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凉
【摘要】历史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建设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理清评价内容、创新评价形式、组织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动评价、档案评价、测验评价中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优缺点、建立学习路径方法、提升其学习品质和效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核心素养;策略
历史学科教学评价方法众多,教师要做好精心筛选,积极推出自主评价、互动评价、档案评价、测验评价等多种操作机制,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客观评估,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必要参数。教师科学利用评价手段,能够为课堂注入丰富动力,也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进行学科学习。评价方式要追求灵活、科学、客观等目标,教师对学生学习做观察、调查、分析、检测,都能够获得最有价值的评价信息,对学生展开全面的学习评估,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自主评价,明确学习目标任务
学生自我评价是最为常见的评价形式,教师要在组织评价时,给学生以明确的操作指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核心,在不断自我调整中探索学习新路经。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是对知识学习的归结和升华处理,其助学作用更为丰富。
1.自评目标化
历史学科学习内容众多,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记忆,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度发掘,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规划清晰路线。学生对学科学习情况做不定期不定时的自主评价,养成自评的习惯,能够不断矫正学习方向,为自主学习增添更多动力。历史日记、学习反思、活动小结等,都属于自我评价范畴,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自评学习,能够获得丰富学习成果。
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课堂导学环节,教师播放视频《大隋风云》,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认识,自然有浓厚的观看兴趣,教师做教学引导,让学生观看隋朝开凿大运河相关示意图,对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展开深度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梳理科举制度相关内容,包括科举制度对以后中国历史带来的重要影响。为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设计了学习反思任务:隋朝开凿大运河、创建科举制度,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选择一个点展开深度解析,写一篇历史日记,准备参与交互活动。学生领受任务后,重新阅读相关内容,选择适合的角度展开思考,以丰富日记内容。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展开引导,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信息,为历史日记操作提供一些素材支持。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个性看法,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让学生自然建立学习评价意识,这对促进学生学科认知成长有一定帮助。
2.操作自主化
自主评价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教师需要在评价取点、评价形式、评价分析等方面做出一些提示,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评价环节,在自由选择中找到评价支点。历史学科学习评价形式众多,教师鼓励学生建立自评意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围绕学生学习情况展开评价组织,给学生带来自我总结的机会,这对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启动有一定帮助。如《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生对相关内容做梳理性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研究性讨论,并鼓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做梳理,形成知识点表格,看谁的梳理更为全面。学生对知识梳理学习活动最为熟悉,自然能够积极回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知识梳理进展顺利。学生主动梳理相关知识,这个操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性学习,对自我学习效果做理性分析和归结。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做集体评价,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其组织效果更为显著。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时,能够带来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
二、互动评价,理清学习优势缺陷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动性评价时,要设计一些适合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和学习中达成学习共识。历史知识梳理、历史案例讨论、历史故事讲述、历史信息荟萃等,都可以与互动评价相结合。
1.活动灵动化
互动性评价,大多在学习小组内展开,教师要对活动内容、活动程序、活动组织展开创新设计,确保互动评价的顺利展开。小组互动评价、班级集体评价、竞赛检测评价、知识抢答评价等,都带有互动属性特征,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成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在教学《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岳飞的《满江红》歌曲,学生对这首歌都比较熟悉,很快进入到学习环节。在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岳飞这个人物做评价: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名将,但他却冤死在朝廷之中,有人说岳飞是“愚忠”,也有人说岳飞死得其所,还有人将朝廷腐败归罪于秦桧一人,你对此如何看呢?学生对岳飞这个人物比较熟悉,自然有不少个性观点的呈现。教师对学生观点做梳理,挑选一些典型案例做重点推介,要求相关学生做观点解读,将集体展示活动推向高潮。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思考讨论角度展开组织,对学生的观点做梳理和归结,推选出典型观点,这是比较有调动性的评价,对学生形成多重激励。
2.组织开放化
学生进入互动评价环节,教师要做好具体的组织工作,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其互评激发效果会更为突出。鼓励学生开诚布公地展开互动交流,知无不言且言无不尽,将评价作为合作学习重要任务,为学生提供理性思考的机会。特别是历史观察、社会调查、信息整合、案例讨论等历史学习任务,需要借助集体力量,教师组织学生进入互动环节,展开互助评价,能够带来更多学习成效。
历史学习活动创新组织时,教师要广泛征询学生意见,这样可以提升活动设计的适合性,学生在主动性学习中获得的认知会更为丰富。在教学《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小组集体活动: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都比较发达,集体选择一个内容,展开小组讲述活动,详细介绍你知道的信息、故事、典型人物。如开封、临安古都介绍,宋词、元曲梳理,包括一些著名词人、杂剧作者的故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阅读兴趣,因为在其他学科也有涉及,自然能够引发共鸣。在学生讲述过程中,教师巡视班级,要求学习小组将成员表现做具体评价,这些评价信息要记录到学科档案之中。小组学习活动没有固定要求,学生可以自由讲述,展示气氛和谐,大多数学生都有超水平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做归结评价时,重点推荐一批优秀学生,要求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其评价激励作用呈现出来。
