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加高,顾学文,王翠梅
(1 高邮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 225600;2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病理科)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医疗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的发现率逐年提高[1]。神经内分泌肿瘤又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及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收集2015—2020 年本院及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162 例消化系统NET 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对NET 的认识。
1.1 一般资料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瘤162 例,每例病理切片均经2 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按2019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2]重新进行诊断、分级、分期。162 例中男性90 例(55.6%),女性72 例(44.4%),男∶女=1.25 ∶1;≤50 岁41 例(25.3%),50<年龄≤70 岁105 例(64.8%),>70 岁16 例(9.9%),中位年龄57 岁,最小9 岁;病变部位:食管1 例(0.62%),胃32 例(19.75%),肠道101 例(62.34%),胰腺23 例(14.20%),阑尾3 例(1.85%),肝脏1 例(0.62%),胆管1 例(0.62%)。
1.2 方法 病理制片:所有标本经3.7%中性甲醛液固定6~12 小时,脱水,透明,石蜡包埋,以3~5 μm厚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CD56、Syn、CgA、Ki67、CKpan 检测,一抗为工作液(罗氏公司)。CD56、Syn、CgA、CKpan 胞浆呈黄至棕褐色着色为阳性。Ki67 胞核呈黄至棕褐色着色为阳性,观察热点区500~200 个细胞,计算Ki67 阳性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检验;绘制Kaplan-Meier 生存曲线,组间生存时间比较采用Log Rank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理检查结果 NET 肿块直径<2 cm 128 例(79.0%),直径≥2 cm 34 例(21.0%);NET 病理分级:G1 129 例(79.6%),G2 19 例(11.7%),G3 14 例(8.7%);无淋巴结转移151 例(93.2%),有淋巴结转移11 例(6.8%);临床分期:I期136 例(84.0%),Ⅱ期11 例(6.8%),Ⅲ期8 例(4.9%),Ⅳ期7 例(4.3%)。镜下NET G1 瘤细胞呈小巢状、器官样、菊形团状、腺样、梁状排列,浸润性生长;核染色质较细,胡椒盐样,核仁不清或可见小核仁,胞浆中等量,伊红染色(图1);间质内可见纤细血管网,血窦非常丰富;核分裂数<2 个/10 HPF,Ki67 阳性指数<3%。NET G2 瘤细胞形态与G1 类似,核分裂数2~20 个/10 HPF(图2),Ki67 阳性指数3%~20%。NET G3 瘤细胞大小不太一致,呈巢状、器官样、菊形团状、梁状排列,核染色质较细、胡椒盐样,坏死较少,核分裂较多,>20 个/10 HPF(图3),Ki67 阳性指数>20%。
图1 G1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腺样排列(HE 100×)
图2 G2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小巢状、腺样排列(HE100×)
图3 G3 瘤细胞大小较不一致,核分裂多(HE 100×)
2.2 病理特征与患者预后关系 随访1~66 个月,平均随访20.4 个月,死亡11 例(6.79%),其中因脑血管疾病死亡1 例及失访23 例(14.2%)不纳入生存分析。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显示,NET 患者生存时间与肿块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块直径≥2 cm,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肿块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7)。患者年龄、发病部位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肿块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见表1。
表1 消化系统NET 肿块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性 例
图4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生存曲线
图5 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生存曲线
图6 不同肿块大小患者生存曲线
图7 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曲线
2.3 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NET 患者162 例CKpan、Syn 均阳性表达(100.0%),CD56 阳性表达131 例(80.7%),CgA 阳性表达117 例(72.2%)。各部位CD56、CgA 阳性率分别为:胃81.2%(26/32)和87.5%(28/32),肠道84.2%(71/84)和67.9%(57/84),胰腺95.7%(22/23)和91.3%(21/23)。CD56 在胃、胰腺、肠道NET 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 在胃、胰腺NET 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肠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与胰腺NET中CgA 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ET 可发生于全身各个器官,消化系统较多见,其中肠道发生率较高[1]。本组消化系统NET 中肠道占62.3%,胃占19.8%,胰腺占14.2%,食管仅占0.62%,与CHIN 等[3]结果一致。近年来,消化系统NET 早期发现率逐年增高,苏惠等[4]发现消化道NET G1 占82.3%,G2 占7.3%,G3 占2.4%。内镜治疗的直肠NET 中I 期占68.4%[5]。本文162 例中临床分期I期84.0%,Ⅱ期6.8%,Ⅲ期4.9%,Ⅳ期4.3%,NET G1 占79.6%,G2 占11.7%,G3 占8.7%,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本文结果显示,NET 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肿块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肿块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提示肿块越小,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小,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也越低。
消化系统不同部位肽能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食管、胃、胰腺等部位肽能细胞分泌CgA,肠道肽能细胞绝大多数分泌CgB[6],因而肠道NET CgA 表达率较低。本文中肠道NET CgA 阳性率56.4%,低于胃、胰腺CgA 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免疫组化检测肠道NET CgA 表达的敏感性较低,需要同时检测Syn、CD56,以免漏诊或误诊。
神经内分泌肿瘤均具有侵袭性,为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NET G1 和G2 总体预后较好。本文消化系统NET 患者大多数为临床I期(84.0%),病理G1 分级(79.6%),肿块直径<2 cm(79.0%)。内窥镜下治疗是早期消化系统NET 首选治疗方式,进展期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辅以放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胰腺部位神经内分泌瘤基因改变与神经内分泌癌不同,铂类药物疗效不佳[7]。无法切除、远处转移的SSTR2 阳性NET 患者,可选用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治疗或肽类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8]。姜雅慧等[9]发现胰腺NET G1 和G2 术后有一定比例的复发,认为术后仍需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