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摘要:阅读指向写作,写作巩固阅读,基于此,本文对读写共生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从群文阅读入手,让学生品读精段学习写法,做好储备实现读写共生,习得卒章显志的技法,进行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卒章显志;群文阅读;读写共生
中考作文要出彩,必须选择好角度,将思维聚焦到一个小巧而典型的角度,通过代表性的小事件,反映普遍而深刻的大道理,做到一滴水里看大海,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就要求从高的层次上去立意,立意的高远往往就体现在结尾处。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这样的手法,不能只是“口授”,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是“经验型”的,常需要具体、直观、形象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因此阅读经典、有例可援就成为最佳选择。
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近年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不能读写兼顾。“读写共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黄厚江老师提出的,是其共生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策略。读写共生是指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载体,着眼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有机融合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读写共生的群文阅读就是通过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即读与写的不断往复,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对此,笔者主要有以下三点做法:
一、共谈原初体验,给读写思维一个支点
学生的原初体验是学生在初读文本时生成的原初理解,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后得出的初步结论,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对文本的原初体验作为教学的立足点,立足学情,以学生的问题起点来设计教学才能有针对性和可发展性,真正而又有层次的教学才有可能发生。
群文阅读使教学内容不再单一,使课堂更加生动、鲜明。它的多文本,首先就刺激了学生们的视觉,也更易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进行对比分析,更易进入深层思考的境地;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模仿将阅读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写作的欲望及情感的表达。当然,这些都是基于教师指导学生在深入阅读过程中,将一组文章进行对比,发现文章的异同点,会归纳总结写法特点,为学生积累提供写作素材,为学生拓展写作思路,教学生学会运用组文的写作手法给自己的写作锦上添花。这样的教学过程是阶梯式的,但要以学生的原初体验为起点,才能给读写思维支点,从而实现读写共生。
笔者把《荷叶·母亲》《桃花心木》《田野上的白发》《看春》四篇文章整合在一起,确立议题:卒章显志暖人心。课前对组文进行简单解读:这四篇选文,作者从平淡的生活小事中挖掘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卒章显志,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这组文章,思考组文所显之“志”和显 “志”方式的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后,在教师引导下归纳了四种方式:借景抒情、抒情议论、首尾呼应和巧妙发问。通过这样的阅读对比思考,就可以為读写共生做好储备。
二、“留白式”补写,给读写共生一个抓手
读写共生的群文阅读以“阅读场”延展“写作场”。群文阅读是一种积累,而厚积才能薄发,最终它能服务于学生的写作。
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而模仿恰恰是学生的特长,当学生有了模仿对象的时候,其写作便有了支架,因此不妨充分发挥群文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从写法技巧概念、特点、好处一层层推进理解的基础上 ,带着问题并读出问题,感悟群文的“美”,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底蕴,能拓宽学生写作思维的空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写作知识,以致能积淀为自己的写作经验。然后模仿这种“美”来打扮自己的文章,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写作的“高楼”是根植于丰富的阅读知识的基础上的,通过阅读推荐组文的直观感知,师生在比较分析过程中,明确了读写的共生点,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训练,给读写共生一个抓手。
笔者就让学生 “留白式”补写《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留白”可以调动学生的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使学生与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联合,创造无穷的意境。完成后又展示原文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对比感知自己的优缺点,加深共生点的体会学习。借助这样的训练,读写场的生成,学生对组文中的共生点由浅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共生点的夯实也就自然而然了。
三、创设生长点,给读写共生一个方向
课内的学习毕竟有限,读写共生的群文阅读必须要延续到课外,才有无限的可能。教师还要布置课后的再读再写,创设生长点,让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写作能力的提升既有“技”的提升,也有“艺”的提升。“技”,即所谓的“豹头、猪身、凤尾”;“艺”则指写作智慧,它的提升要比“技”困难得多,但却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在模仿中超越、创新是很多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先模仿后超越,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看,都是适合学生的。在读写共生的群文阅读中用好这一规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在“技”的模仿基础上走向“艺”的超越。
仍以教授“卒章显志”为例,课后笔者布置学生阅读著名作家丁立梅的《向着美好跑去》,并运用所学的手法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布置不仅能让学生将组文的阅读积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落笔成文,而且延展了共生点的学习,可写的内容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写作的乐趣,常常是一挥笔就洋洋洒洒好几百字,抒发己见,大胆地表真情、述实感,这样就会使得他们的作文各具风格,与众不同,走向“艺”的超越也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 《新课标下创新写作实践及理性思考》 陈洪林 《现代语文》2018.11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教学个案研究》 [D]. 陈玲.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