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宸
摘 要:由于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密度较大、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對学生展开数学课堂的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全面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从多个方面来充分探究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路径,有效地从学生的数学思想方面进行一些实践性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具有内容较多且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枯燥的学习内容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品格的塑造和优秀学习习惯的培养,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数学的学科素养内涵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基础,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充分影响着学生高中毕业后的继续学习;对社会发展而言,数学是一门强有力的工具,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无疑是高中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阶段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当学生处于不同的阶段时,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解答,而且都会得出正确的答案。随着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深入,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二)持久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持久性,也就是说,这种能力不会随着学生离开高中进入大学或进入社会而消失,而会一直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中形成的核心素养能力,不仅会对学生的高中时代产生影响,当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在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时,也会用到数学思维,依赖这种能力。数学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学习永无止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考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帮助学生。
(三)综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能力具有综合性,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核心能力、数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不仅要学会利用数学技巧和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还应该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虑更多一些,对解题思路与解题方式也应该仔细考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多加思考,依靠自身的这种核心素养去深入了解数学这一门学科。
三、高中数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事先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掌握当前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有效对知识进行优化,选择符合学生年龄段发展的内容,最大化发挥教育的有效性,解决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其中针对高中生数学课程教学来讲,课本知识难度相对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无法准确解答知识,受多种因素限制,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要想实现教学创新,并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完成重点知识学习,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优化,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进而准确完成知识的解答,发挥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弥补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改善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共同影响下,以解题、考试、背诵公式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当前的教学活动所淘汰,努力实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让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直观手段,才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第一任务。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必须“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点什么”,教学活动才有价值。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做点什么”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现实环境: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学生形成数学技能与数学兴趣,在情感上接受数学教学工作,对数学课程的抵触情绪大大降低;依靠核心素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重要的思维意识得到提升,这些提升被视为“数学课程的馈赠”,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数学课程不仅仅具备“教育”的基本功能,更能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将学生打造为思想与技能同步提升的新式人才。
四、现阶段高中数学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部门和家长都过分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更是想尽一切办法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向学生灌输了大量的解题套路,但这种以教师单方面讲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中容易出现走神等行为。且在教师的解题套路模式下,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易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不能针对问题展开有效的思考。
(二)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现阶段,各地都在进行应试教育,各学科相互挤压严重,争抢时间,学生疲于应付,课外与教师的主动交流少,课堂互动性不强,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互动的环节,但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思考,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无法找出自身的问题,教师也无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无法提升,对知识了解不透彻,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教师也无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无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调整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这不仅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对学生产生一定的限制。而且教师一成不变的灌输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忽视,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更加难以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数学习题解答中,进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掌握知识的解答技巧,弥补自身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不足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完善知识教学,并转变机械教学方式,适当的释放课堂主动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组织学习习惯。
(二)采用问题或情境引导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維相对较为活跃,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灵活地对课堂进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根本目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问题导向和情境设置法是现阶段常用于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教学手段,通过带领学生探寻问题的本源,寻找故事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可以充分实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更建立了学生的学科自信,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们曾经学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的函数图像,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三角函数的图像应该长什么样子呢?”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充分的猜想和讨论,教师可以请几名同学将自己的猜想绘制到黑板上,再带领学生对图像进行验证,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采取交互式教学的方法,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成为影响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师生间关系的隔阂,建立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促进师生交流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模式,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指导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言,群策群力,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接着,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的阐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补充或点评;最后,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对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重点表扬学生的优点,以这种方式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加强兴趣培养,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古人云:学无止境。无论是高中数学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思考的过程,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大量的基本知识和丰富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优秀的数学思维,发现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质,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这便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自主地去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有趣的数学知识,通过立体化的模型展示将逻辑思维或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或向学生分享数学故事,通过具有哲理的故事引导学生热爱数学,从而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五)推动具体教学,培养数学抽象
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开展中,概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问题解决、获取技巧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往往是非常重要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首先就可以立足于概念教学,让概念教学的开展得以具体化,在无形中推动学生形成数学抽象能力。
(六)设置开放作业,培养核心素养
课后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在布置作业时设置合理的难易比例,设置一些开放的作业,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比如,在进行概率有关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决定实践调查的范围和内容,自主设计概率实验等,学生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概率实验,做好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等过程,最终形成概率表格得出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开放式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参与研究和思考,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管强.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设计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224-225.
[2]柏晓霞. 针对城镇薄弱学校中考数学学业水平试题发展变化及对策的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1(30):163-164.
[3]余凌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5):14-16.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