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及共同发展

2022-04-29 16:07廉明子张莉
当代音乐 2022年9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融合创新美声唱法

廉明子 张莉

[摘 要]美声唱法是基于欧洲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而来,与我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有着显著的差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不同,给人的体验也不同。所以,声乐演唱者应当在学习掌握两种唱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演唱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取舍。从声乐学习、研究的角度而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演唱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在呼吸、共鸣腔体、声音的位置以及咬字吐字等方面又存在相似之处。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两种唱法的相似之处,然后提出两种唱法相互借鉴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后探讨二者发展未来走向,希望为广大声乐学习者正确认识两种演唱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9-0185-03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似之处

(一)呼吸的运用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但都十分注重气息的运用。[1]在声乐演唱当中,声音的圆润与流畅,与气息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声唱法训练体系讲求自然的呼吸,演唱时适宜采用胸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呼吸,这种技巧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让胸腔、腹肌等部分之间保持协调,从而增强演唱的表现力。民族唱法训练体系同样也十分注重呼吸的运用,气息主要来源于腹腔部分,通过大量的演唱实践来掌握呼吸的技巧。由此可见,美声与民族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唱法,对呼吸运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都认为演唱时需要借助腰腹部的力量,歌唱艺术最终的效果与呼吸技巧密切相关。在演唱时,演唱者可以尝试运用平躺睡觉时呼吸的方法,因为人在睡觉时,整个身体的状态都会显得极为放松,可以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腹部肌肉的训练力度也会因此增强,通过长期的练习之后,可以改为直立体位的方法,进一步加大对腹部肌肉的练习力度,直到可以结合演唱需求灵活地运用腹部肌肉群,更加自由地运用气息。

(二)共鸣腔体的运用

在共鸣腔运用方面,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同样重视共鸣在演唱实践当中的功能。美声唱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美声唱法的训练体系来看,可以结合不同声区的特点,划分各部分腔体的功能,演唱歌曲中的高声部分时,应主要借助头腔共鸣,其余区域的共鸣为辅,也就是美声演唱当中所说的“高位安放”;演唱歌曲中的中声区部分时,应主要依靠口腔共鸣,其余区域进行辅助;演唱歌曲的低声区时,应主要借助胸腔部分,其他部分负责辅助,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体现低声区的魅力。民族唱法要求发声清晰明亮,所以也需要运用不同的共鸣腔,才能获得丰富的演唱效果。实际上在演唱歌曲时,两种唱法所使用的共鸣腔体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而对于控制力度、运用技巧却极其相似,

(三)声音的位置

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均认为在实际的演唱当中,发声器官应当尽量保持放松,具体包括牙齿、下巴、嘴唇和舌头等多个部分,通过减轻喉头及声带的压力,确保演唱时可以发出更为动听的声音。著名声乐家沈湘同样也说过,优美的声音可以让人的情绪变得兴奋,但要想获得最为理想的发声位置,却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首先要确定头腔共鸣所对应的区域,通过恰当地运用共鸣来发出自然、流畅的声音,找到所对应的区域之后,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强化练习,来不断增大音量,达到“高位安放”的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演唱当中,不能因为想要获得明亮的声音故意加大力量,给喉头和声带造成过重的压力。自然、悦耳的声音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获得,对演唱者而言,唯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认真训练,才能通过灵活运用声音技巧来提升演唱的效果。

(四)咬字、吐字的方法

在演唱声乐歌曲时,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都对咬字、吐字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演唱者而言,咬字与吐字也是演唱歌曲时的难点,因为语言文字是演唱歌曲的关键所在,但传统训练方式侧重于发声,对咬字技巧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民族唱法讲求咬字清晰、准确,注重字头、字腹以及字尾的处理,要求做到依字行腔,要通过咬字来展现民族唱法特有的意韵。而美声唱法源于西方,比较注重声音的流畅度,要求做到以声带字。但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认为在演唱时必须满足“字正腔圆”的要求,说明对这两种唱法而言,“字正”都是先决条件,一定要达到“字正”的要求,才能顺利地演唱,如果字不正,声也不会美。演唱歌曲时如果想获得“字正腔圆”的效果,首先要把音乐旋律与歌词结合成一体,也即字调与音调要保持一致,其次要做到自然的演唱,大部分语言的字音都可分为两类,也即元音及辅音,在发不同的元音时,嘴唇、舌頭以及口腔的状态都不同,但元音需要借助共鸣才能发声,唯有使用共鸣技巧发出的元音,才会显得明亮、纯净。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互相借鉴原则

