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馨
[摘 要]新形势下,发展学前教育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领域和重点任务。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美育理念成为学校教育各学段的重点关注课题。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美育理念创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的思考,立足学情分析,创新教学设计,融入课程思政,寓音乐美于素养美,以实现“以人为本,以美育人,立德树人”,充分论证了美育理念融入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必要性。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为例,勇于创新探索音乐课程“项目化”的实施方法,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贡献力量。
[关键词]美育理念;以美育人;项目化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J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9-0026-03
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江苏启动仪式回顾了近十年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显著成果。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幼儿园入园率98%。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重点任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成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创新理念、立足起点、履行责任、明确目标,继续有力推动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每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美育工作成为各学段教育中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从扎实基础知识学习着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以期提升音乐专业素养,提升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因此,如何使本专业学生能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如何在学前阶段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以美化人,立德树人”,成为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美育理念创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新时代幼儿教师的必备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应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引领,融美育于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各学段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力构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学前教育工作”有效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科学定位课程目标,以“一条主线”将专业技能课程贯穿起来构建项目教学,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开设课程中注重审美体验,培养专项特长,以提升艺术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以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文化理解、启发审美感知、培养审美素养、拓展艺术表现、重视创意实践、完善人格修养,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备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担当感。[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研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领会文件精神,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设计,围绕“以人为本,以美育人,立德树人”将美育融入课程思政,在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注重实践,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注重“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培育学生的音乐专项特长及扎实音乐技能。
作为培育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音乐专业教师,我们应深化教学改革,渗透课程思政教学,重视音乐教学“以人为本”,在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重视音乐审美体验,培育学生的音乐专项特长,提升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专业技能水平,培育具有音乐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
二、美育理念贯穿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全过程
(一)学情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1.专业基础薄弱,创新教学设计
笔者发放问卷共536份,参与人员均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其中2017级20人、2018级29人、2019级139人、2020级348人,有效问卷536份。
通过调查分析,7388%的学生音乐学习零基础,2127%的学生音乐学习有1—3年基础,仅有485%学生有5年以上的音乐学习经历。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基础薄弱。
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一上学期开设的音乐专业技能课为《乐理与视唱练耳》,24课时。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为《钢琴基础》《声乐与儿童歌曲演唱》《幼儿音乐教育》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学前教育学生入校学习的首要专业技能课。传统教学中,课程分为乐理(理论为主),视唱练耳(注重实践)两部分。通常,无音乐专业学习基础的学生认为理论学习较为枯燥,无法扎实掌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创新?笔者认为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均需体现“新”。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形成学习氛围;学生以“主体”身份加入课堂,课程内容以“理论+实践”形式有序展开。以“节奏节拍”章节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幼儿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活动流程中,通过“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练习;成语、谜语、短语的节奏朗诵练习;儿歌、童谣的练习;语气的游戏;嗓音的音响游戏;节奏朗诵小品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幼儿园游戏与活动指导》课程,思考并实践“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教学内容游戏化,充分调动积极性
将传统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创新为寓教于“乐”(音乐)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在过程中实现了“项目化”教学,即为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设计中,启发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教學目标中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展目标,如在“节奏节拍”的游戏设计中,进行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练习。学生围坐一个大圈,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拍手,匀速地拍打四拍,实现音符“音响化”,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即一拍并进行“你好,你叫什么名字?”的互动游戏:
“我叫豆豆。”
“豆豆,豆豆,很高兴认识你,我们和豆豆在一起。”
游戏继续: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宝宝。”
“宝宝,宝宝,很高兴认识你,我们和豆豆、宝宝在一起。”
游戏继续:
“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妮妮”
