;27日刊发《后申遗时代,保护传承好千年瑰宝》,讲述申遗成功后,如何把文化遗产完整保护好、活态传承好、有效利用好,并配发当地动态时讯;28日刊发《讲好泉州故事,传播好福建声音》,采访海外侨胞,表达激动和自豪之情。
(三)“效”——双向有效沟通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内容传播不再是单向内容输出。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具有双向互动的沟通能力[3]。新闻内容有效到达受众,同时以各种渠道收集受众反馈,为下一轮的新闻策划提供参考。
世遗大会开幕后,随着活动关注度的持续增加,网友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纷纷留言讨论:这一国际文化盛事为何由福建来办、在福州举行?紧密结合社会讨论热点,《福建日报》策划推出“为何偏偏是福建”系列全媒体专栏,从7月22日开始推介八闽各地的历史传承、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等,《为何世遗大会花落福州》《为何泉州古城历久弥新》《为何武夷山水名扬天下》等10篇文章在《福建日报》、“新福建”APP、“福建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同步传播。一方面解答了社会上的热点疑问;另一方面也借机推荐了清新福建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全省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
另一个“效”,是持续发挥议程设置功能,以新闻报道助力凸显“后世遗”效应。世遗大会闭幕后,中央和各地媒体聚焦程度相对减弱。此时,省级党报应体现担当,持续策划,合理安排相关议题。
一方面,总结经验成效,为今后此类活动提供借鉴。世遗大会是我国首次以线上形式举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2021年8月2日,《福建日报》刊发《“数字福州”,给力世遗大会大放异彩》,从确保线上会议安全畅通、“数字福州”增加世遗大会看点亮点、数字创新成果在今后的场景应用三个方面,阐述此次活动的突破和可借鉴之处;另一方面,跟进报道活动带来的后续效应,让其影响力更加深远。世遗大会后,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等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加大力度保护世界遗产的举措。2021年11月到2022年3月,《福建日报》持续刊发《福州烟台山:申遗起航,擦亮闽都文化名片》《马尾:船政文化有了“新地标”》《永泰庄寨向世界迈出一大步》等报道,在福建的“后世遗”时代,把受众目光重新聚焦到文化遗产上。
四、结语
省级党报在对重大国际文化活动的报道中,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注重守正与创新:基于党媒属性,发挥政治功能,用好政治资源优势,反映重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基于省级媒体属性,立足新闻价值和地方资源优势,抓住新闻报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时度效”,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开展全程全息、张弛有度、注重有效沟通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吴孝武,任君翔,叶光.媒体深度融合实践的三个维度:以福建日报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为观察对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2):17-18.
[2] 段金柱.优化存量做大增量 经营好“内容供给”[J].新闻战线,2016,9(1):128-130.
[3] 朱春阳,刘心怡,杨海.如何塑造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J].新闻大学,2014(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