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立学课堂”构建路径探析

2022-04-29 15:45张嫣
新教育·科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张嫣

【摘要】小学美术渗透“立学课堂”内容,教师要做更多创新探索,从教学模式改进到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环节调整到教学实践拓展,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出必要调整。让学生立在学位中央、让学生学习空间宽阔、让学科内容丰盈起来、让思维方式多元表达、让主体体验饱满丰富,这都是“立学课堂”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做好深度的教学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教程、学法、训练、活动、实践等内容做优化设计,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立学课堂;构建路线

所谓“立学课堂”,是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学生学习空间和教学内容,改变教与学的单向度线性结构,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展开分级构建,建设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渗透“立学课堂”模式,教师要有主动探索的意识,对“立学”概念有深入理解,对“立学”手段有更多的研究,这样才能做好渗透和融入,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和品质。

一、让学生立在学位中央

学生是学习主体,这是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共识。如何才能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呢?教师要从诸多方面做出积极探索。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整合时,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做决策,对教材内容做分析、对校本课程做优选、对实践活动做筛选、对生活对接做设计,以提升教学适合性。其次,美术学科教学需要一些活动的支持,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围绕学生要求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再次,学生进行美术展览、美术观察、生活写生、手工制作时,需要有材料的支持,教师要做好生活调查,为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材料。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对学情有及时的把握,针对学生学习要求做教学调整和设计。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色彩的和谐》,教师先展示一些图片信息,对“邻近色”概念做解读,并让学生做归结,找出一些颜色的邻近色。如黄色—黄绿色—绿色属于邻近色,红紫色—紫色—蓝紫色也是邻近色。为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让学生透过教室窗户做观察,对校园景物颜色做观察判断,找出一些邻近色。学生都非常主动做观察,很快就有一些发现。如花园中浅绿色的植物,与水池中的深绿色非常接近,呈现邻近色。如黄橙色的花朵与橙色的树叶也是邻近色。教师对学生观察发现做评价,对邻近色特点做专业分析,为学生带来更为专业的指导。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邻近色创作一幅画,创造出一些和谐的美。学生对邻近色有一定认识,自然能够展开学习行动。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做观察,适时给予一些技术讲解,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美术作业。经过一番探索和操作,学生美术作业都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找出一些典型的作品,在班级内做公开展览,组织学生做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美术学习带有创造性,学生对一些新鲜的学习内容有主动探索兴趣,教师做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做生活观察,都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在组织学习活动时,给学生带来更多主动选择的机会,都能够体现主体教育的原则。主体教育与因材施教高度吻合,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化,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才能做好位置设定,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服务,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有更多成长。

二、让学习空间立体呈现

美术学习需要时空条件的支持,教师要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训练等内容做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时空,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建立立体认知基础。美术学习不能固守在教室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生活观察、自然欣赏、学习交流等活动,需要拓宽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必要时要借助网络展开互动学习,延伸学生学习视野,拓宽学习时空,其学习体验和认知也会更为立体。学生对课外训练学习有更多期待,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要求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活化学习,势必对学生形成心灵触动,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

教师现场做示范操作,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启示,其助学效果会更好。特别是美术创作性学习,学生大多缺少方法支持,如果教师能够现场做演示,学生会积极响应,展开模仿性学习,其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加。如教学《快乐刮画》,教师给每一个学生都发了一张刮画纸,并对刮画纸做介绍:这是刮画纸,纸张的上面涂上了一层黑色的蜡,用不同工具来刮掉一些黑蜡,便会露出底色,这些底色都非常鲜艳,自然成就一幅画面。学生对刮画操作比较陌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教师拿出一根牙签,开始现场操作,并让学生做观察:利用牙签操作,可以将黑色的蜡刮掉,形成点线面的组合图形,牙签的使用要注意角度的选择,还要利用不同力度,这样才能创作不同的美术效果。学生一边观察教师操作,一边展开模仿学习,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活跃起来。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学习机会,教师现场展示一些其他班级同学的刮画作品,学生都能够认真观察,并找到自己的设计路线。学生进入自己创作学习环节,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学习表现做观察,并及时做出方法指导。

学生对刮画比较生疏,教师现场做操作示范,现场展示其他班级学生作品,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学生进入操作环节,教师跟进指导,确保操作学习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对新鲜事物存在探索主动性,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学生积极回馈,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美术课堂成为学生独立创作的场所,学生有充裕的时空条件,其学习呈现高效性。“立学课堂”追求主体教学,教师让学生主动展开研究和制作,学生学科思维顺利启动,制作获得圆满成功,学生感知体验更为丰富。

三、让学科内容丰盈起来

美术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时,要做优化处理,对教材内容做增删处理,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吸纳一些校本课程内容,或者是借助教辅材料,或者是利用网络展开素材搜集,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机会。学生对课外的内容有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教师要做好筛选和整合,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内容。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做信息搜集活动,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内容支持。特别是网络信息搜集,这是学生比较受用的学法应用,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指导,给出一些关键词,设计一些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信息搜集整合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实践,学生敢于接受挑战,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学习和锻炼。如教学《彩墨脸谱》,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京剧中的一些脸谱图片,对这些脸谱的特点做介绍。脸谱是人物造型的主要工具,带有鲜明的写意性,具有夸张的特点。在脸谱绘制中,将美术中的“点、线、色、形”等做变形、统合处理,形成气韵生动的美术作品。为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感知和体验,教师专门挑选一些人物做脸谱分析。如关羽、曹操的脸谱对比,一个忠勇、耿直,一个阴险、狡诈。在脸谱制作任务布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对脸谱制作材料做具体分析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逐渐找到创作的感觉,开始对脸谱制作充满了期待。教师推出一些脸谱模板图片,让学生做具体观察,并对制作步骤做规划和展示,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学生进入脸谱制作环节,教师利用多种渠道展开辅助,邀请学生家长给予协助,确保脸谱制作顺利展开。在脸谱成品展示环节,教师挑选一些优秀作品,让这些学生做经验介绍,并利用图片形式推荐到家校微信群,让更多家长能够欣赏到这些美术作品。

