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职护理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2-04-29 06:02翟颖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人文素质课程思政

翟颖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中职护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对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人文素质融入中职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转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探究出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职护理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中职;人文素质;护理教学;课程思政

中职护生是我国职业教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但当前中职护生普遍存在专业基础差、人文素质匮乏的问题。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把新时代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分析了人文素质融入中职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探究新的教学路径,旨在提升中职护生人文素质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质融入中职护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护生对人文素质认知的偏差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侧重于医学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质培育和提升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当前临床医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人文素质缺乏,医患沟通能力欠缺,医疗服务意识淡薄等现象,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在新形势背景下,相比专业知识的传统教学,中职卫生院校更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但通过前期调查结果显示,64.2%护生没听说或不了解人文素质,且68.1%护生认为“护士的人文素质与技能水平一样重要。”从本质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职卫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产生偏差。

(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差

前期调查显示,79%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差,17.5%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中等,3.6%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强,主要表现在认知、勇气、耐心等方面,且均低于国内常模水平,表明中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大部分学生也意识到在护理行业这样特殊的职业中,仅仅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

(三)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与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本质是一致的。因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今,我国大部分中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是由思政课教师担任,其知识结构偏向人文,缺乏医学背景知识,不能很好地把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而医学专业教师虽然具备医学知识背景,但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文素质知识较单薄,在讲授专业课程时,不能很好地结合人文素养进行拓展,实现课程思政。因此,师资配备不合理也是影响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

受课程时数的限制,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医学专业课所占课时的比重较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所占课时比重较少且局限。对临床上常见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医疗纠纷、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技巧等内容,在医学专业教材中涉及较少,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融入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

二、人文素质融入中职护理教学的意义

(一)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医者仁心”是指一名医护人员只有更好的专业技术是不够的,因为医护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服务对象是人,还需要有崇高的医德。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强调的是人们对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权力与价值的关注和追求。对护理学生而言,人文素质主要强调的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良好职业素养。所以,学生只有在正确地引导下,才能将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出色地完成临床护理工作,让患者满意和放心。

(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重点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等专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医学本质的内在趋势,更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现实和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频频报道发生医疗暴力事件,其中,医患关系紧张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评价不再是以单一的技术水平为标准,而是对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要求不断增加。如果一个医护人员缺乏仁爱之心和职业道德,那他给患者带来的不是“救死扶伤”,很有可能是一场灾难。因此,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人文素质融入中职护理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一)转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顶层设计,这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首要条件。教育理念决定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学校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教会学生对人的全面关怀与尊重。因此,在给医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时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整体水平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二)融入人文素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要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文素质丰富”的护理人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则应当贯穿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考虑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认知现状以及课程特点,在不同阶段课程设置中应对人文素质的渗透有所侧重。比如一年级护生应侧重基本素质的培养,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二年级应侧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三年级应侧重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融合型教师

“行为的引导是最好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建设是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前期调查结果显示,54.1%护生认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中职护生人文素质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因为人文素质高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校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邀请医学行业精英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并定期给学生开讲座或者授课,向学生讲授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分享临床案例,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日后更好地融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学校也要扩充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知识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学科融合型教师。

(四)进行课程建设,落实开展“课程人文”

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那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就要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对课程建设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改革,学校各层面给予高度重视。其中人文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病人应有的基本权利,在保证优质技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人文关怀。避免出现医学人文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代替的现象,在考核标准上应更加合理,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

护理专业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和协助精神,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例如《内科护理学》在讲授“流感”一节内容时,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可结合学校奔赴在一线的抗击新冠疫情的优秀毕业生真实案例,让学生能够从身边优秀的校友中学习爱国、奉献、仁爱、慎独的职业精神。

《护理学基础》在讲授导尿术操作时,教师要强调患者感受,因为这项操作会暴露患者隐私,在利用模拟人进行展示时,要告诉学生懂得换位思考和关爱患者,将职业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渗透进课程中,最终能实现共情教育。

(五)融入人文素质进行教学评价改革

1. 改革评价学生方式

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考核。在职业能力考核时,应加入人文素质考核内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例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让学生参与到自身学习评价中,引导其树立客观、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更使课程评价实现多元、全面、客观。

完善实践课程的操作考核标准,增加护士素质评分内容和操作前对患者、物品、环境的评估,重点考查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操作后增加效果评价内容,如护理效果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在技能考核过程中,把对学生人文素质要求融入操作的整个过程,与临床更贴近,也让学生在学校练习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2. 改革评价教师方式

传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都是只关注业务水平,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进行改革,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育人效果贯穿于综合能力考评中。评价维度从单一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授课技巧,向师德师风、人文素质、个性魅力等多维度延伸,以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还将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纳入评教、评学、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完善多维协同育人职责。

四、结语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也赋予了护理教育新使命,召唤新精神。而这种新精神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统一。因此,护理教育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人文素质融入护理教学的路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脑袋,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德技双馨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凯军,崔荣军,胡江平. 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3,26(03):89-90+94.

[2]夏超明. 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素质教育模式探讨[J]. 热带医学杂志,2003(04):492-494.

[3]孙东明,秦清荣. 立德树人导向下思政元素融入护理专业课程教学[J]. 知识窗(教师版),2022(03):15-17.

[4]张蕾. 论医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182-183.

(责任编辑:秦  雷)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人文素质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