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又称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综合征。本病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不安和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肌肉紧张、运动不安、自主神经症状等[1]。本病发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心理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临床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理研究显示,GA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5-HT、NE、DA 等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与焦虑的发病密切相关[2]。因此,临床多从抑制5-HT 释放、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入手治疗。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但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多,各种药物之间的疗效、安全性存在明显差异。帕罗西汀为强效、高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能升高突触间隙中5-HT 水平,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抗焦虑效果良好[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GAD 治疗中应用帕罗西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 月~2020年8 月在本院精神科治疗的90例GA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18~69 岁,平均年龄(38.6±11.7)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6.2±2.4)年。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18~72 岁,平均年龄(38.8±12.1)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6.0±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GAD,主诉有持续性原发性焦虑症状,合并自主神经症状及运动不安,伴有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自觉难以摆脱、内心痛苦,HAMA 评分≥14分,病程≥6个月,近2 周内未使用过任何抗焦虑药物。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狂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存在智力或行为障碍等。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阿普唑仑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277)治疗,起始剂量0.4 mg/次,3 次/d,根据焦虑改善情况及时调整剂量,最大剂量≤1.2 mg/次,3 次/d。观察组服用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治疗,每日早餐时顿服,20 mg/d,2~3 周后根据焦虑症状变化调整剂量,需要加量的患者,以10 mg/周的剂量递增,最大剂量≤50 mg/d,一般维持在40 mg/d[4]。两组均治疗4 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1.3.1 疗效 根据症状变化以及HAMA 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痊愈:焦虑症状完全消失,HAMA 减分率>75%,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显效:焦虑症状减轻,HAMA 减分率为51%~75%,工作生活状态明显好转,但达不到病前水平;有效:焦虑症状部分减轻,HAMA减分率为26%~50%,工作生活状态一般;无效:焦虑症状无明显改善,HAMA 减分率≤25%,工作生活状态差[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焦虑情况 治疗前后以HAMA 评分以及SAS评分观察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情况,HAMA 评分总分56分,共14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SAS 评分共20个项目,每项0~4分,由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焦虑越严重。
1.3.3 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包括5-HT、NE、D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1.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嗜睡、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A 评分、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 评分、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5-HT、NE、D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NE、D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
GAD 是焦虑症的一种亚型,患者常自觉焦虑不安、提心吊胆,感到有祸事临头,心烦意乱,并伴有胸闷、头晕、心慌、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还可出现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等,给患者的身心带来较大痛苦[6]。GAD 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数研究认为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紊乱密切相关,中枢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增加,特别是5-HT、NE、DA 等神经递质的传递直接关系到焦虑症状的发生[7]。研究显示,GAD 患者的血清NE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DA为NE 前体,是一种关键性神经递质,直接影响情绪反应。而中枢神经系统5-HT 释放量的增加,直接导致焦虑症状的发生[8]。因此,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 评分、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HT、NE、D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帕罗西汀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效果,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能有效减轻焦虑症状,且安全性好[12]。
综上所述,GAD 治疗中应用帕罗西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抗焦虑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