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也为我国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大纲。随着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法规,高校的旅游管理英语专业的教学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更改课程内容设置以及创新融入科学教学理念,为促成讲究课程内容实效、积极拓展实践教育,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高级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导向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下,认识到贴合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增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师而言,基于旅游专业发展的特殊性,需积极关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的分析及研究工作,培养旅游专业的国际应用型人才。结合教育国际发展目标来有效调整教学理念与内容,发挥出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实践教学的有效现实意义。
一、“ 一带一路”对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影响
1、推动旅游管理英语教学国际化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人才培养造就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它要求高等教育能承担时代使命,增强教育的发展眼光,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技能人才与发展理念的支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增加了国际化教学的理念。增强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力度,逐步推进国内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输送与国际联合教育工作,实现了国内高校与国外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级人才的学术交流与技能沟通,进而增加了国际化旅游管理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提升了国际特色旅游英语的教学水平。
2、 为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机遇
“一带一路”的发展大背景增加了国内外信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活动的频率,促成了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空间增大的局面。进而出现:高效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中加入国外的教育文化元素,拓展教学内容、更新教育理念,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促进了国内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以及资源共享,实现高效教育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国际交流意识;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增加了人才的需求,这为高校的旅游管理教育改革成果转化成有效就业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一带一路”对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
旅游管理是一门需要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背景的专业课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沿路国家的文化、金融、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利支撑,而人才的培养,关键环节在教育。因此,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对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有了更多的要求。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要求高校结合课程设置目标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建立合理的发展基础平台。合理对相关英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探究和对应教学方式改良,从而形成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相继提出共助共促的发展口号,旨在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和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友好互助与协同发展,这就对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按照社会职业发展要求与国内外人才输出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旅游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学理念落后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理念是其课程发展的灵魂。它是指导形成课程教学目的、方法以及手段的核心。逐步深化的“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之发展相匹配。但是由于实践教学理念落后,只重视外语知识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旅游管理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虽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能力提升的教学理念被反复要求落实,但是实际教学目标设定与理念却存在偏差,造成教育“换汤不换药”,未能根据实际教育情况进行及时合理调整。基于专业实践教学理念落后的原因,高校专业教师忽视了结合教育背景,合理配置多种现代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造成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调整不工作进度发展被动,明确教学任务目标、调整工作思路、提升旅游人才教育的成为燃眉之急。
2、教学师资匮乏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教育主导地位。丰富的专业教师资源是保证旅游管理专业英语知识与实践课程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但现阶段高校的旅游管理英语教学,基本由外国语学院教师担任。而外国语学院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管理类知识,使得实践课程内容多以文化交流为主,严重缺少实际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学习。另外,兼具旅游管理和英语能力教学的复合型教师严重匮乏。旅游管理的英语教师大多是中国教师,虽然英语语言能力良好,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程度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互动局限于单一元素的文化环境,使得学生对跨文化认识的学习环境缺乏多元性和开放性,造成其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严重不足。
3、教材内容落后
随着大数据时代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基于新发时代提倡“让教育重回课本”的要求,教材的编写也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过程环节。但多数高校的旅游管理英语课程教材,因教师与校方的教材改革意识不强,处于疏于管理的落后状態。落后的教材内容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实践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设施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由于教材改革不及时,造成高效对于旅游管理英语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很难依据陈旧得教学内容走出课堂;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代不匹配的实践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导致教育违背了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实现英语技能训练与旅游从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教育体验感。
