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诊断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2022-04-26 14:09佟念念孙晓娟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电敏感度斜率

佟念念,孙晓娟(通信作者)

(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心内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其可单独发作也可伴发其他心脏疾病,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该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体指心脏跳动频率不符合正常标准而出现了节律异常的表现,其可由多种疾病引发,如心肌病、冠心病等,且长期精神紧张、不规律作息、饮食习惯等也会诱发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多种表现,如心悸、头晕、胸闷、气短等[1]。不同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可表现出并不一致的临床症状,因此单凭其临床表现诊断疾病缺乏典型性,而既往临床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时间虽然较短,但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这会导致其诊断准确率较低,出现误诊或漏诊的可能进而影响病情评估延误患者的治疗。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准确率,但是该项检查时间过长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进而影响预后恢复,心电散点图是应用计算机对患者心电数据进行分析得来,将其与动态心电图结合可快速诊断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因此有学者认为,将心电散点图应用于心律失常病情辅助诊断工作中或可获得较优临床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接收的3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主要对动态心电图中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利于今后临床医生接诊疑似心律失常患者后合理取舍辅助诊断方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最终研究目的在于使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300例,均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依据其心电散点图分布情况进行分组,主要有室性早搏组、窦性心律组、差异传导组、心房颤动组、室上性早搏组。300例患者中男性176例,女性12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5.6±4.2)岁;体重46~80 kg,平均(64.5±3.6)kg;均有心律失常的典型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低血压等。300例心律失常患者均完全知晓此次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患者均为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3];②24 h内患者室上性异位心脏搏动次数超过400次;③依从性较好的患者;④均可耐受此研究中的辅助检查;⑤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⑥无沟通障碍且意识清醒,均能积极配合研究;⑦患者本人、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于本次研究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协议(协议拟定单位: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协议签署原则:独立、自愿、记名等)。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造血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②严重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不能配合此研究的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处于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心律失常患者;⑤伴室性异位心搏每24 h在100次以上;⑥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⑦患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⑧拒绝配合此研究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300例患者均由同一名临床医生完成心电散点图检查的各项操作,必须有高年资及高职称,应用型号为美国迪姆DMS300-4A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其心电信号进行监测,时间为24 h,检查过程中患者的活动要与平常相似,然后应用由美国迪姆公司提供的12通道全息DCG分析系统分析并处理患者的心电数据,利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 h)心电信号绘制心电散点图,同时需将伪差排除,利用系统将每位患者对应一份心电散点图自动绘制完成,其中横坐标为前一个RR间期(表示方法RRn)、纵坐标为后一个RR间期(表示方法RRn+1)。由2名具有临床丰富经验的心电图专家利用双盲阅片法根据心电散点图结果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记录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记录并对比300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对其病情检出情况;②心电散点图斜率:记录并对比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斜率数据;③敏感度:将临床患者诊断结果作为依据,计算心电散点图诊断敏感度。

1.4 评价标准

(1)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计算心电散点图对每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2)对比分析各组间的斜率。诊断标准[4]:①心房颤动。表现为扇形图形,底边斜率>5°;②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表现为扇形图形且底边下有一条线形图形;③心房扑动。表现为格状图形且分布有序;④窦性心律。排除心房颤动,表现为分布图形;⑤室上性早搏。四分布图形B线斜率0.13~0.506,三分布图形B线斜率0.18~0.80;⑥室性早搏。四分布图形B线斜率<0.132,三分布图形B线斜率0~0.88,二分布B线斜率为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散点图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均完成心电散点图检查,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可知,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9.00%。见表1。

表1 300例心律失常患者经心电散点图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n(%)]

2.2 各组间斜率比较

与差异传导组、心房颤动组对比,室性早搏组斜率较低,与室性早搏组、差异传导组、心房颤动组对比,室上性早搏组斜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传导组与心房颤动组斜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斜率比较(± s)

表2 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斜率比较(± s)

注:a两两比较差异传导组与心房颤动组斜率对比(P=0.963)。

?