三、档案评价,建立学习路径方法
教师适时推出档案管理机制,将学生个人学习作品和学习表现信息,以档案形式搜集起来,吸纳一部分学生参与档案更新管理,可以系统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其评价作用更为丰富。学科档案建设有多重通路,教师需要做优化设计。
1.建档系统化
教师设计“学生学习历史成长档案”,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以信息记录的形式存档,可以为阶段性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便于管理,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以电子信息形式进行记录、存储、调用,方便学生的查询和监督。档案组学生对平时学习数据做搜集整理,及时更新档案内容,将多种数据做定期整理分析,为教师阶段性评价带来信息支持。
教师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实践性学习经历,由此形成学科认知会更为真切。如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教师在课前预习设计时,要求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和信息,以网址链接、图片、视频等形式,推送到家校网络交互平台上。学生对这类学习任务比较有兴趣,参与热情很高,搜集到的信息也比较丰富,教师做筛选,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做重点表彰,责成档案组学生将相关评价信息添加到位。这是一个学前任务,也是最为平常的学习活动,教师却渗透了评价内容,利用档案记录做激励和调动,给更多学生带来触动,这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一定帮助。
2.查档便捷化
学生参与档案管理,为查档带来更多便利,教师组织学生对档案信息做归结处理,及时搜集评价信息,鼓励学生随时进入档案页面查档,对学生档案管理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学生对学习档案有了更多关注,自然能够对接平时学习和矫正学习方向。学生关注学习档案的建设,自然生发更多内驱动力,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展开评价活动,能够获得预想的组织效果。
学生对自身学科档案情况最为关注,教师组织学生开设网络查询平台,为学生提供随时查档的便利条件,这样也能够发挥档案评价的激发作用。如教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内容,掌握其他科学家的事迹,介绍科学家的成就,对四大名著做梳理。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都一定认识后,教师推出班级集体知识竞答活动,活动程序设计很简单,教师投放问题,要求学生做抢答,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减分,相关数据要记录入档。学生明确竞赛规则后,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课堂学习气氛火爆。在这个教学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其相关分数也都记录在档,成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四、测验评价,提升学习效率品质
教师组织阶段性测验,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客观了解。在测验设计时,教师要从操作形式、命题方式、题型选择等方面做创新设计,以提升评价准确性。
1.形式多样化
教师推出测验评价活动,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具体测评,可以获得客观评价数据。测验形式众多,教师需要做优化设计,组织学生展开笔试、口试、制作等活动,都能够形成学科检测效果。笔试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师要对笔试做创新设计,推出选做题、开放题,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笔试规模设计需要创新,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利用小考试搜集评价信息,其组织效果会更为丰富。
如教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师先要求学生背诵“朝代替代歌”,对我国历史做纵向梳理,然后展示一些历史资料,对台湾、郑成功等相关信息做进一步整理,设计了课堂小测验,将相关知识做集中复习巩固。为体现学习开放性,教师推出学习小组内部测验评价机制,要求学生进入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出题,让学生成员抢答这些题目,根据抢答情况,对小组成员做具体评价。任务下达后,学生行动迅速,评价气氛逐渐形成。教师深入观察,及时做出干预,解决评价中遇到的问题。一个小组内部测评活动,为学生带来互动学习环节,学生负责设计题目,学生组织抢答竞赛,将评价与竞赛相结合,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学生对自身表现比较看重,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评价设计,其助学作用更为突出。
2.命题多元化
历史测验试题设计时,教师要追求题型的多样性,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等,还要增加一些连线题、识图题、设计题、实践题等,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不同测试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做测验设计,以提升测验的实效性。历史测验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师要对学习内容做细化处理,推出一些新意测验题目,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深度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测评考试时,要对测验内容做精心筛选,以提升评价效率。如教学《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部分内容,教师主要围绕“四大名著”展开测评设计,推出了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特别是《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如小说的地位、传播、影响等内容,让学生对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做梳理,对小说主题展开深度思考。学生对《西游记》最为熟悉,教师有意识渗透相关内容,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测验归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知识构建存在的问题做重点分析,对学生突出表现做集中表彰,给更多学生带来学习激励。历史小测验随时可以进行,教师要注意科学利用测验手段,引导学生做历史知识梳理,形成巩固成效。
历史学习要遵循学科规律,教师在学习评价设计时,要有创新组织,精选评价形式、丰富评价内容、关注评价效果,强调评价的开放性、实践性、灵活性、多样性,为课堂学习注入丰富动力,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学科学习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检测和书面作业批改是最常见的评价方式,学生难以从教师评价中形成心灵触动,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诉求有客观分析,校准评价设计方向,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汝娟.初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培育的着力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0).
[2]李爱珍.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0).
[3]孟建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课堂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编号:MJYKT2020—05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