(一)以更好的发展为共同目的

两种唱法都是对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的反映。[2]因此,在普及两种唱法时目标必须保持一致,要从各个方面着手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两种唱法都能得到进步。首先,要打破思维层面的局限。在演唱歌曲时无论采用何种唱法,只要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能够清晰地表达歌曲的内涵,都应当视为优美的声音。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唱法,只要能做到合理地运用发声技巧,展现作品的内涵并感染听众,就是值得称赞的。比如歌手迪里拜尔,她所演唱的歌曲韵味十足,嗓音极为婉转,让无数听众为之沉醉。宋祖英也十分擅长运用民族唱法来演唱声乐作品,她所演唱的歌曲《好日子》《兵哥哥》等,不仅情感充沛,歌声更是悠扬悦耳,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毛阿敏倾情演唱的声乐作品,每一首都十分真挚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从山西地区走出的歌手阿宝,嗓音粗犷,风格豪迈,获得众多歌迷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在演唱歌曲时,无论演唱者选择何种唱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演绎歌曲。只要演唱的歌曲具有个性特色,就属于美好的声音。最后,不同唱法之间取长补短,大胆创新。不同唱法之间应互相借鉴,彼此进步。声乐艺术的形式理应百花齐放,各家争鸣。如果全世界每个国家的人都采用相同的方式唱歌,长此以往必然会引来听众的厌倦。而艺术的价值在于熏陶人,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只要能够让人觉得舒适的唱法,都值得推广和学习。

(二)坚持声乐唱法的多样性

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的语言、习俗都有鲜明差异,所形成的声乐艺术也全然不同。不同唱法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自身的“民族性”。因此,研究分析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并积极创新,是促进两种唱法发展的前提条件。两种唱法之间相互学习的意义在于形成风格更为突出、形式更为丰富、音域更加宽广的歌唱形式。合理的借鉴也是促进民族声乐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致力于创新的同时,需要借鉴民族唱法的优势,要熟悉不同地区民族唱法的风格与特色,才能把握好融合借鉴的分寸,使传承与创新得以相互统一。

两种唱法在借鉴对方优势时,不能仅从表面上进行复制照搬,而是要考虑演唱者自身特征、歌曲风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借鉴气息训练方法时,要结合自身需求;借鉴共鸣技巧时,要把握好尺度,此外还要注意避开一部分误区。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保留原本的优势,不能忽略咬字的重要作用,不能由于追求音量而导致肌肉紧张,在运用混声技巧时,注意不能变成虚唱,不能只注重声音而忽略了情感。美声唱法融合民族唱腔特点及技法的同时,同样也需要避开误区。比如过于注重发音而影响技巧发挥,过于注重口型表情而导致气息乱,影响歌曲演唱,或者按照自身意愿随意处理音乐旋律等。

(三)坚持以观众市场为原则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都应当根据时代发展、市场需求,互为补充,而非相互抵消。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努力地学习美声唱法在共鸣、发声方面的优点,不仅不会影响原本的民族性,反而能够提高民族歌曲演唱的水平。而中西不同唱法之间的结合,同样需要充分地汲取美声唱法的优势,来提升民族唱法的水平。许多歌唱者之所以能够在两者融合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也是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世界乐坛中长盛不衰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美声唱法毕竟来源于西方,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我国受众自娱自乐的审美习惯,所以,在演唱艺术歌曲时,应适当地汲取民族唱法的部分特征,将民族声乐元素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可以将民族唱法当中的咬字吐字技巧用于歌曲演唱,增强歌曲的意韵,使歌唱既具有审美性,