2.3 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诊断敏感度分析

进一步分析30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可知,心电散点图应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敏感度高达99.00%(297/300),见表3。

表3 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诊断敏感度分析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危害性极高,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的同时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情况和疾病病因、发展趋势、血流动力障碍等有关,其可能会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能会随时间发展累及心脏致使其衰竭而导致死亡,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所以临床一定要加强重视。对心律失常患者做出临床诊断相对容易,需要对其连续进行心电图监测,然后通过其心电数据就可对病情进行诊断并予以相应治疗。临床中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早期时无明显表现,容易被忽略进而使病情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的同时也会增加后期治疗难度,所以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非常关键[5]。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加之人们饮食习惯改变、食物组成比例变化,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增加、周围环境质量差等因素共同作用,心律失常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针对疑似心律失常患者一旦未能够及时明确病情势必贻误其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根据疑似心律失常患者合理取舍辅助诊断方法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往临床应用的长程心电图在心脏疾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动态心电图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长程心电数据分析方法,其对心律失常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尤其多各种心律失常、心率均能够实现定量、定性、定时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出现漏诊。动态心电图是长程心电图数据的分析方法,可以自动分析、识别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应注意动态心电图在自动识别心律失常功能不足,经由人工修改势必增加检查时间及人工损耗,即在动态心电图诊断过程中要多次人工对其检查数据进行纠正,对于患者来说诊断时间过长,并且还需要医生辅助分析数据,花费时间较多会延误患者治疗时机的同时也会影响其预后恢复。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针对心律失常的辅助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如心电散点图即目前大样本海量心电数据分析中发展迅速,尤其针对心律失常诊断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目前会通过动态心电图结果绘制出心电散点图,以此来为心律失常患者诊断,该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动态心电分析仪能自动生成RR期间的心电散点图,但是多数人员认为该方法仅能对心率的变异性进行分析,而不能快速诊断心律失常[6]。心电散点图是按照时间序列对患者多个RR期间的心率进行追踪并集中于一张图纸上,属于一种高密度表达方式,瞬间变化敏感度较高,可以根据图形形状、大小置管来反映患者心率特征。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时,多数是根据患者实时心电波形、RR期间变化进行,心电散点图是规律性的将RR期间动态变化以图表形式表达出,实际诊断时不需要对照波形,只要根据图形形状、分布数目及B线斜率就可完整诊断,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较低,可快速诊断出室性早搏、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上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7]。由上述提示,心电散点图相较于其他针对心律失常的数字化、线性数据诊断方法而言,能够根据时间顺序准确追踪患者RR期间心率变化图形,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在特定时间区间内的心率变化准确掌握,此外心电散点图还可有效反映被检查者心律失常变异性、性质,同时此法对瞬间逐搏变化敏感度较高,因此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心律失常诊断准确性。在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心电散点图检查时,RR间期心率变化具有动态性及规律性,心电散点图能够将其特点进行分析及绘制图形,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明确心律失常病情。与此同时,心电散点图还具有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实时性强、获得结果快速(无需人工校对)等特点,因此有利于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检查,在心律失常诊断工作中利用此法能够使操作者及时明确被检查者心率变异程度,从而实现对其病情进行快速、独立判断的目的。因此提示,将心电散点图应用于心律失常辅助诊断工作中,其相较于动态心电图而言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有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对降低其疾病误诊、漏诊概率,帮助患者尽快获得针对性治疗方案及保障其疗效、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电散点图诊断准确率为99.00%,与差异传导组、心房颤动组对比,室性早搏组斜率较低,与室性早搏组、差异传导组、心房颤动组对比,室上性早搏组斜率较高;进一步分析300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可知,心电散点图应用于诊断心律失常敏感度高达99.00%。但应注意本文由于受到选取样本局限性(均为已确诊心律失常患者),因此并未能够明确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诊断特异性,以及该方法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断敏感度,提示还需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探讨心电散点图应用于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中心电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可有效兼顾准确率的同时提高诊断效率,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参考,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电敏感度斜率
基于融合模糊聚类算法的异常心电多频段弱信号快速捕捉方法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
“声名大噪”的跑步神器?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2016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隆重举办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