4、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旅游管理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存在明显差别,在教育目标、模式等方面因发展需求有不同的教学考量。在“一带一路”加速全球化趋势的大环境下,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随着目前高校的旅游管理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现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诸多短板。由于教师对课程的定位不准,造成教学内容得不到优化升级,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机械被动调整的状态。在由于英语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足,无法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多样化的交流进行有效应对与吸收,使得教师的课程定位理念在文化交融、人才对话等方面缺少现实性与积极的改革。造成英语实践课程难以逃出国内外文化的局限,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需求;也使得教师在对教学结构的合理掌控、国内外元素的合理渗透凸显旅游管理英语课程的优势和价值方面,教学效果也不尽力理想。
四、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可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强化学生实践理念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已取得明显发展成效,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中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一带一路”的发展成果,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明确后续课程教育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应着眼于旅游管理专业内英语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增强研究成果对教学目标改革及创新的有益参考性,从而实现教学改革工作的新突破。旅游管理英语实践课程需要基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实践能力并融合牢固的旅游专业知识,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教育进步成果。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英语实践理念教育,创新连接国际交流的基础平台,重点突出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阶段调整英语的教学目标任务。由于“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了各国商务的合作与文化的交流,教师应实际英语教学中,巧妙地将英语实践能力教育与旅游管理商务合作学习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环境的模拟训练,来高效实现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在“一带一路”发展环境下的成果的转化。
2、推进学科教材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文化意识
教材改革工作对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通过教材对“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带来的地理、金融、文化等方面内容有效反映与分析、研究的合理体现,有效调整工作思路、合理创新教模式。因此,要积极要推进教材的合理补充与及时调整工作。教师和校方要积极关注国内外文化的发展局势与研究成果的分析,跳出原有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的局限,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与其思想境界水平。教师通过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经济、文化和地理等内容,鼓励其结合个人经验主动反思、拓展和延伸,提升学生专业文化意识。推进教材的深化,实现学生在获得丰富的“一带一路”各国的文化和习俗的体验外,提升沟通交流的准确性。通过教材学习与教材课外资源链接,提升学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通过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学生利用自身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英语实践的信心与勇气。从而增强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认识水平。
3、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重视旅游专业实践教学
教师需要扮演教育主导角色,积极关注教学现状的分析及改革分析研究,适时进行针对性调整和有效转变,保证英语实践教学改革任务的有效落实。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丰富自身国际文化沟通体验,及时关注不同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效果差异上的分析及研究,给予学生合理、有益实践基础的支持及帮助。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旅游英语技能,执行现代课堂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教思路学。因此,教师可尝试在英语课堂上增加校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旅游管理英语课程中学习的专业知识,解决课外实习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推进旅游管理英语实践课程模式从借助实践进行检验、反思、改进与优化方案再实践、反思、改进的模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分量。有效融合英语与旅游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检验旅游学习内容。比如,旅游文化講解、实际场景应用等的英文训练。利用教学思路的改革突出旅游管理英语实践课程的复合性,增强高质量人才的实践能力水平。
4、实行教学方法多样化改革,增强英语实践课程的有效性
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全面关注会引发教学变化的不定因素中,积极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发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过程教育,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将旅游管理的实际案例与学生分享,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致,通过问题解决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但是这一形式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积极开发联想教学法和问题倒置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在课堂授课中加入合理有效的情景并真实化交际场景,通过教材的合理模块规划,设定层层递进的问题导向,再加上英语相关实践能力训练与旅游管理理论的有效融合,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处理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提升、跨文化意识养成、管理理论夯实的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意识与实际应对能力,推进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改革的实质性提升,进而打开“一带一路”建设在学校专业教育的新方向。
结束语:
“一带一路”的倡议结合新时期的教育发展态势,要求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需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旅游英语专业在高等应用人才教育理念上的引领以及推进人才创新建设的输出培养上,真正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方式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会持续推进,旅游管理英语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任重道远。教师要深切认清自身教学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积极关注各种影响要素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活. "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19):2.
[2]张嘉惠.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1):3.
[3]樊宏霞. “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 15(5):4.
[4]左莉.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为例[J]. 2022(12).
[5]邹莎.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29):1.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云南民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9JWC-JG-01);2021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J0634)
作者简介:李永芬(1973--),女,云南省曲靖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英语教学、旅游课程双语教学
课题名称:“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2019JWC-JC-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