教师先对脸谱特点做介绍,这是知识储备环节。学生对脸谱特点有了一些了解,然后研究制作材料的选择,很快就进入到制作环节,教师及时做技术支持,甚至邀请学生家长给予必要协助,都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辅助,确保学生制作行动能够圆满成功。从学生制作效果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脸谱制作行动取得不错效果,学生获得更多锻炼。教师要求学生做自我点评,让学生介绍制作经验,为学生带来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学生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体验会更为丰满。

四、让思维方式多元表达

美术学习带有创造性,教师组织学生做美术知识积累、美术写生训练、美术手工制作、美术社会调查等学习,都需要一些学科思维的支持,学生大多没有思维方式应用的研究经历,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及时做出引导和组织,让学生在不同学习活动中运用不同学习思维,展开创造性学习和探索,自然成长学科综合能力。学生对美术学习有不同期待和认知,教师要做好思想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方法支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具体体验中成长学习能力。“立学课堂”追求多元化、情境化、立体化,教师从诸多方向展开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帮助学生自然建立完善的学习认知体系。

让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这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目标追求。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知呈现差异性,在美术创作中也有不同追求,教师要创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展开个性化探索和学习,在自主实践中形成美术能力。如教学《陶泥的世界》,教师拿出一些陶瓷器皿:这些都是属于陶泥作品,经过不同工艺制作而成的,先做细致观察,然后结合教材阅读,了解陶泥制作的工艺,介绍这些陶瓷器皿的特点。学生对这些陶瓷器皿比较熟悉,都能够结合阅读材料做特点介绍,课堂交互气氛逐渐建立。为调动学生实践热情,教师设计制作任务:回家之后,自行寻找一些适合的泥巴,尝试制作陶瓷器皿,或者是一些人物、动物的塑像,准备参与集体展示活动。学生对雕塑活动比较感兴趣,自然会积极响应。在材料准备和操作过程中,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做指导,确保学生课外制作活动顺利展开。经过精心准备和悉心研究,学生终于找到制作的要领,成功制作出一些陶泥作品。在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拍照的形式,将自己的作品照片发送到微信群,教师组织学生做互评活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利用美术成品做观察组织,为学生提供直观学习情境,然后设计制作任务,做全程指导,为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探索的热情。学生借助不同渠道搜集制作材料,搜集一些制作方法,其实践活动带有创造性,对历练学生学科思维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学生进入制作环节后,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最终能够克服困难,赢得操作胜利,这个过程具有更高训练价值。

五、让主体体验饱满鲜活

教育呼吁个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美术学习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做教学组织,对训练形式、实践内容、美术创作、手工制作等学习形式做优化处理,强调学生学习体验认知的构建,都能够创造更多教学成长点。美术学习需要能力迁移训练,教师适时设计知识内化训练任务,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训练,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学科素养培养的机会。美术学科有自身特点,教师渗透“立学课堂”模式内容,与学生学习诉求高度契合,其应用价值更为丰富。“立学课堂”追求学生主体体验的饱满和鲜活,教师要做好教学调研,为学生学习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充分了解学情,这样才能提升设计的适合性。“立学课堂”追求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基础做训练组织,推出一些学习活动,学生会积极响应和回馈,其训练效果更为突出。如教学《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彩灯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做观察和讨论。学生对元宵节挂彩灯现象比较熟悉,自然能够主动展开观察和交流。为激发学生美术学习主动性,教师设计系列性训练活动:其一,做好生活观察,利用照片形式,搜集身边的彩灯信息,提交到网络交互平台,如果生活中没有发现,可以从网络上做信息搜集;其二,自行寻找制作材料,根据信息分析,或者是借助网络做制作学法搜集,在家长协助下,制作个性彩灯,如果有可能,将制作成品或者照片带到学校,参与集体互动交流活动;其三,对制作彩灯过程,或者是制作方法做重点推介,拍摄成视频,推送到班级交互平台,为更多同学带来帮助。学生对系列活动有浓厚参与热情,纷纷行动起来,展开具体的制作行动。

在这个训练设计环节,教师设计诸多训练任务,学生都能够积极回应,说明教师训练任务选择是比较合适的。第一个任务是观察学习,学生在生活条件下展开信息搜集,能够建立更多直观体验。即便是利用网络搜集相关信息,也需要筛选和比较,对其审美观培育也有帮助。第二个任务是制作设计,学生对手工制作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求家长给予必要协助,极大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其学习体验会更为深刻。第三个任务是视频制作,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训练任务。学生针对制作体验做经验介绍,以视频形式做推介,展开网络互动交流活动,都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美术学科渗透“立学课堂”内容,教师需要正确处理诸多问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需要落实、学生学习空间需要拓宽、学生学习内容需要丰盈、学生学习思维需要创新、学生学习心志需要历练,这都要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立学课堂”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高度契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践价值,教师将“立学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到美术学科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以顺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袁丹.开启“共享式”教学模式,点亮小学美术精彩课堂[J].学苑教育,2021(36).

[2]沈凯华.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01).

[3]胡静.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探索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新方向[J].美术教育研究,2022(04).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