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镜海 李伟明 李泽荣 李敏 麦晓薇
在临床治疗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脑卒中的发病率为8%~60%[1]。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应及时开通患者的阻塞血管,尽可能将梗死面积缩至最小,构建缺血区域循环,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2,3]。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年12 月~2020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 月~2020年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57.67±7.11)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患者发病4.5 h 内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所用药物剂量为0.9 mg/kg,首次剂量为10%,先给予静脉注射,之后将其余90%在1 h 内遵医嘱采用微量注射泵实施持续静脉泵入,治疗24 h 后进行头颅CT 复查,治疗24 h 内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1.2.2 护理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导致患者的机体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从而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大大增加心理压力。所以,相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其次,告知患者肢体障碍、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分析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①观察记录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记录是否有牙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并发症。②采用NIHSS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③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④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识评分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专业护理知识、疾病基本知识、健康宣教,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越高。⑤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表对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估,>85分为非常满意,65~85分为基本满意,<65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30例患者中发生牙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各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见表1。
表1 30例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2.2 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为(9.67±1.9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6.43±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0例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表2 30例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
2.3 治疗前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98±3.86)min、(13.59±2.82)s,均明显长于治疗前的(8.83±2.65)min、(10.42±4.2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0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比(-x±s)
2.4 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对比 护理后,患者的专护理知识、疾病基本知识、健康宣教等健康知识评分分别为(27.36±1.58)、(26.97±1.77)、(28.05±1.46)分,均高于护理前的(19.62±1.23)、(18.24±1.36)、(17.34±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0例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对比(,分)
表4 30例患者护理前后健康知识评分对比(,分)
注:与护理前对比,aP<0.05
2.5 护理满意度分析 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1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28/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危急脑血管疾病[4]。阿替普酶是一种第三代溶栓药物,能够有效激活血栓位置的纤溶酶原,可以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起到血栓溶解的作用[5]。阿替普酶局部溶栓的效果较强,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6-8]。但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可引发出血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造成影响。所以,采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发生并发症,应立即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提升治疗效果[9,10]。在本次研究中:30例患者中发生牙龈出血、血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各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治疗后,患者的NIHSS 评分为(9.67±1.9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6.43±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3.98±3.86)min、(13.59±2.82)s,均明显长于治疗前的(8.83±2.65)min、(10.42±4.2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专业护理知识、疾病基本知识、健康宣教评分分别为(27.36±1.58)、(26.97±1.77)、(28.05±1.46)分,均高于护理前的(19.62±1.23)、(18.24±1.36)、(17.34±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后非常满意1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28/30)。
综上所述,采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相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并发症,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以此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