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书瑜
摘 要:《诗经》是距离当下较远的文学作品,所以学生理解上会有困难,这和其中涉及的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内涵相关,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诗经》中诗歌的理解,文章选取《卫风·氓》一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意象“桑”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内容的学习。
关键词:《诗经》;意象;“桑”文化;内涵
《卫风·氓》是高中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首诗经作品,但是这首诗也是让很多学生颇为头疼的诗歌,篇幅较长,再加上诗歌音韵不想唐诗宋词那样朗朗上口,诗歌的内容也不容易从字面理解,其中还涉及很多古代的文化习俗,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诗经》。但是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其思想内容的淳朴,其反映了现实的风力以及为后世奠定的抒情言志诗歌创作方法等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对学生对《诗经》中诗歌内容难以理解等现象,教师应该能够将诗歌中含有的先秦时期的文化内涵告诉学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特定时期某种现象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贯穿全诗的“桑”意象
《诗经》这部作品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但是其中收录的内容有的却远超于这个时间,其中很多作品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或者氏族社会的文化意蕴,从中能够看出一些上古时期人民的生活思想观念。上古时期的先民还处在一个人类进化的初期,他们的意识还处在未完全脱离自然界进入自我中,在先民的意识中,物我是一体的,外界一切东西都和自己一样是具有生命具有意识的。外界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都是具有灵魂的,《大雅·生民》中姜源感物而生的故事就能够显示出上古时期人们的原始思维。
正是这种“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诗经》中很多诗歌都将内容与花草树木等联系在一起,比如《氓》中: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主人公将她自己的命运和桑葚联系在一起,年轻貌美时候,丈夫爱她就像爱淇水上的新鲜桑葚,充满了甜蜜感,而当她年老色衰时丈夫却对她厌恶。桑葚未落和桑葚已落的两种状态,显示她爱情的凋零。“桑”这个意象在《诗经》中也出现非常多次,先秦时期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人们在平坦的大河流域“逐水而居”,随着时间的后移,到了夏商周时期,相对稳定的男耕女织生活就开始确立,这个时候人们重要的就是“衣”“食”,再加上上古的“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意识,“桑”这一意象就成了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除了生活上能够为基本的“衣”提供纺织的条件,还有当时人们把植物动物等和人类内心情感相联系,采摘作物、果实等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情感的表现方式。所以《氓》中“桑”这一事物的使用,就很好地反映先秦时期人们将个人主观内心情感与外界花草植物相联系的“万物有灵”思维方式,以及当时人们对植物动物的图腾崇拜意识,这些都是处在人们进化初期的先民开始生出的符合当时条件的人与社会相互交流的原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原始性”反映在诗歌中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诗经》中花草植物山川鸟兽的意象代表。
二、《卫风·氓》 中延伸出来的文化习俗
(一)从《氓》 中看“桑”这一意象
读完《诗经·氓》之后,可以明白“桑”在这首诗中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它对解释诗歌主体思想、对表达重要思想情感起到重要作用,学者分析认为,其中“桑之未落”是指代女子容貌还未改变,也有学者认为,这句可以暗示时间的流逝,但经过分析“桑”不是指诗中女主人公容貌的变化,而是指男子对女子爱情的变化。
《氓》中涉及“桑”意象的诗句共有三局,首先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其次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最后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从第一句来看,它并没有正面直接描写“桑”,关于对其中“布”的解释,大多认为,是一种货币,但是对“丝”的解释,分歧并不太多,都认为是“氓”抱着布来向女子买丝,可以看出,诗中女主人公是以养蚕采桑缫丝的桑女。第二句是描绘桑叶生机勃勃的样子,此时诗歌出现了转折,桑女在经历男子抛弃之后讲述女子不要轻易相信男子的道理,那么这里的“桑”代表什么呢?“桑叶”是男子对女子的爱,这个时候爱意正浓,但是由于女子之后经历,所以在这里劝说其他女子不要沉溺于这种爱情,后文中“鸠”是女子的自喻,“桑葚”是女子对男子感情的回应,正是因为女子的回应非常热切,所以沉溺于男子的爱中,也就有了后文的“女之耽兮”,鸠过度食用桑葚会醉,久而久之伤及自身,就如同女子沉迷对男子爱意中,也会伤到自己。最后一句,“氓”对女子的爱像桑树落叶那样“其黄而陨”,树叶一片片掉落,与前文苍翠的桑树对比,形成情感上强烈的反差,显示爱情的浓郁和淡薄。
(二)由“桑”这一意象引申社会文化意蕴
