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容
摘要:深度学习即深层次的学习,它是课堂变革理念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中的一种,指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针对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全身心投入、分享感受、促进发展的过程。深度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与学习任务,组织深层次的探究活动,重视评价的持续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当前的教育正在从深度学习向核心素养方面发展。以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深度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想要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其关键前提在于教师的深度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加强趣味引导,促进学生深度听课
对于想法较为幼稚、性格活泼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来说,课程活动有趣与否往往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状态,越是生动有趣的课程活动,越能促进其深度听课、高效学习。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变革可以从加强对学生的趣味引导开始,教师需要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点,再根据其兴趣点选择趣味教学材料,利用趣味材料导入新课。然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环节运用趣味材料,甚至没有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他们依然按照传统方式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和目标,没有在新课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知识探究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对感兴趣的知识展开思考,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必须做出调整,提高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关注,分析他们容易对哪些事情产生兴趣、容易被哪种导课模式吸引,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设计趣味导课环节,加强对动画、图片、音乐等生动性教学材料的运用,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课堂内容。
二、融入生活要素,深度激活迁移思维
生活是巨大的知识宝库,是数学的来源,将教材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建立联系,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迁移思维,对其在数学课程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大有裨益。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生活化教学意识,因此没有主动地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形成了生活化教学意识,但没有对生活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导致要素与教材知识内容不一致,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了解生活要素融入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改变自身意识习惯,同时需要对生活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先分析教材知识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再到对应范围中寻找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对照生活现象和教材学数学,能够迁移自身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手段解决生活问题的真实经验思考数学知识本质,从而轻松实现深度学习。
三、重视自主支持,深度发展自学能力
1.预习中的自主
有深度的自主预习是深度学习的开端。学生可以在深度的自主预习中全面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并在充分准备下走进课堂,自然有望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反之,若预习浮于表面,学生在课堂上依旧对知识较为陌生,极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不仅深度学习目标无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降低。然而,后者所提及的问题,在过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预习意识,习惯在自主预习过程中草草地浏览教材关于新知的介绍,没有对其具体是什么展开主动思考。同时,部分学生存在预习意识缺乏的问题,并未主动按照教师引导参与课前预习自学活动。面对该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在布置预习任务的同时,严格说明预习要求和奖惩政策,一边利用严格的要求提醒学生进行深度自主预习,一边利用奖励政策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游刃有余地与教师一同探究数学知识,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2.课堂上的自主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自主,重点指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事实上,这种将课堂主動权交还给小学生的行为,在极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其深度学习。但是就现阶段来看,一些教师在该方面做得并不是十分理想,他们局限在“灌输式”教学思维中,更愿意直接将知识内涵和运用方法告诉给学生,并未为其预留足够的自学和思考空间。在该状态下,学生无法体会到探究数学知识的真正乐趣,其自学动力受到影响,深度学习目标实现受到严重阻碍。所以说,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必须解决主导教学的问题,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感知知识生成过程和逻辑关系,必然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学习和掌握。
四、渗透数学思想,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指向单一的教材知识,还包括数学思想,学生想要实现深度学习,需要发展自身数学思想。因此,教师还应该渗透数学思想,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思想、思维逻辑的培养上,带领他们走向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究活动。但我们不能否认,无论在过往实践还是当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课程活动以单一的知识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并未向思想方向延伸。如此,学生的学和知识运用也是单一的,难以将数学思想转化为能力,无法实现深度学习。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讲解复杂习题时构建数学模型、在讲解类似知识时带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展开类比分析、在讲解抽象问题时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将建模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进行渗透。学生长时间接受数学思想的熏陶,必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思维意识,实现更加有深度的学习。
五、运用导图工具,深度优化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中的深度学习目标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受教与学的完整性影响,越是完整、成体系的教和学,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理解。思维导图工具的科学运用,具有整合知识、形成体系的积极功能。因此为了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要将思维导图工具进行科学运用,在章节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基于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重新梳理、总结所学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即时总结意识,学生没有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正确的知识梳理方法,难以建构系统知识体系,深度学习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一方面需要提高对思维导图运用在总结方面的重视,另一方面需要提醒学生在借助导图梳理知识的同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由此实现及时的巩固和复习、掌握梳理知识和总结复习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能加深知识探究印象,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总之,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更深层面的解读和理解,能够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形成多维体验、综合化感悟,而实现这一目的前提必然需要在课堂中深耕,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深度学习的充分浸润,才能以此得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慧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82+84.
[2]王萍.以深度教学成就深度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9(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