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策略

2022-04-29 00:44:03余宝平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互联网初中数学

余宝平

摘  要:“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先进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各个领域中,使其更具创新力和生产力的一种发展新形态。教师将“互联网+”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联系,为数学课堂带来新鲜感,让学生在互联网的引领下,接触丰富的学习资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借助大数据、微课视频、思维可视化、学生实践、云平台等教学手段,可对学生展开引领,帮助学生抓住数学学习的线索。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一、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数学教学本就是锻炼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课程,但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初中生很难在课堂中进行自由发挥,所以要对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全面了解,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数学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一)师生关系不够密切

从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叛逆心理,在这时如果教师没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习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变化。这样一来初中生可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课堂自主学习时间较少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教师既要负责知识的讲解也要让学生有知识的自我理解,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同时,由于教师课程安排较紧凑,学生如果在一个知识点上没能理解,就会造成整体知识掌握得生疏,长期下来不仅会对学生成绩造成影响,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压力。此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有效地锻炼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能通过课下自我练习提升自己,但这样又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认为数学就是学习怎样解题,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被固化,缺乏创新思维,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在数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对教授的知识没有熟练地掌握,不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优化和创新,只是照着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深刻掌握。同时现阶段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生动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优化策略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强化学生的情感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但是这并非意味着需要完全抛弃以往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正确认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对其中的可取之处进行保留和发扬,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和改进。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和实际需求产生了矛盾,需要教师立足于现实情况,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提高和强化。然而,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和教师之间始终有所隔阂,无法实现良性互动,学生对数学抱有一种畏惧心理。就算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也不会主动和教师沟通,向教师请教,以至于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天分。初中数学学习涉及一定的空间想象力,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思维能力较差,无法对相关几何题目进行空间想象,以至于在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对几何图形进行展示,以便学生能够通过立体化的图形理解和认识空间相关知识。同时,还有部分空间想象能力较好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逻辑。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学生进行逻辑性的小游戏,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一扫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障碍,增强数学课堂活力,还能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以此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弱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比如,在开展空间几何图形的知识讲解时,教师若是采用以往的常规性教学方式,单纯地利用点坐标和空间坐标对点的位置进行表示,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上的懈怠,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跟随教师的思维逻辑去寻找各个点。为此,若是教师在某一个将要讲解的点坐标上复制一个学生普遍认识的动漫卡通人物,或者以卡通动漫人物作为各个坐标之间的牵线,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种课堂教学细节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元素,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知识相融合,以此强化学生的认识和记忆。

(二)编制多元预习资料,辅助学生自主预习

为了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初中数学相关课程的主题,在明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收集相关互联网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与制作纸质学案与电子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将纸质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将电子学习资源推送到教室的多媒体平台和班级群中,让学生既可以在学校借助教室的多媒体平台进行自主预习,也可以在家里借助班级群中的文件进行自主预习。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分层的预习资源,这样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在教授“从问题到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初步知识,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1. 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学会用方程描述;2. 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3.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师可以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制作含有以下类似内容的纸质学案:一是与上述教学目标有关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文提炼出可用信息;二是创设与之相关的生活情境,比如:某公司有328名员工乘大巴车外出旅游,已有2辆大巴车可以坐64人,如果要租用44座的大巴车,还需要几辆?三是有关方程的基础概念以及一些例题的解析和步骤,比如找相等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等。教师还可以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电子学案和微课视频,以此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

(三)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发挥“互联网+”教学的独特优势,在互联网上收集和整理丰富的学习资源,将它们设计成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工具、PPT课件、微课视频等进行展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的生动课堂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分析与探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提简单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较难的问题,以此为学生之后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在教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能够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二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每一项及其系数;三是结合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运用图文资料,创设由易到难的三个生活问题情境:①如果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9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②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所用的栅栏总长是19米,花圃面积是24平方米,如果设花圃的宽为x米,怎样列方程可以求出x?③校图书馆的图书两年时间从5万册增长至9.8万册,如果设图书馆的图书每年的增长率是x,怎样列方程可以求出x?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图文信息,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将方程进行化简,要求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以更好地开展新课教学。

(四)思维可视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可视化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使不可忽视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吸收数学的养分。教师将思维可视化融入数学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思维品质,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思维扩散,促使学生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思维锻炼中会熟悉数学学习的特点,知道怎样围绕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填充,拓宽思维框架。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思维可视化,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能够科学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框架,在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软件,打开思维导图,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剖析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笔者先是借助动画向学生展示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交际变化,接着让学生判断,点和圆、直线和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的答案整理后融入思维导图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学生经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能够抓住数学学习的脉络,完善知识框架,懂得依据直线和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

(五)革新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时间范畴内开展的,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对课堂活动进行整体性把控,而无法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严格分辨和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很多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以至于在学生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高,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越来越落后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的两极分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会逐渐对课堂教学活动失去热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远远落后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导致班级内部出现成绩分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必然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知识讲解上,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至于无法对学生进行单一性指导。为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相关教学任务进行规划安排,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充实性。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该注重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同一种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此提高学生和教学方法的适配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自己的课件进行优化处理,以课件和微课视频的方式对知识网络进行搭建。比如,教师在讲解几何知识和方程类的知识时,可以构建目录和子目录。根据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和方程知识中出现的问题对子目录进行丰富和补充,以便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相关知识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目录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完善。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收获良多。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数学课堂中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有效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化,以更加灵活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在课堂中能够跟随教师一起探索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开展教学,以此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刘霞. 试论“互联网+”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途径[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39-40.

[2]孙强. 论“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6):42-43.

[3]翟丽萍. “互联网+”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 读写算,2021(23):21-22.

[4]张智渊. 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36-3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互联网初中数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