桑这一意象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人们赋予其多种内涵,同时也与社会制度礼仪方面有紧密的联系。首先“桑”和原始生命宗教崇拜脱不开关系,原始社会早期,桑树桑叶在先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养蚕缫丝是当时重要的农业活动,也是我国传统男耕女织劳作方式中的一种,《诗经》中很多地方都有具体体现,如《豳风·七月》《大雅·瞻昂》等,当时妇女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就是养蚕采桑。除了在物质生活中,桑在原始宗教中是生命力的象征,这是源于人们对蚕的意识,古人崇拜蚕在蜕变中体现的生命的再生意义,蚕从卵成虫,从成虫织茧,破茧成蛾的过程被古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轮回,《荀子·赋枠》中云:“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在古代墓葬中也渴望借助这样的力量起死回生,因此古代贵族在下葬时,口中会含有蚕形状的玉,以期望能够赋予重生的意义。人们在探索蚕生命力的同时了解到正是桑给予这一生物蜕变的源泉,由此桑树成了生命延续的象征。
上文提到的桑与古代宗教信仰和原始生命力的联系,都是来源于蚕和桑的生命连接,除此之外,桑还和女性与礼仪相联系,古代统治者将与桑有关的活动纳入国家祭祀的行列,鼓励群众勤劳农桑,在古代的祭祀中男性是主要地位,女性是从属地位,但是在亲蚕礼中却是以女性为主,《礼记·祭统》曾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义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诸侯耕于东郊,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这说明女性在桑蚕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礼法在礼仪制度方面将女性和桑蚕活动相联系。所以亲蚕礼对女性的要求非常苛刻,《礼记·月令》记载: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就是说这个月,看管山林的官员禁止砍伐桑树,在斑鸠振动翅膀,戴胜落在桑树时要准备养蚕用的工具,后妃斋戒面向东边亲自采桑,禁止打扮准信养蚕,之后根据缫丝多少决定宗庙祭祀的礼服。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孟夏之月”,“蚕事毕,后妃献茧”才能停止。
(三)“桑”意象背后先秦的巫文化
在前文解读《氓》中“桑”这一意象时,提到这种意象的出现和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万物有灵”论使蕴含在《诗经》中的文化与宗教相互纠缠。先秦时期宗教观念在社会行为方面的表现就是巫文化的出现,而前文提到的采摘文化与“万物有灵”当然和巫文化离不开关系。巫术的思维是原始时期人们理解自然的思维方式,它贯穿了先民原始思维发展的始终,不论是“万物有灵论”,还是“交感巫术”,它们都是人类原始思维的特性,也是巫术观念的特性。
在《诗经》中,其采摘活动大多都是与植物相关,人和采摘植物之间的是通过一定的动作性来赋予这一活动“巫”的性质,这与植物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相关,先民崇拜这样的力量,就将自身与植物的繁殖联系在一起,就有了交感巫术的出现以及生殖崇拜的观念。在《诗经》中与采摘相关的植物有很多,荇菜、蒹葭、卷耳、桑、艾、绿等,由于宗教观念的影响,这些出现在《诗经》中的采摘活动已经不单纯是采摘了,与采摘有关的植物也超越了花草树木,也就是我们说被赋予了巫的特性。交感巫术是人们在采摘植物时将这一行为和对象赋予一定的含义,一般选择与生活生产有紧密联系的花草或者多子植物,如《周南·卷耳》,采摘卷耳的女主人是贵族,她不需要为生产劳动忧心,所以她采卷耳是有一定内涵的,通过这一行为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这就是通过交感巫术来讲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他人;除此之外,交感巫术通过采摘这一行为,与生殖繁衍结合,使得人从这一系列活动中受到植物的感染,将旺盛的生殖力传给自己,《周南·芣苢》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当然,交感巫术和生殖崇拜不仅仅是在采摘植物方面体现,也在动物方面体现,《诗经》中对鱼类的生殖崇拜也体现了交感巫术,因为其中有大量写鱼的诗歌,涉及多种鱼类以及渔具,如《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除了在诗歌中可以看到设计鱼的意象,在一些出土的文物中也能够看到绘有各种形态的鱼图,这是先民在鱼类身上赋予的特殊意义,两条鱼并列或者交缠嬉戏,或者重叠,是对鱼类生殖能力最原始的表达,这些具有巫术性质的图腾都说明先对繁殖能力的向往。因此先在原始宗教思维中,最强大的是那种图像和所画对象自身特征相结合的神秘力量,也就是这种被赋予的力量,慢慢形成了巫术文化。
想要理解一篇文章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其背后代表的国家文化,正如孟子说过“知人论世”,虽然孟子是认为今人应当将圣贤人士留下来的精神价值转化为符号当下的精神观念,但是后世将“知人论世”认为是,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先了解他所处的额时代背景。《诗经》的教学同样如此,先秦的文化距离现在的生活太过遥远,有些文化习俗是当下不再涉及的,比如巫术文化,比如图腾象征,但是只有让学生对这些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才能产生共通感,才能带着这些文化观念去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他们对文本理解,也能对他们文化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庆霞. 《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李健. 《诗经》中“桑文化”解读——以《国风·氓》为例[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89-92.
[3]李永远. 《诗经》中的巫文化考证[D].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
[4]魏昕. 从《诗经》看仪式中的巫、尸角色[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02):66-69.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