“妮妮,妮妮,很高兴认识你,我们和豆豆、宝宝、妮妮在一起。”
……
所有学生均参与,完成游戏。
在熟悉游戏玩法后,可以加入“语气的游戏”,如何通过音的强弱让学生表达“开心的、愤怒的、急切的”等情绪,在实践中掌握“力度”的概念。综上所述,此游戏可组织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拍打节奏可以实现其健康领域协调性的发展,亦可以实现语言能力、社会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融入了“学”与“教”。
3.寓音乐美于素养美
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教师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呈现音乐的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实现音乐的价值和功能。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即教师作为“审美把关人”,围绕“审美”展开教学,遴选经典作品,启发审美感知,培养审美素养。
在提升学生音乐专业素养的过程中,笔者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音乐作品为媒介,聆听音乐,让同学们明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章节,须遴选学生熟悉的曲目,让他们浸润在音乐中。同时,充分感受音乐的美。为培育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在课堂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歌,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以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二)课程思政充分融入教学过程
1.以人为本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全班学生安装“云班课app,课前上传谱例、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成立学习小组,选拔音乐基础扎实的学生担任组长,督促小组成员完成课前预习-拎清重难点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的学习;课中以轻直播的方式进行答疑,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布置作业在头脑风暴版块,鼓励学生学会总结课程内容,判断已掌握、不熟练和未掌握的知识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鼓励每一个进步的学生,不断激发其学习自信心。从“没有任何学习基础,担心自己学不好基础理论课程”,到“原来乐理课可以这么有趣,理论知识也可以这么有趣地理解,也可以轻松掌握每节课的每个知识点”。
2.以职业意识促进学风建设
对于“您是否想成为一名幼儿音乐启蒙老师”的问题,653%的同学坚定职业理想,347%选择了否。
从大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起,笔者重视通过美育激发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学习兴趣、启发同学们的职业意识,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设计发掘同学们的艺术潜质,增强音乐技能课程学习的自信心,9154%的学生重视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注重同学们的职业意识养成,不断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在音乐专业课程学习中熟练掌握技能,以呈现精彩的幼儿音乐启蒙课。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上通过音乐课堂得以传承。
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在幼儿园音乐启蒙课程、早教机构声乐课中渗透美育理念,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渗透奥尔夫音乐治疗,通过节奏、韵律教学帮助自闭症儿童收获成长,激发“以美启智”。目前在美育的积极影响下,自闭症儿童症状有所好转。
在了解所学的音乐专业技能课程渗透美育理念中,学生反馈《乐理与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分别占比9235%、9179%。
三、创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成果显著
(一)勇于创新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师应注重将音乐教学能力融入在音乐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如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音阶教学中,通过柯达伊音阶手势:“Do是一个小拳头,Re是一个小滑梯,Mi是一个小平台,你真棒呀倒过来是Fa,Sol是小门对对立,La是小手拉起来,Ti是食指指天空,后面跟着一个高音Do。”聆听并演唱儿歌《Do-Re-Mi》,从感受美、注重听觉感知入手,训练音准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在人才培养中,以音乐技能为重,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小组练习启发学生思考幼儿音乐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以确保在见习、实习阶段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改革研讨中,系领导通过毕业生访谈得出,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课程所学确保幼儿音乐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笔者以《节奏节拍的情感表达》为题,参加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获二等奖,申报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培育《基于美育理念的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在2020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2021年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音乐疗法改善4-5岁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个案研究》。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育工匠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音乐知识素养、音乐技能素养、音乐教学素养、音乐理念素养,将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根据各个素养提升的难度,合理分配学时。素养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练习,所需课时较多。这需要教师在课堂能将各素养凝练,寓教于乐。如在《钢琴基础》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中重复的“机械”练习,教师更重视音乐情绪的表达。以“故事化”“形象化”呈现乐曲。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将“审美”意识渗透于视谱、读谱、唱谱、奏谱,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视谱、奏谱过程中,也不断提高音乐素养,通过分手练习、两手弹奏、分小节练习、拎出乐曲难点部分练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熟练弹奏乐曲的方法,课程教学、课后练习均充分融入“工匠精神”理念。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乐理与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声乐与儿童歌曲演唱》《儿童舞蹈编创》课程中所学知识熟练应用于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的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如组织小班歌唱活动演唱《小青蛙躲猫猫》,讲解作品曲式结构,分析调式及节奏型。组织教案撰写,明确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融入美育理念。首先通过诵读歌词的方式掌握其节奏,通过弹唱歌曲、歌表演激发小朋友喜爱音乐及音乐表现力,以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项活动组织。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设计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例如: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在“钢琴弹奏、儿童歌曲弹唱、歌表演”等模块组织专项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专业汇报演出,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技能的平台,激发专业学习能动性;组织模拟教学活动,通过撰写教案、模拟说课、模拟讲课,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校企联动,在专业见习、实习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强化音乐专业素养。
注释: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