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凤菊
摘要:“双减”背景下,要想真正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质量,则应当严格依从各项重要原则,如分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等等。如此才可以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提高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激发作业在巩固知识、强化学习技能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让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并强化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英语作业不仅属于课本内容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而且还属于课本知识的有效扩展,是老師掌握教学目标完成状况、学生知识技能吸收状况等的关键渠道。有关的实践经验显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吸收和强化、能力的练习和加强均同课程作业质量水平存在极其紧密的联系。
一、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
一是教师对教辅资料具有过度依赖性。如今教师通常无须自行设计作业,只要购买各式各样的教辅资料就得以处理该工作。不过这也令部分教师对教辅资料产生了非常高的依赖性,几乎不会对学生的学情等方面进行思考。此外,不少教辅资料的质量高低不一,无法真正发挥出效果。
二是书面作业量过多,口头作业则严重缺少。很多教师往往会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则会布置许多便于检查的书面作业。由于口头作业并不好进行检查,因此教师往往不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这也使很多学生并不能灵活、熟练地讲英语。
三是作业统一要求,自主选取机会不多。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英语作业布置,学生根本不具有任何机会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作业类型的挑选,这不仅导致了优生的作业训练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学困生则在做作业时感到特别有压力。这显然与“分层教学”这一重要准则相背离,使得不少学困生为了完成作业而直接抄袭他人的结果。
四是作业内容及形式过于单调。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通常都属于直接选择课本中的练习题,只简单地制约在单词、语法等一些基础知识的应用与练习上,又或是依照以往的一些中考卷子,增加一些与之对应的重点考题,这样根本无法推动学生进步。
二、“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第一,作业适量。教师如此实施了题海战术的练习措施,那么不仅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清晰,而且还不利于提升作业效率。但是如果作业量不足的话,也是难以实现巩固知识、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作业量进行合理的把握。
第二,作业有趣。新课标明确提出应当将“调动与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置于第一位。所以,在讲解完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表演性作业,如此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三,作业层次性。在进行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时,应当按照层次性原则,把作业设计为a、b、c这几个层次,其中,a层级的作业主要是针对优生设计的,让他们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进行练习;而b层级的作业则针对中等生设计的,主要为综合题的训练;c层级的作业是面向学困生设计的,这些作业会相对其他两个层级的作业来得简单一些,数量也会相对较少,让学困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解决学优生的练习需求,降低中等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还能够使学困生在作业中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实现进步。
第四,作业面大。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切勿只是简单地制约在教材中,也应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让学生阅读有趣的、生动的英语读物,使学生得以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阅读的乐趣。
三、“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实践
1采取多种作业批改方式
在进行初中英语作业的批改时,除了可以采取教师完全批改的方式之外,也可采取学生互相批改、老师面批等各种方式。其中,学生互相批改是表示学生在进行其他同学作业的批改时,与自我完成的作业进行对比,从而逐步地强化处理问题的本领。教师部分批改则是表示依照班级学生的具体状况,随机选择某些学生的作业来进行批改,具体记录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后再集中进行讲解。老师面批能够让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围绕学生的某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得以更有效地纠正不足,持续进步。
2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计作业
让学生自主进行英语作业的设计,将作业设计的主权权直接交给他们。要想真正优化学生作业设计的质量及水准,教师一般可实施作业设计评比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热情,并使他们的独立处理能力得到有效且不断的强化。
在进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可行性,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作业的设计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应当让他们具备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索、探讨以及收集资料。所设计的作业必须要凸显一定的趣味性,可以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题目练习。倘若作业内容特别无趣乏味,那么则极易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并且会随意应付。对于作业的评价,应当采取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几种方式,让学生得以积极自主地加入其中评价之中,并在作业点评时进行反思与改正,从而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3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设置不同作业类型
对于记忆型的作业,应当将基础知识及能力的训练当做核心内容;对于想象型的作业则应当基于特定文本等来实施恰当科学想象的训练;对于运用型作业,应当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当做练习的核心内容,把所掌握的知识切实地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之中;对于体验型作业,应当重视将学习环节中多样化的体验活动贯穿于其中,让学生得以在这些活动环节中获得体会,实现提升。
实践型作业主要是指布置一些实操性、探索性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本领与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老师应当有规划、有安排地设计并实施内容多样化、形式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树立起创新观念,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差异型作业则是指严格遵循分层设计这一重要原则所设计出的作业,使学困生可以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从中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使学优生能够在作业中进行自主思考、扩展思维,进一步提升自我。
总的来说,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他们学习活动的关键媒介,而且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发挥着强化课堂知识、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在“双减”这一教育背景之下,结合各方面的因素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情差别以及独立发展等等,遵循层次化、自主化以及多样化等重要的原则,围绕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合理设计,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及质量的优化,而且还能够改进学生的学习措施,实现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4.
[2]郭思乐 .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