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珊
摘要: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无疑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写作质量,老师应积极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把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的英文作文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用思维导图英语写作,帮助学生能够高效独立地完成写作。提高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简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希望能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
引言: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由老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英文知识和技巧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学生的英语能力中重点掌握的方面主要有“听、说、读、写”,小学生最难掌握、教学最薄弱的也是“写”的环节。听、说、读是写作课堂中对主题的信息输入部分;文章写作是所习得语言的反馈。如何令这两大过程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最佳的效果?是我们快.乐写作的主要思路方向。通过大量的实践后笔者发现,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整理思路、构建大纲,是提高其写作技巧的最佳方式。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课程的应用模式
思维导图“快.乐”写作应用模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也被称之为“快·乐四步写作法”。
1、“引导(Leading)”,课堂中约10分钟,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关键词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想象能力,让学生摸清写作思路,为后期的绘制思维导图打好基础。
2、“绘图(Mapping)”,指的是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建议的思维导图图表绘制。
3、“乐说(Enjoy speaking)”,当学生在绘制完图表之后,教师要利用10分钟的时间围绕着绘制的简易图表展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思维导图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将小作文口述出来,让学生“有话乐说”。
4、“快写(Fast writing)”,学生在相互交流之后已经会在脑子里形成大概的写作思路,接下来给学生5分钟时间进行书面写作,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通过激励法培养学生“快写、乐写”的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推进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激发兴趣,课前准备(Leading)
(1)创设有趣的,吸引人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主题,融入其中,激发想象与兴趣。PEP五年级上册Unit 1.写作课时“My ______”写一个人。在课堂初期,PPT呈现几个特征明显,滑稽的人物图像,与学生谈谈我们的新朋友,逐个呈现形容词,复习所学过的关于人物描述的单词句子。让学生用对话的形式谈论这些new friends.师生、生生对话后,教师引导学生口头转述。这样既简单易懂,又充满趣味。还能在描述的过程中完成所需的知识的信息输入。为后面思维导图描绘与口头表达积攒了丰富的词句资源。
(2)为培养小学生对绘画思维导图的浓厚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穿插学生对优秀思维导图的展示,并在展示过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1]。另外,校内还可以定期组织全国思维导图绘制比赛,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优秀作品的内在动力。
2启发思维,巧妙立意(Mapping)
(1)经过上一个环节的信息输入,把所需的词句加以整理,绘制思维导图。以“My ____”为例:设定人物—回想特征—绘制导图。
当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常常会局限于思维导图和写作过程之间的关联。但针对于实际而言,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有助于学生发散思考的工具,也能够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和导图的参与下,通过启发学生问答交流思考,并以此帮助学生选择最深刻的中心主旨来进行作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为学生难以确定作文的中心主旨而在作文过程中大量拼凑文字,缺少真情实感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够准确选择自己最想说、最会说、最能说的中心话题[2]。
《My Friend》这节写作课程时,学生比较容易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在写作时局限于介绍自己朋友的外貌、身高。仅做导游式的介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于某一特点进行描述。比如Mike is clever.Why?引导学生找出特点:Because he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又比如:Mike is polite. Why ? Because he always say “Hello”to everyone.既形象具体,又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么丰富的内容,一个简简单单的思维导图就能全部呈现出来,简单明了。直接到位。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写作时切记不要“泛泛而谈”,要选择一处对自己感触最深的事物进行描写,让文章突出中心出题,丰富写作素材,让文章更加具有创新性。
(2)引导绘制,发散思维。思维导图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并充分发挥并调动学生的综合智能。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讓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书面上,应搭配上相对应的文字。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从词语到句子的联想与拓展,充分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例如,在学习《My Family》这节写作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Guess”教学设计,并给出相应的提示句“People who cook every day?”“People who work hard to make money?”学生根据以上两个提示能够猜出教师所说的句子中描述的分别是“爸爸和妈妈”,然后鼓励学生通过“爸爸和妈妈”这两个核心词语以及逆向思维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并将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添加进去,描述出他们的特征,促使学生用非常清晰的思维投入到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正面思考能力和逆向思维,运用双向思维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达到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的难题。
3有话乐说(Enjoy speaking)
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充分准备,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多种模式的互动交流。围绕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拓宽思维,展开口述小作文。像同桌,小组成员,或老师介绍自己的朋友。还可以让同学们根据你的描述,猜猜是谁?
4快思快写“Fast writing”
三个信息输入的过程,为我们写作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约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整理。最终写出自己的作品。因前期词汇与句型的积累,故在写作环节能够简单、快速地完成作文。并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让老师和同学作评价。
三、打破定式,多元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对于学生的导图作品评价不应该仅局限于构图合理、布局美观等方面,还要对其中所呈现出来的要素进行多元评价。例如,学生的主题、概括的合理性,标题与内容的关联性,中心主题内容的发散性等方面,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写作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应只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表对其他同学思维导图作品的看法,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想法对导图分支中的内容进行再创新、再整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导图绘制准确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育的过程中,英语老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习惯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通过发散思维方式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翠侠.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1(35):34-35.
[2]刘婕.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课外语文,2021(18):125-126.
[3]林山峰.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