又具有娱乐性,从而迅速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同。以新疆歌手迪里拜尔为例,她恰到好处地将传统维吾尔族歌曲演唱方式,与美声唱法技巧进行结合,巧妙地解决了两种唱法之间的矛盾,从而获得最出色的演唱效果,也因此受到许多听众的欢迎。

三、“中西结合”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然

学术界及音乐界都认为“唱法”并不是纯粹的技术概念,同时还涵盖作品风格、演唱技巧等多个方面,因此具有十分显著的综合性。美声与民族是两种不同的唱法,需要从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等方面着手,积极寻求突破,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进步,在传承优秀民族声乐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使我国声乐艺术推陈出新。

(一)“中西结合”的走向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进行融合之后,可以借助自身独有的模式充分体现其感染力,尽管两者在声乐表现上存在不同之处,但也有相似点,所以,民族唱法可保留自身风格韵味,再汲取美声唱法的精华,并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唱法风格。“中西结合”可以让两种唱法共同发展,从而加快国际化的速度。兼容不同唱法的优势,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补充完善传统的唱法体系,为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许多演唱者的歌唱实践来看,声乐艺术表演者不仅能够巧妙地运用美声唱法演绎西方声乐作品,还可以采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歌曲,从而更好地展现我国歌曲丰富的内涵。

民族文化的进步与时代背景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艺术推广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够获得受众的支持。艺术发展不仅需要大胆的创新,还需要融合不同的观念。中西方不同唱法的结合可以为民族唱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更為新颖的表现形式,还能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从地方歌曲、传统戏剧当中汲取精华,并且在演唱实践当中加以运用,通过不同形式之间的融合,形成符合汉语言特征,运用科学技巧发声,并且满足大众审美的全新歌唱表现形式。

(二)多元化的走向

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加速的同时,音乐文化多元化的特点也变得更加明显,自从进入20世纪,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不断加快,尤其是从1949年起,民族唱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在演唱歌曲时歌手更注重展现歌曲的内涵,虽然各自的风格大相径庭,但大部分都得到了受众的认同。我国改革的力度日渐增大,西方歌手来我国表演的次数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民声艺术的发展。两种唱法可以通过提高技巧水平、吸收对方的优势来体现各自的特色,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体系,通过中西不同唱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文化,不断提高演唱技巧的水平,更好地为演绎歌曲服务,使自然、优美的声音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中西方声乐文化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既相互碰撞,也互相借鉴,融合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国内音乐界及西方音乐界都十分重视唱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但同时都认为唯有互相学习,才能满足声乐演唱多元化的需求。唯有主动适应声乐文化发展的趋势,才能创造出更多新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新形式。

声乐艺术理应不断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进步,在互通互融的基础之上共谋发展,让不同唱法得以共存,不断学习借鉴对方的优势,丰富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为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更好地满足民众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3]

结 语

美声唱法与西方文化密切相关,在发声及共鸣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而民族唱法是民众自行创造的,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之后,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涌现出许多代表人物。因此,两种唱法各具优势,对新时代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社会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声乐艺术的看法发生极大的变化,两种唱法的创新既有利于形成更有特色的歌曲演唱模式,也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因此,声乐学习者需要认真了解两种唱法的差异及共融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践需求合理地进行借鉴和运用,才能恰当地解决两者间的矛盾,显著提高演唱发声的质量,使新时期歌唱艺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1]韩林江.中国民族音乐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的意义[J].大观(论坛),2021(10):31—32.

[2]由 冲.美声唱法中呼吸的运用与调节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4):137—139.

[3]武毓慧.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方向分析[J].艺术品鉴,2021(26):35—36.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融合创新美声唱法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试分析戏曲唱腔和民族唱法的关联性
浅谈美声的唱法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从歌曲《梅兰芳》探析中国民族声乐的戏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