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博群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呼吸暂停多发于早产儿,主要指呼吸停止时间>20 s,可引起心跳减慢、肌肉张力减低、皮肤青紫等症状,且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随着病情进展可损伤患儿脑部,影响其智力正常发育[1]。目前,临床对于存在呼吸暂停高风险早产儿多于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以改善早产儿通气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机械通气长时间使用易损伤肺组织,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枸橼酸咖啡因是治疗呼吸暂停常用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且该药易于穿过血脑屏障,便于评估血药浓度,利于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缩短氧疗时间[3]。但对于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时机临床尚无统一定论,早期给药能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不同使用时机对机械通气早产儿氧疗时间及拔管后呼吸暂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本院收治的68例机械通气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 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0.14±2.15)周;出生身长34~47 cm,平均出生身长(40.38±1.65)cm;出生体质量1 249~1 735 g,平均出生体质量(1 463.53±114.63)g。观察组男22 例,女12例;胎龄29~34 周,平均胎龄(30.12±2.14)周;出生身长33~47 cm,平均出生身长(40.37±1.63)cm;出生体质量1 261~1 762 g,平均出生体质量(1 467.56±114.61)g。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日龄<7 d;胎龄28~34 周;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败血症、颅内出血、肺部畸形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围生期重度窒息。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模式选取SIMV,参数设置:呼气末正压5~6 cmH2O,吸气峰压15~20 cmH2O,呼吸35~45 次/min,吸入氧浓度40%;并予以营养支持、放置暖箱等基础治疗。撤机指征:早产儿自主呼吸规整,血气指标正常,呼吸≤10 次/min,呼气末正压降至3~4 cmH2O,吸气峰压10~15 cmH2O。撤机改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对照组出生72 h后、拔管前24 h予以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山西国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16)治疗,首次静脉输注20 mg/kg,30 min 内完成,24 h后再次静脉输注5 mg/kg,10 min内完成。观察组出生24~72 h内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使用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持续用药至患儿自主呼吸通畅,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等消失3 d。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氧疗时间和用药时间,包括机械通气时间、CPAP时间、需氧时间和咖啡因使用时间。②比较两组拔管24 h 内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烦躁、发热、胃肠失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氧疗时间和用药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CPAP时间、需氧时间和咖啡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氧疗时间和用药时间比较(±s,d)Table 1 Comparison of oxygen therapy time and medic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1 两组氧疗时间和用药时间比较(±s,d)Table 1 Comparison of oxygen therapy time and medic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注: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组别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机械通气时间7.14±1.16 9.28±1.51 6.553 0.000 CPAP时间10.65±1.54 12.41±1.68 4.503 0.000需氧时间19.55±2.04 22.43±2.42 5.306 0.000咖啡因使用时间20.18±2.13 24.36±2.28 7.812 0.000
2.2 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pnea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烦躁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出现烦躁1例,胃肠失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疾病,主要因患儿呼吸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相关器官感受器敏感性低,从而引起呼吸障碍、呼吸暂停等症状,此外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和喉化学反射等亦可引起呼吸暂停[4-5]。相关研究[6]显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呼吸暂停发病率越高。目前,临床预防呼吸暂停主要包括呼吸机支持、俯卧位通气和药物预防等,其中呼吸机支持可帮助患儿改善呼吸功能,促使氧气充分吸入,加快潴留二氧化碳排出,从而调节氧合,迅速升高血氧分压,缓解缺氧状况[7-8]。而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仍需配合药物治疗,以增强其兴奋性,减少呼吸暂停发生。
枸橼酸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可选择抑制腺苷结合受体,增强感受器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并提高患儿膈肌收缩力,兴奋呼吸中枢系统,促使肺氧合改善,减少呼吸暂停发生[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CPAP 时间、需氧时间和咖啡因使用时间分别为(7.14±1.16)d、(10.65±1.54)d、(19.55±2.04)d、(20.18±2.13)d,均短于对照组的(9.28±1.51)d、(12.41±1.68)d、(22.43±2.42)d、(24.36±2.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8.82%,均低于对照组的26.4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出生24~72 h 予以枸橼酸咖啡因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呼吸暂停发生,缩短氧疗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姜善雨等[11]研究显示,出生24 h内予以枸橼酸咖啡因可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发生,与本研究结果相类似。分析原因为,枸橼酸咖啡因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近100%,30 min 即可达到血药峰浓度,出生24~72 h 内使用可更好刺激患儿呼吸中枢,及早改善患儿呼吸肌功能,提高肺顺应性,从而加快肺发育成熟,增强通气能力,降低呼吸暂停风险[12]。枸橼酸咖啡因使用后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患儿气体交换能力,缩短患儿氧疗时间,进而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早产儿肝肾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清除率低下,药物选取需考虑安全性,枸橼酸咖啡因有效剂量与毒性剂量存在较大差距,且血药浓度波动小,可允许24 h 用药间隔,用药过程中无需进行血药检测,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出生24~72 h 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可减少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