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策略

2022-04-19 13:12陈霞
考试周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陈霞

摘 要: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日益加深,对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初中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其核心素养,是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都比较重视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探究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學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04-0127-04

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文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身心全面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探讨核心素养下做好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 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导,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健身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运动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并学会自主调整。对于初中体育课程而言,其学科核心素养则包含了体育意识、体育文化、健康意识、身体素质与体育品德五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初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素质与文化程度,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给学生体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体育文化教育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进行体育知识教学和教授体育技能。其中体育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对学生心理知识、生理知识、人文知识、安全防护知识与体育健康知识等,这类知识与体育锻炼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体育技能教授则主要指的是对学生体育运动项目技能、锻炼技巧及评价技能的具体指导。

对初中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内容,是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中的,通过健康意识的建立,能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与锻炼过程中主动形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

对于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主要包含了运动和健康两方面的素质。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素质不但包含了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还包含了心理方面,学生只有真正健康,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运动素质。

初中学生的体育品德主要指的是其在体育运动与锻炼中体现的心理倾向,是其体育道德规范的呈现,通过对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使其在体育锻炼中更为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

二、 当前体育教学发展形式分析

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发现,当前体育教学制度已经实施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就当前而言,这项制度的实施只能够从感性方面让人们重视体育教学,对于体育教学重要性并没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并且受到以往体育教学方式的不良影响,部分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教学的时候,往往通过单一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发展速度非常快,学生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非常大,对于体育学习也更加的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整体素质严重下降,学生综合素质也很难真正地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学校领导人、相关部门还是学生家长都必须重点关注的,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三、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真正地认识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认真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措施做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一)对体育课程教学重视不足

当前阶段,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正处于不断改革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课程教学正向着现代化教学的方向改进。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受到以往教学思维和理念的影响比较大,没有深入地了解教学改革理念,只是在教学形式上做出改变,教学理念与内容缺乏创新,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对学生文化课程的成绩尤为重视,忽略了学生体育技能和意识方面的培养,很少安排体育课时,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被压缩,且存在文化课程挤占体育课程时间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与体育意识的养成受到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体育教师为了追求学生在中考体育中取得好成绩,以中考内容为主要教学参考,没有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也导致了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适应,教学内容的功利性比较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过分重视理论讲解,通过“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另外,当前初中体育项目具有一定的竞技性,体育规则较多,且对体育技术的要求较高,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平衡,过度重视竞技性,鼓励学生自我超越,而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三)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

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对体育知识进行口头讲解与示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很少有机会发挥主动性,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与兴趣不高,教学实效受到影响。另外,初中体育课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课堂纪律的约束,使学生的行为得到正确引导。但是,部分教师很难把握好课堂纪律的运用力度,往往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行为与活动过分干涉与限制,学生参与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教师的体育教学效率也很难真正的提高。

(四)体育教学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想要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必须做好体育设施建设,购置硬件设备,保证师资力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就现在来说,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导致很多学校体育器材和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不足,缺乏专门的体育运动场地,硬件设备配备不达标,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另外,当前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人才,甚至存在其他文化课教师代课的问题,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也给体育教学效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便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转变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的同时,切实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当前,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流程相对固定,往往先需要教师讲解运动项目和运动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热身,利用运动项目来帮助学生提高其体能,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情况下,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和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创新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进去,在吸引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运动体能,培养运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身体发展水平及心理发展特点,提升教学活动的多样性,通过游戏、竞争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并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

例如,在体育课堂的热身环节,组织学生通过踢毽子、青蛙跳、蛇形跑等方式舒展筋骨,充分热身。在学生体能锻炼环节,可组织学生通过长跑、接力跑、单脚跳及十人九足等形式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接受度与参与度。在体育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进去,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样不但能够放松学生身心,还能够对后期体育课程增加更多期待感和参与兴趣。

(二)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探究

新课改的进行,要求教师体育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尊重其主体地位,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样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开放、健康、积极的教学环境中参与体育运动,提升体育运动热情。

所以,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有效措施来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锻炼,并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中来。比如,在篮球教学时,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篮球动作给自己的学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训练,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通过自主训练,帮助学生逐渐领悟篮球运动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机会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训练感受到了篮球运动的魅力,并受到了良好的启迪,帮助学生激发其体育兴趣和运动参与意识。

(三)加强德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品德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德育,不仅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培养其心理素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但需要将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必须将德育添加进去,以此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教学互相增长的效果。

另外,在体育教学实践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品德方面的培养。对于初中体育项目而言,大多为全员参与的运动项目,这类项目一方面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另一方面又具备一定的竞争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把握与平衡非常重要。这就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合作竞争活动中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做好小组的划分,将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开展体育竞赛,提高学生本身的合作意识,小组间比赛的组织也能够将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出来,让学生在竞赛的时候公平竞争,并学会尊重其他人,从而养成较为出色的体育道德。

(四)通过小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模式。体育活动往往是竞技性较强的,很多活动仅仅依靠学生一个人是很难顺利进行的,这便要求我们必须将小组合作合理地运用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养成良好的探究合作精神。所以,教师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然后做好示范工作,将相关的动作要领教授给学生,然后再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来学习。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很好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然后选择那些代表性比较强、针对性比较强的小组进行小组教学。对于那些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帮助那些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辅导,这样也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将小组合作教学合理地运用进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合作精神,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

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不能够把目光局限在将某项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利用运动来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全面地发展。比如跑步,很多学生都会跑步,但是教师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什么是跑步,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快跑或者慢跑,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两种跑步方式需要注意什么。想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跑步,掌握更多跑步的技巧。教學方式的优化,也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营造,学生也能够减少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学生学习兴趣和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六)加大体育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体育硬件设施与运动场地的建设是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与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针对当前初中学校体育器材与运动场地建设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各种运动项目教学的实际需要,给体育课程更加顺利地进行提供帮助。

另外,针对当前初中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应加强对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与理论培训、交流研讨与观摩学习等,以此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初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创新教学观念,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其创新能力,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要。

五、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改革日益深入,并已经逐步发展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阶段。在此背景下,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切实转变其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工作观念,强化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心理健康的变化,全面地培养学生,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祝晨晨.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3):97-98.

[2]安国英.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体育课堂的启示探究[J].文渊(小学版),2020(6):315.

[3]黄新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5):40.

[4]杨浩贤,邱伟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体育课堂的启示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8):144-145.

[5]王晓莉.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8):43,47.

[6]崔书欣.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10):526.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